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模拟试题_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

教学试卷 时间:2020-02-25 23:49:4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学试卷】

中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模拟试题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

[真题演练] 2014中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模拟试题[复制链接]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选对得1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

1.直接从教学目标、任务出发展开的教学策略是()

A.形式型策略B.综合型策略C.方法型策略D.目标型策略

2.关于儿童发展的动力问题,存在着不同的理论和观点。其中,中国古代“内发论”的典型代表人物是()

A.孟子B.孔子C.墨子D.荀子

3.提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一重要思想的著作是()

A.《论语》B.《理想国》C.《大教学论》D.《学记》

4.把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是()

A.自我调节B.自我认识C.自我体验D.自我意识

5.研究表明,要获得最佳记忆效果,学习的熟练程度需达到()

A.50%B.100%C.150%D.200%

6.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称为()

A.概念学习B.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

7.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称为()

A.态度B.定势C.迁移D.技能

8.教师职业道德的首要准则是()

A.恪尽职守B.依法执教C.廉洁从教D.热爱学生

9.具体体现社会主义道德基本原则的教师职业道德基本规范是()

A.依法执教B.廉洁从教C.爱岗敬业D.团结协作

10.教育法律责任作为一种社会责任,其区别于其他社会责任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它的()

A.规范性B.强制性C.导向性D.有序性

11.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来源的主渠道是()

A.国家财政拨款B.城乡教育费附加C.社会集资款D.教育专项资金

12.从技能分类上看,教学技能属于()

A.心智技能B.动作技能C.言语技能D.交际技能

13.检验教师教学技能是否达标的测评属于()

A.水平测评B.选拔测评C.诊断测评D.相对测评

14.在素质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A.德育管理B.智育管理C.体育管理D.美育管理

15.班主任发挥主导作用的前提是()

A.有正确的学生观B.要树立育人意识C.应具备管理能力D.应具备专业化素质

16.“教必有法”,但“教无定法”讲的是教学方法的运用必须()

A.坚持以启发式为指导思想B.做到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c.做到最佳选择D.做到优化组合17.在中学体育、音乐、美术等技能性比较强的课程中,应用最多的教学方法是()

A.实验法B.练习法C.实习法D.讨论法

18.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自学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方法是()

A.愉快教学法B.成功教学法C.情境教学法D.尝试教学法

19.发展性评价的主要功能是()

A.选拔功能B.甄别功能C.鉴定功能D.激励功能

20.根据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研究,从而使学生获取新知识,巩固、验证旧知识的教学方法是()

A.实验法B.参观法C.演示法D.练习法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五个选项中选出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选对得2分。多选、少选或不选得0分。

1.课程评价的阶段包括()

A.搜集信息B.组织材料c.分析资料D.报告结果E.确定所要研究的课程现象

2.下列对迁移的描述正确的有()

A.是习得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B.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C.也称训练迁移D.广泛存在于各种行为规范和态度的学习中E.广泛存在于各种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中

3.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工作的促进功能主要表现在()

A.行为功能B.动力功能C.意识功能D.调节功能E.评价功能

4.按照教育法律规则内容确定性程度不同,教育法律规则可以分为()

A.确定性规则B.委托性规则C.准用性规则D.构成性规则E.调整性规则

5.教学语言按其传递方向和传递方式的不同,可分为()

A.内部语言B.提问语言C.对话语言D.朗读语言E.独自语言

6.学科教学目标体系按层次划分,可以分为()

A.学科教学目标B.单元教学目标C.章节教学目标D.课堂教学目标E.每个知识点的教学目标

7.学生管理的原则包括()

A.全员性原则B.激励性原则C.主体性原则D.联动性原则E.可接受性原则

8.下列行为中属于人格性行为的有()

A.暴躁B.孤僻C.起哄D.说谎E.骂人

9.教学设计时,应考虑的基本要素主要有()

A.教学环境B.教学内容c.教学策略和媒体D.教学目标E.教学评价

10.教学研究常用的方法主要有()

A.观察法B.调查法C.实验法D.资料研究法D.经验总结法

三、判断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判断下列命题正误,请将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内打“√”号。错误的打“×”号。

1.根据一节课所要完成任务的类型数,可将课分为讲授课、演示课、练习课和实验课。()

2.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独立于其他社会活动的特性。()

3.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和能力的课程叫研究型课程。()

4.现代生产力的诸要素中,都渗透了教育的作用。因此,就其本质来说,教育就是生产力。()

5.认知方式没有优劣好坏之分,只是表现为学生对信息加工方式的某种偏爱。()

6.一般认为,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必须经历认知、依从和内化三个阶段。()

7.心理健康有高低层次之分。()

8.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具有首要和基础作用。()

9.从根本上来说教师职业道德的评价标准,就是动机与效果的辩证统一。()

10.教育法律关系变更和消亡的根据是法律规范的存在。()

11.公民行为能力与自然人的年龄有关。()

12.熟练掌握教学技能可以减少教师精力的消耗,延缓疲劳的产生,节约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13.强化是对学生的正确行为进行表扬,以使其发扬光大。()

14.尊重学生文化,就是允许学生文化自由发展。()

15.德育强调无私奉献与重视德育的“享用功能”并不矛盾。()

16.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是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服务的。()

17.教学设计是联系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有利予教师的创造性发挥。()

18.直观的方法是教学的手段,而不是教学的目的,教学中不能为直观而直观。()

19.中学教师的研究课题一般应来自于学术前沿中的问题。()

20.运用练习法就是让学生多做各种类型的题。()

四、简答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简述教师布置作业的基本要求。

2.简述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促进作用。

3.教师应如何帮助学生形成或改变态度和品德?

4.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

5.如何提高新课导入环节的效果?

6.中学共青团的思想教育应遵循哪些原则?

五、案例分析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小王以优异的成绩大学毕业后到某市郊区的一所小学任教。校长根据她来校后的工作表现,第二学期就让她担任了班主任。但她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常常利用学校活动和班级涌动,向学校申请一些不必要的经费。在担任班主任期间,也没有把全部精力放在如何搞好班级工作和提高学生素质上,而是利用班主任的便利条件,常常借调换座位、配班干部、评“三好学生”等机会向家长讨要好处,在师生中产生了不良影响。

试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对小王的做法进行分析。

2.某中学初一班主任李某,一天在上课时发现一女学生烫了头发而且抹了很浓的化妆品,便责令其当着所有学生的面洗脸。该学生没有服从,李某就把她的书包扔到走廊里,并说:“今天你别上课了,你什么时候把头发剪掉,什么时候再来上学。”致使该生两天没有上课。

教师李某的做法对吗?请结合教育法规予以分析。

六、论述题(本题共3小题,第1、2小题每小题13分,第3小题12分,共38分)

1.根据少年期的年龄特征,学校教育应如何“帮助少年起飞”?

2.联系实际谈一谈教师应如何提高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

3.为什么教脊要以人为本?你认为在教育过程中应如何体现以人为本?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20×1分)

1.B 2.A 3.D 4.D 5.C 6.B 7.B 8.B 9.D 10.D 11.A 12.A 13.A 14.A 15.D 16.B

17.B 18.D 19.D 20。B

二、多项选择题(10×2分)

本帖隐藏的内容

1.ABCDE 2.ABCE 3.BDE 4.ABC 5.CDE 6.ABCDE 7.ABCD 8.AB 9.BCDE10.ABCDE

三、判断题(20×1分)

1.×2.×3.√4.√5.√6.√7.√8.√9.×10.×11.√12.√13.×14.×15.√

16.√17.√18.√19.×20.×

四、简答题(6×6分)

1.【答案要点】(1)作业的内容要符合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要求,并要有代表性。(2)作业份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3)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并规定完成的时间。(4)教师应经常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

2.【答案要点】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3.【答案要点】(1)有效的说服。(2)树立良好的榜样。(3)利用群体约定。(4)价值辨析。(5)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4.【答案要点】(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2)正确运用变式。(3)科学地进行比较。(4)启发学生自避概况。

5.【答案要点】(1)要有明确的目的性。(2)要有明确的针对性。(3)导入的方式要多样化。(4)导入的过程要有

趣味性。

6.【答案要点】(1)灌输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的原则。(2)正面激励和批评帮助相结合的原则。(3)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原则。(4)重点教育和系统教育相结合的原则。(5)榜样引路和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6)团内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五、案例分析题(2 x8分}

1.【答案要点】(1)教师职业道德中要求教师注重礼仪、遵守公德、尊重家长、团结协作、热爱学生、依法执教。

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书育人,为社会、国家输送有用的人才。(2)小王在第一学期的表现是非常好的,然而在第二学期却偏离了自己的教学方向,变得功利化,这是作为教师不应该做的。小王作为班主任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班级管理、班级文化、班级建设上去,这样才能使班级更具有凝聚力。他把调换座位、配班干部、评“三好学生”这些能够发展优秀学生的机会给了那些能给“好处”的家长的孩子,这阻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过早的认识到了社会的不良现象,不利于学生的健全人格发展。(3)教师对学生起着言传身教的作用,小王现在在学生面前表现是这样,会使学生认为社会就是有钱说了算,从而只想钱而不专心学习。

2.【答案要点】(1)《义务教育法》规定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的合法利益。(2)案例中李某责令学生当着所有学生的面洗脸,并把她的书包扔进走廊致使其停课两天,这违反了《义务教育法》。

六、论述题(2 × 13+12分)

1.【答案要点】(1)少年期的年龄特征:身体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

(2)帮助少年起飞:给少年独立的要求以尊重、支持和引导,丰富少年的内心世界,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和理想自我。在身体发展方面:进行保健和青春期教育,让少年懂得青春期生理变化的必然性和意义;在认知方面:重视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的培养;在情意方面: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理想和深刻的情感体验;在自我教育方面:帮助学生形成较正确的自我认识,使其掌握评价自我的多维标准。

2.【答案要点】(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3.【答案要点】(1)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是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活动(或专门培养人的话动)。

(2)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和卓越有成效,必须建立在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基础之上。(3)在教育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的合理器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河南中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十三

2013年河南中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十三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河南中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十四

2013年河南中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十四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河南中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二十八

2013年河南中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二十八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

中学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三

2014年中学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三一、选择题1、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B.上课C.布置作业D.成绩评定2、在下列主张中,比较准确地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的是( )。......

广东中学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

2014年广东中学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一一、选择题1、教师不得因为各种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否则就侵犯了学生的( )。A.名誉权B.人身自由权C.受教育权D.......

下载中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模拟试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模拟试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