贵州省铜仁一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期中试卷 高二下册 人教版 语文试题下载

教学试卷 时间:2022-09-25 20:27:2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学试卷】

贵州省铜仁一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期中试卷 高二下册 人教版 语文试题下载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试题预览

铜仁一中2016-2017年度高二年级第二学期半期测试题

语文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人心目中的“乡愁”是什么?唤起乡愁的时空要素有哪些?

人们常将“乡愁”与心理学的“怀旧”、地理学的“恋地情结”以及医学的“思乡病”混在一起。关于怀旧,英国牛津字典的解释是“向往历史、过去的一种情感”,即怀旧侧重在时间维度。根据当代华裔地理学者段义孚的观点,“恋地情结”是一种基于地理环境的认知、态度、价值及其依恋,即恋地情结侧重于空间维度。从医学角度看,思乡病是“因为一个人并非身处家乡而感觉到的痛苦”。乡愁与这些西方学术名词有一定的关联但不等同,通常随着空间、时间及其场景的演变而引发主体的情感关爱与审美。中国人的乡愁有着独特的东方背景,对于“乡愁”的基本共识:首先是对于“故土”地理空间的“情感”,其次是对家乡“过去”时间的一种“记忆”及其对家园“未来”的期望。这种对于家乡的思念与依恋情感在儒家文化主导的社会中尤为普遍与突出论述类文本阅读中国人心目中的“乡愁”是什么?唤起乡愁的时空要素有哪些?论述类文本阅读中国人心目中的“乡愁”是什么?唤起乡愁的时空要素有哪些?。

《说文解字》云:“愁”者,“忧”也,从心。“愁”的本意是心里牵挂着什么。从本质上看,乡愁是一种源自主体体验的情感。从民国到当代,中国人的乡愁情感总体来看是积极的。相比“悲”、“忧伤”等“消极”情感,伴随乡愁出现的“关爱”、“美”等积极情感具有绝对优势,同时呈现为一种“批判”与“思辨”。乡愁隐含了一种人们带着乡愁追寻自我生存与生命意义、追寻诗意栖居的精神家园的美学思辨。同时,这种追寻自我生存的主体逐渐转向大众群体,乡愁也由传统单一的“文化乡愁”、“爱国情怀”演变为对于“理想家园”的精神追求。

乡愁的空间意象中“家”的印象占主导,其中“家”与“乡”的故事构建了“小乡愁”,“民族”与“国家”的故事构成了“大乡愁”。我们通过文献分析及问卷调查,勾勒出中国人乡愁的空间意象:日常居住空间、邻里交往空间以及自然小微环境。人们通常对日常生活中的公共空间、学校以及地标性建筑物等记忆场所具有独特的记忆与情感。纵观桥、道路、井、广场等公共空间,人们对路径、街道等线形空间的记忆与情感依恋比较明显,其次是对井亭、庭园等节点空间;在公共建筑场所中,学校与标志性建筑给人留下独特的印象。家乡的“水”“山”“花”“树”“虫鸣”等自然场景的空间意象也是乡愁记忆中的重要载体。

乡愁的时间意象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乡愁记忆中的时间印象主要聚焦在儿时与青春,并贯穿于主体的全生命周期。同时,时间对于乡愁的唤起具有独特作用。从主体的生命周期来看,随着年龄的增长,乡愁情感越来越强烈;从节气来看,春节、清明、中秋等传统节日具有较明显的唤醒作用。

人们关注乡愁的时空意象,实质上是体现了一种以人为核心的思想,体现了对主体的生存方式、邻里社会空间与其自然环境的关注,对不同个体的情感、生存权利的尊重。

(选自陆邵明《乡愁的时空阐释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牛津词典里对“怀旧”的解释、地理学家段义孚有关“恋地情结”的观点,与中国人对“乡愁”的理解不能等同。

B.“小乡愁”与“大乡愁”构成了中国人乡愁的空间意象,共同演绎着“家”“乡”的故事和“民族”“国家”的故事。

C.对于“乡愁”而言,时间意象具有独特的唤醒作用,如传统节日能唤醒乡愁,随着年龄增长乡愁情感会更加强烈。

D.乡愁本质上是一种源自主体体验的情感,隐含着人们对自我生存、生命意义、诗意栖居的精神家园的追求。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中国人乡愁的空间意象主要有日常居住空间、邻里交往空间以及自然小微环境等,其中“家”的印象在空间意象中占主导地位。

B.时间意象是“乡愁”中必不可少的因素,乡愁记忆中的时间印象贯穿于主体从童年、青年到老年的整个生命周期。

C.乡愁是对“故土”地理空间的“情感”、对家乡“过去”时间的“记忆”及对家园“未来”的期望,这是人们的基本共识。

D.从《说文解字》对“愁”的诠释看,古往今来尤其是从民国到当代,中国人的“乡愁”情感整体上是积极的,同事呈现为一种“批判”与“思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们对路径、街道等线形空间的记忆与情感依恋,较之于对井亭、庭园等节点空间的记忆与情感依恋更加明显。

B.乡愁情感由传统单一的“文化乡愁”“爱国情怀”演变为对于“理想家园”的精神追求后,“文化乡愁”“爱国情怀”不复存在。

C.中国人的乡愁由着独特的东方背景,在儒家文化主导的社会中,人们对家乡的思念和依恋情感尤其普遍、突出。

D.对乡愁时间意象和空间意象的关注,是对不同个体的情感、生存权利的一种尊重,从中可以看出一种以人为本的思想。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马婆的悲伤

葛明霞

马婆从妹家出来,眼泪就开始肆无忌惮地流。那么要强爱面子的马婆,面对路人诧异的目光视若不见。仲秋的微雨浸润着马婆规整的套装,马婆的心凌乱成泥。马婆没有回家。她穿过两个十字路口拐进了龙泉湖公园,蹒跚地上了湖边八角亭。马婆斜靠在亭柱上,不知不觉收住了眼泪。过往的岁月就在马婆静静的呆坐里浮出了水面。

马婆还是马嫂的时候,精力全部放在对儿子的培养上。从幼儿的益智类训练开始,到剑桥英语、到奥数培优、到解题速效……正规不正规的培训班,只要不与正课冲突,马嫂都推着儿子上。马哥虽不太支持,可为了儿子的将来,只好认了。

儿子大学毕业去美国深造时,马婆费尽心机说服他留在了国外。之后,马婆和马爷就成了亲朋好友羡慕的对象。尤其是马婆的妹妹。她的儿子成绩不太好,毕业后留在了本地。妹妹一生气就开骂,你这个不争气的兔崽子,连你大表哥身上的一根汗毛都比不上!只有马婆知道,她和马爷过得是什么日子。

每天早上一起床,马爷就打开电视,一整天不让关。他说这样可以逼逼屋里的冷气。马婆嘴上不说,内心里也难受。她觉得自己虽然有儿子,常年过得却是没儿子的生活。马婆整晚整晚睡不着,睡不着就想儿子,就想如何证明自己有儿子。半月后马婆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马婆不再随随便便穿衣服了。就连上菜场也是整齐的套装,仰脸挺胸,微微地趾高气扬。马爷说她,马婆硬硬地回嘴,我和那些没儿子的老人不一样,我有儿子,儿子在国外,怎么着也得给他充充面子。马爷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滑出眼眶。

儿子去国外后,马婆很少再与马爷争吵。用马婆的话说,这老东西辛苦了一辈子,到头来连儿子的面都难见,我得让他享享福。马爷没有享福的命,儿子在美国定居不到两年,他就失了健康。一开始马婆没太当回事。等她知道不好时,马爷的腿已经不太听使唤了。马爷犯病是在早上,等办好住院手续时已经到了下午三点多。好在马爷是轻微的脑梗,没耽误多大事。躺着输液的马爷,看到其他病人都有小辈陪着,羡慕得眼里几乎迸出血来。他一忍再忍,最后还是张大嘴巴哀号起来。马婆又累又急又尴尬,边向同屋的人道歉边劝马爷。劝着劝着自己也忍不住哭起来。好在外甥及时赶到,止住了他们的哭声。

马爷出院后腿虽稍能走动,右胳膊和右手却失了灵活。马婆按照医生的嘱咐,每天除了监督马爷进行自我煅炼外,就是不停地帮他按摩恢复。马婆渐渐地瘦了,由原来的一百四十多斤瘦到了一百一十斤。马爷看着难受,忍不住骂儿子。马婆却不依,你知道啥,儿子不是没孝心,他在国外生活压力大,也难。马婆出门买菜仍旧穿戴整齐,仰脸挺胸,微微地趾高气扬。

斜靠在亭柱上的马婆不知不觉坐了一个小时。仲秋的微雨打湿了她的后背,马婆这才想起该给马爷做饭了。马婆小心地下了八角亭,走出了龙泉湖。

平静下来的马婆又想起她从妹家出来的情景。今天是妹妹的六十大寿。饭后,妹妹当着她的面又骂起了儿子,你这个不争气的兔崽子,连你大表哥身上的一根汗毛都比不上!外甥喝多了酒,大着舌头回嘴,妈,你老……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你一点……都不知道,我大姨,大……姨夫的苦。外甥媳妇忙岔开了话,大姨,你怎么不让姨夫来,就两站的路,来热闹热闹多好。马婆强忍着将落的泪说,对了,我得回去给他做饭了。外甥媳妇跑去厨房给马婆打包现成菜时,马婆挣脱妹妹的手出来了。等外甥媳妇追出来,马婆已经走了三十多米远。听到喊声,马婆没敢回头,她怕满脸的泪吓坏年轻人。

马婆擦了擦眼睛,迎着仲秋的微雨向家走去。她知道她无论如何不能倒下,她还要照顾马爷,她还得撑起这个家。马婆规整的套装和灰白的头发在人行道上摇曳,一如枝头瑟缩在秋风中的老叶。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写马婆从妹家出来眼泪就开始肆无忌惮地流,这是马婆因为外甥的话而想到自己家的处境时产生的悲伤之泪。

B.小说中马婆把全部精力放在对儿子的培养上的情节,不仅突出了马婆的形象特点,也为下文写马婆晚年的处境作铺垫。

C.“马婆规整的套装和灰白的头发……一如枝头瑟缩在秋风中的老叶”以景物描写结尾,运用比喻手法,暗示马婆未来孤独的生活,引人深思。

D.马爷看到马婆连上菜场也穿着整齐的套装,昂首挺胸,微微地趾高气扬,觉得妻子爱慕虚荣,感到很没有面子,于是数落马婆。

5.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马婆的形象特点。(5分)

6.作者创作这篇小说的意图有哪些?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6分)

(三)实用类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杨绛: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最隐的士

有人赞她为著名作家,她说“没这份野心”。

有人谈及她的畅销作品,她谦称“那只是太阳晒在狗尾巴尖上的短暂”。有人登门拜访,她说她的渴望是被人遗忘。

然而越是想被遗忘,她的风骨、风趣就越被珍视;越是谦逊、淡泊,她的风度、风格就越被尊敬与仰望。

最贤的妻:“因为爱,不觉委屈,甘苦共尝是妻子本分”

从宽裕的娘家嫁到寒素的钱家做“媳妇”,杨绛直言“因为爱,不觉委屈”。

据《记钱钟书与围城》中记叙,有次钱杨夫妇同看杨绛编写的话剧上演,回家后钱钟书说:“我想写一部长篇小说!”杨绛大为高兴,催他快写,并劝说他减少授课时间。钱钟书问:那么如何支付女佣的费用?杨绛默默承担起女佣的活计:劈柴、生火、烧饭、洗衣等一一包揽,常常给煤烟熏得满眼是泪。她却说,“我急看钟书写《围城》,做灶下婢也甘愿”。钱钟书的堂弟钱钟鲁说,大嫂“像一个帐篷,把身边人都罩在里面,外面风雨皆由她抵挡”。

最才的女:钱钟书称其“无所不能,是最才的女”

杨绛致力于翻译事业,早年便获得业内赞誉。

由她翻译的多部法国、西班牙等国文学著作,被作为国内翻译界早年的范本。朱光潜也曾激赏杨绛的翻译成就。20世纪50年代,有学生问朱光潜:全中国的翻译谁最好?朱光潜说“散文数杨绛最好”。

而最早成就她声名的,则是早年的戏剧。其所著喜剧《称心如意》经陈麟瑞、李健吾等人的推介,很快便博得业内的推崇与重视。

对于翻译,她更是从未停止脚步。四十七岁那年,杨绛着手翻译《堂吉诃德》。为了更加精准翻译这部著作,她重新学习西班牙文。历经二十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二 下册 期中试卷

高二语文期中试题

高二语文期中试题第Ⅰ卷说明:Ⅰ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河南省封丘一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期中试卷 高二下册 人教版 语文试题下载

试题预览封丘一中2017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卷语文试卷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儒家《易传系辞上》云:“圣......

宁夏银川一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期中试卷 高二下册 人教版 语文试题下载

试题预览银川一中2016/2017学年度(下)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命题人: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

黑龙江鹤岗一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语文 期中试卷 高二下册 人教版 语文试题下载

试题预览鹤岗一中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古代家书文化书信是......

云南省玉溪一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语文 期中试卷 高二下册 人教版 语文试题下载

试题预览玉溪一中2016-2017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语文学科试卷(教师用)命题人:语文备课组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应将姓名、考号等信息准确......

下载贵州省铜仁一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期中试卷 高二下册 人教版 语文试题下载word格式文档
下载贵州省铜仁一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期中试卷 高二下册 人教版 语文试题下载.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