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云南教师资格证面试中学语文优秀教案 (12)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教师资格证面试写教案”。
2017年下半年云南教师资格证面试
中学语文优秀教案(12)《世说新语》两则 教案教学设计
——【育萃教育祝您考试顺利】
中华古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因为有了《论语》,我们方知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求实精神;因为有了《三国志》,我们方能知道诸葛亮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的“神机妙算”;因为有了《离骚》,我们才悟出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赤诚„„走近古诗文,亲近古诗文,让我们跨越时空的界限,与古人交谈。学习目标
1.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2.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3.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咏雪
一、新课导入
同 学们,下雪了,你们最爱做的是什么呢,堆雪人?打雪战?现在我们来看看古代文人的家庭在雪天都做些什么,说些什么吧?
二、自学指导
(一)--预习与交流 1.请给下面的生字注音。
骤(zhòu)
絮(xù)
奕(yì)
谢道韫(yùn)2.积累下面文言字词。儿女:指家中年轻一代人。俄而:不久,一会儿。骤:急。欣然:高兴地。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未若:不如。因:凭借。3.文体知识
古代小说就是相对于非现代小说类而言的小说著作。它的特点:一是来自民间;二是内容庞杂,包罗万象;三是形式短小;四是雅俗共赏。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胡应麟的《少室山房笔丛》将古代小说分为六类:志怪、传奇、杂录、丛谈、辩订、箴规。4.作者简介
刘义庆(403-444),南宋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Yǎn]州刺史。爱好文学,常招纳文士集于门下。除《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世说新语》:笔记小说。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主要记叙魏晋时期的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三、自学指导
(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将课文读通读;顺然后听录音朗读,注意朗读节奏。【交流点拨】(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2)白雪/纷纷/何所似(3)撒盐/空中/差可拟(4)未若/柳絮/因风起
(5)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2.特殊句式
(1)宾语前置句:白雪纷纷何所似(疑问代词“何”作“似”的宾语,原顺序应为“白雪纷纷所似何?”)
(2)状语后置句:撒盐空中差可拟(即“(于)空中撒盐差可拟”)
(二)深层探究
自由朗读课文,参照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并思考下列问题。
1.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 种怎样的家庭气氛? 【交流点拨】营造了和谐、温暖,其乐融融的家庭气氛。2.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交流点拨】表示一种赞扬和敬佩,暗示读者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3.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一 个更好?为什么?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
【交流点拨】(1)各有千秋。有人认为“撒盐”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有人认为“柳絮”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所缺的恰恰是意蕴。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就好在有意象。
(2)可以用“鹅毛”“蒲公英的孩子”等来比喻雪。
(三)背诵课文
四、板书设计 咏雪
交代背景: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点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等)
咏雪: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撒盐空中(笑)
欣赏赞扬
(考题)
兄女:柳絮因风起(乐)
道蕴才气
补充
无弈之女
评价
身份之贵(侧面衬托)凝之之妻
五、拓展延伸
请积累几句咏雪的名句。
【交流】1.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春雪》
2.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李白《北风行》 4.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高群《对雪》 第二 课时
陈太丘与友期
一、新课导入
看到同学们一双双充满智慧的眼睛,我就不由地想起了冰心的一首诗:“万千的天使/要起来歌颂小孩子/小孩子那细小的身躯里/含着伟大的灵魂/有着无穷的机智”。是啊,我国古代文献中就记录有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他们的故事至今流传。
二、自学指导
(一)--预习与交流 1.读准下面这些字的音。不(fǒu)
惭(cán)2.请你解释下面这些文言字词。①期行:约定同行。
②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去,离开。
③乃:才。
④则:就,便,那么。
⑤顾:回头看。⑥君:对别人的尊称。⑦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⑧家君:对自己父亲的谦称。⑨尊君在不:“不”通“否”
三、自学指导
(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将课文读通读顺,然后听录音朗读,注意朗读节奏。2.补上句中省略的人物。
【交流点拨】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友)过中不至,太丘舍(友)去,(陈太丘)去后(友)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元方)答曰:“(家君)待君久不至,已去。”
(二)深层探究
自由朗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并思考下列问题。
1.“日中”这个时间概念是否科学,古代没有精确的定时仪,怎么判断迟到? 【交流点拨】古代的定时仪器较为简陋,有木表、漏壶等,它不可能有精确的时段划分。这里的“日中”是当时约定俗成的时间概念--中午。这个友人错过了双方约定的时限,所以迟到了。2.友人到 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交流点拨】课文中,友人与陈太丘“期日中”,结果“不至”,可以看出他言而无信,不守信用;到来之后,问元方“尊君在不?”表现得较为有礼;当得知陈太丘已先行离去,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怒责太丘,粗野蛮横,十分无礼,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缺乏修养、没有礼貌的人;在元方一番义正严辞的批评后,他“惭”“下车引之”又表现得较为诚恳,有知错勇改的精神。3.元方的性格特点如何?
【交流点拨】阅读元方对友人的批评话语,我们可以看出元 方有着良好的家庭教养,表现了他懂礼识义的品质。元方对粗俗的友人“入门 不顾”流露了小孩子性格直率,好恶情感易外露的特点,体现了他正直不阿的性格特征。4.有人认为客人已经认错,元方就 应该原谅他,而他居然“入门不顾”,弄得客人尴尬之极,无地自容,这的确有些失礼。你是否同意这个看法? 【交流点拨】(1)不同意。元方当时才七岁,他能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从容不迫地反驳一个成年人,使对方明理,并赢得对方的叹服,维护了父亲的名誉,这已属不易。我们不能对一个七岁的孩子求全责备。
(2)同意。父亲的友人已经表示了歉意,应该给人改正过错的机会。人没有一生都不犯错误的,只要改正,就是好的,不能总是抓住人的“小辫子”不放。【小结】文中友人无信无礼,七岁的元方却诚实有信。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继承发扬这一光荣传统,为人真诚守信。让我们以天地为心,真诚为骨,做一个高尚的人,真正的人。我们相信:诚信相伴,一生无悔!
(三)背诵课文
四、板书设计
陈太丘与友期
开端
期 行--不至--舍去--乃至 发展
父友:问
元方:答
针锋相对 高潮
父友:怒--非人哉
据理驳斥 元方:曰--无信无礼
正直不阿 尾声
父友:下车引之
聪慧明理
元方:入门不顾
五、拓展延伸
积累有关诚信的名言。
【交流】1.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2.民无信不立。--孔子
3.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生命。--大仲马 4.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自己要诚信。--莎士比亚 5.人背信则名不达。--刘向
2017年下半年云南教师资格证面试中学语文优秀教案 (9) 《古代诗歌四首》教案——【育萃教育祝您考试顺利】教学目标1.理解诗的内容,领会其中抒发的感情和表现的生活情趣。2.......
2017年下半年云南教师资格证面试中学语文优秀教案 (18) 在沙漠中心 教案教学设计——【育萃教育祝您考试顺利】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作家作品,整体感知课文内容2、过程......
第1篇:中学教师资格证初中语文面试试讲教案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刻画人物的方法。2.通过典型事例分析长妈妈这个人物形象,理解文中蕴含的作......
试讲——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义,弄清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学生观察、分工合作、归纳总结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
备课纸一、题目:二、课时:三、教学目标(三个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初步理解、掌握、)。。。。。。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感知。。。归纳。。。)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