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论文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论文师德”。
师德-----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师德之魂-----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精神文明的建设者与传播者,“师德兴则教育兴,教育兴则民族兴”更是揭示了师德建设的重要性。
中国古代的教育家们对师德的标准提出了一系列的主张,诸如“传道、授业、解惑”,“博学知新”,“艺高为师,身正为范”,“为人师表”等等;西方教育家们也有他们的准则:“以人为本”,“民主、自由”,“教师作为学习的参与者与引导者”等等。其中有对立的也有兼容的地方,中西不同的道德标准该如何取舍,是值得我们用心思考的问题。教师因素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他们是教育环境的运用者、创设者。他们运用教育环境,创设教育环境积极性越高、能力越强,素质教育的目标就越容易实现。那么什么样的教师运用教育环境、创设教育环境的积极性和能力最强呢?实践证明,只有那些德才兼备的教师才能身体力行、挥洒自如。“德才兼备,堪为人师”,这是社会对我们教育工作者中的优秀者发出的评价与赞誉。正是由于他们积极巧妙地运用环境、努力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氛围,才取得了令社会悦服的赞扬,取得了上级领导的认可与表彰。是什么力量促使他们敏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实战,乐于奉献呢?笔者认为:不是优越的工作条件,也不是丰厚的待遇,而是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的精神激励着他们埋头苦干,把自己的青春无私地奉献给自己的教育事业。师德就是这样给予了他们无穷的教育动力,无形地影响着他们的教育能力。
师爱是师德的核心。“爱是教育的基础”。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关系学生性格的形成。一个学生如果生活在鼓励和认可之中,他就会自信和自强。有学者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因此,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
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因此,师爱就是师魂。”
教育是一种以人格来培育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的劳动。徐特立有句名言:“做教育工作的人,一般总是先进分子。”因此,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而高尚的师德来自于坚定的教育信念,这种信念是教师的精神追求和奋斗目标,是教师提升素质的关键所在。教育信念的集中表现是教师对教育工作的高度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它具有专一性、稳定性、执着性等特点。教育信念一经确定就难以改变,从而造就教师特有的道德人格。一个教师只有当他认识到自己从事的事业对祖国和人民是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时,他才会不遗余力地去干好它。
高尚的师德本身就是一本好的教科书,对青少年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往往是巨大的、深远的;对学生耳濡目染的影响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甚至是终生的。“学校无小事,事事事有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笔者从教几十年,深刻感受到了广大教师爱岗敬业、辛勤耕耘、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甘苦与崇高;目睹着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发挥着良好的示范作用,师德修养在向更高层次跨越、发展。“德是师之灵魂”。有人曾经说过:“一个人一但失去了灵魂,那么他就成了行尸走肉。”可见,精神对人的生命活动的支配作用是极其重要的。所以师德本身就是一种强有的教育因素。教师的人格、品德、言行、举止,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教育对象。因此,我们教师都应以其崇高的道德修养、高尚的人
格品质给学生以楷模,给学生以感染,让学生深受启迪,在调动他们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更加积极主动地接受我们的教育基础上,从而有效地实施我们的影响力,开展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研究师德对教育影响力的问题时还要围绕怎能样提高教师对学生有“四心”做工作。怎样才能让我们的教师对待学生有“真心、诚心、热心、耐心”呢?它要求我们必须围绕的是一个核心,即“爱心”。没有爱心的后娘就会虐待孩子,就会遗弃孩子。没有爱心的教师就不能真正地赢得孩子的心,更谈不上以德服人、以德为命、以德为友。教育要围绕学生的发展做文章。教师要认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得放下架子,走到学生中间,贴近学生生活,帮助学生树立自尊心,激起他们的自信心,才能调动他们的求知欲,树立自己成长的雄心壮志。
良好的道德品质、高质的道德情操是要我们全身心、全方位、全天候地规范我们的言谈举止,在长期的积累、沉淀中逐步塑造出来的。教师的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没有半点虚伪没有半点虚伪和矫造,这就是我们最宝贵的职业道德。教育者特定的职业性质,使得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必须清楚地知道:我是教育人的人,我的言谈举止都有应该合乎师德标准。有了良好的榜样作用,才能被社会认可,学生认可,我们教育的对象才能由亲其师到信其道,你的学术才华才能有施展的机会和场所。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以自己的模范的品行来教育和影响学生。在教育中,教师往往总是把对学生真诚的爱用美好而礼貌的语言表达出来。语言文明才能取得学生的信任和良好的教育效果。古人说:“慧于心而秀于言。”教师语言美,则其心必然善良而正,必然追求自身的道德修养。教师的仪表是教师精神面貌的外在体现,是其内在素质的反映和个人修养的标
志,对学生具有强烈的示范作用,所以教师应做到举止稳重端庄,着装整齐清洁。
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学生成长的重要保证。教师的人格之光对学生心灵的烛照深刻且久远,甚至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现代教育,要求教师具有现代人的素质和高尚的人格。要有知识渊博的学者形象,要有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要有堪为师表的高尚品德。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以教师必须言行一致,用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言行教育和感染学生。孔子有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不断要求学生的过程中自己也要以身作则,教师的言行示范比口头教育更有效。师德不仅影响学生期间和今后的生活道路,而且关系于学校精神文明的建设和推进。只有不断加强自己的师德修养,不断使自己的专业技能更加精湛,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下一代。总之,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要无愧于这一光荣的称号,心须努力教书育人,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在以对学生,对国家高度负责的态度的同时,要坚决履行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处处为人师表,培养鲜明的个性心理品质,以自己模范的品行来教育和影响学生,才能为培养造就“四有”人才献出自己的聪明才智。
师德在我心中仁怀市小湾中学——熊文强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理想、原则、信念、兴趣、好恶、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准则在教师的言行上取得和谐一致,这就是吸引青少年心灵的火花......
师德师风心得仓屋榜小学 吴巧玲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思想是根基,理想是嫩绿的芽胚,在这上面生长出人类的思想、活动、行为、热情、激情的大树。如何决定思想和理想,这就要依靠教育......
浅析如何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和治凌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
加强师德修养,做合格人民教师龙口市北皂学校杨玉华 道德是做人的根本,师德是立教之本。正因为教师职业具有的特殊性和教师使命具有的特定性,所以时代与社会对教师职业道德要求......
静待花开贾村学区霍海英静待花开,这个题目让你想到了什么呢?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吗?我想到了春天。我喜欢春天:万物复苏,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生机勃勃,一切都充满了希望。但别忘了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