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黄鹤楼送别》说课稿_黄鹤楼送别说课稿

教学课件 时间:2020-02-26 21:35:4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学课件】

五上《黄鹤楼送别》说课稿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黄鹤楼送别说课稿”。

讲课稿《黄鹤楼送别》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你从这个诗题能读出什么信息?(生讨论)

a.这是一篇记叙文b.讲的是一场送别c.这场送别发生在黄鹤楼。

2、对这个诗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生讨论)

a.这是谁在和送别?b.他们送别的时候都说了什么?c.为什么要送别?

d.要送他去哪儿?e.送别的时候心情是怎么样的?f.送别那天环境是怎么样的?

(二)倾听朗诵,感受诗情。

在我们正式开始这篇课文之前,老师想请大家欣赏一首故事,看看从这首古诗中能不能解决刚刚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播放音频《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并出示古诗)好,这首古诗相信大家在预习的时候已经读过了,现在伴随着诗朗诵又听了一遍,你们先说说有什么感觉?(生讨论)以后大家学习古诗的时候,也可以找些带有配乐的诗朗诵,增加大家对诗情的感悟理解。

好,现在大家来看这首诗,老师的第一个问题,大家都看出来这首诗的诗题挺长的,有没有同学可以为它断个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之是什么意思,猜一猜?(到)

好,第二个问题,从这首诗中,你都能得到哪些信息?能解决我们刚刚提的哪些问题?

(地点:黄鹤楼;人物:孟浩然、李白;目的地:扬州/广陵;景象:孤帆、碧空、长江)

大家观察得非常仔细,这样还没有读文章,一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现在打开课本,翻到课后生字表,让我们来学习一下本课的生字。

(三)认识生字。

1、每个读两遍,你觉得我们需要注意的读音有哪些? 捺(nà)孟(mènɡ)饮(yǐn)暂(zàn)谊(yì)

2、我们需要易写错的字有哪些? 暮 暂 唯(描红)

3、认识完生字,认一认文中的词语吧。黄鹤楼 暮春 烟雾迷蒙 繁花似锦 饯行 飞檐临空 远眺 敬仰 誉满天下 一饮而尽 暂时 友谊 伫立 凝视 浩浩荡荡

按捺不住 随即 吟出 脍炙人口(每个读两遍)

4、形近字对比 暮、幕、墓、慕 饯、践、浅 誉、誊

鸥、欧、殴、呕 即、既 炙、灸 唯、维

(四)初读文章,朗读感悟

现在可以带着你们学会的生字词,重新回到文章中,读一读文章,用一句话概括,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我们一起来读!(齐读)【第一段】

(暮春三月,年轻的李白在黄鹤楼上为大诗人孟浩然饯行。)什么是“饯行”?(设宴送行)。为什么用“饯行”,不用送行?更显正式,李白对友人的重视,为下文饮酒送别做铺垫。

这段用了两个四字词语来形容暮春三月的美,分别是?(烟雾迷蒙,繁花似锦)这是怎么样的一幅景象,有没有同学愿意来拓展一下这幅画面?

暮春三月的清晨,长江上烟雾迷蒙,雾气和着水汽,朦朦胧胧地笼盖在江面上,仿佛一层唯美的轻纱遮蔽了人们的双眼。江边杨柳依依,繁花盛开,那色彩纷繁的鲜花,就像一匹匹富丽多彩的锦缎,在春意的渲染下,显得格外绚烂、芬芳。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样的景象美不美?(美)谁能把这种美的感觉读一读?(请读)

让我们所有女生读一读,把暮春三月的美读出来!(女生齐读)【第二段】

第二段介绍了什么?

(黄鹤楼的地理位置和建筑外观。)同学们知道黄鹤楼在哪儿吗?(出示黄鹤楼资料)*“江南三大名楼”:

黄鹤楼(湖北武汉——崔颢《黄鹤楼》)滕王阁(江西南昌——王勃《滕王阁序》)岳阳楼(湖南岳阳——范仲淹《岳阳楼记》)《黄鹤楼》翻译:

昔日的仙人已乘着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返回这里,千万年来只有白云飘飘悠悠。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可辨,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看江面烟波渺渺更使人烦愁!第二段还写了什么?

(李白和孟浩然分别前的活动)

分别前他们做了什么?请一位同学读一下第二段。(生读)第二段的情绪我们可以用文中的一个成语概括:依依惜别。什么是依依惜别?(难舍难分,谁也不愿意离开谁)

为什么要一会看天一会儿看江?(不愿意触动,不愿意提起分离)谁来试着读读这种依依惜别的感觉?(请读)这段话里有一个字用的特别好?你们有发现是哪个字吗?(藏)对啦,“藏”这个字用的很妙,把感情藏起来,不表露出来,我们更能感觉出?(这份感情是特别的沉重)他们借由仰望蓝天白云,远眺江上景色来回避隐藏这份离情。

我们来请男生读一读,想象你最好的朋友即将离开了,你的情绪是怎么样的?读出这份不舍。(男生齐读)老师这里还有一个问题,“仰望”和“远眺”可以交换位置吗?(不能)为什么?(仰望:向上看;远眺:向远处看)【第三段】

第三段介绍了什么?(分别时的对话。)

这里出现了三个人物,除了李白和孟浩然,还有一位是王勃。他们虽然都属于唐朝的诗人,但是所处的时代都不同,你们都了解他们吗?(出示李白和孟浩然的关系资料)*“大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王孟”:王维、孟浩然;

感谢时光,让中国诗歌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们,都生在了同一个时代,正是因为有这些诗人们的才华横溢,风姿卓越,才有了我们唐诗的盛世光华,亘古流传。这段我们请两个同学来角色扮演朗读,一位当李白,一位当孟浩然,其余同学来读旁白部分,把他们的这段对话重现一遍。(请读)我们先来看李白的这段话,这段话中你感觉到什么? 提示:这段话里李白用了几个“您”?(6个)整整六个“您”,可见李白是多么得尊敬、敬仰孟浩然啊!还有吗?你们还能读出什么?

提示:不知我们何时才能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什么情况下你会请人满饮一杯酒?(心中满满的情谊)

酒桌上大多数时候都是晚辈给长辈敬酒,基本没有倒过来的,可见李白对孟浩然是晚辈对长辈的尊重。

思考:这杯中有的只是酒吗?(还有他对友人的尊敬、不舍、祝福)想不到这短短两句话中就有这么深沉的牵挂,让我们一起把这种祝愿和尊敬读出来,就读李白说的话。注意我们要重点读出感情的地方。(齐读)

我们再看,面对李白的敬酒,孟浩然又是怎么做的?(接过酒杯,一饮而尽)这个“一饮而尽”你读出了什么?(接受这份情谊,饮下这份豪情)我们常常在一些朋友的饭局上听过这样一句话,好兄弟一口闷,这个一口闷说的文雅些,是不是就是“一饮而尽”?由此可见,孟浩然对于李白也是同样饱含情谊的。

孟浩然说了什么?(请一位同学读一下)

他借用了王勃的一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大家知道这首诗出自哪儿吗?谁能试着翻译一下?(生翻译)出自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是说:天底下只要存在一个知心朋友,即使他远在天边,也像是靠在一起的邻居。

伟长安城由三秦之地拱卫,透过那风云烟雾遥望着五津。和你离别心中怀着无限情意,因为我们同是在宦海中浮沉。只要在世上还有你这个知己,纵使远在天涯也如近在比邻。绝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像小儿女那样悲伤泪湿佩巾。孟浩然此时引用这句诗,就是想告诉李白:我们虽然——暂时分别了………(引读)这后半句话,用了一个什么修辞?(比喻)

把什么比成了什么?(把“友谊”比作“长江的波涛”)长江的波涛不断绝,我们的情谊也不会断绝。

“永世不绝”你读出了什么?他相信他们的情谊绝对不会断绝,非常的肯定。谁能再试着把孟浩然的这段话读好!读出这份肯定(请读)

一个满怀仰慕,敬上临别之酒,一个宽慰友人,道声情意深长。同学们,你们能演好这段话别的场景吗?我请这边两组同学读李白,那边两组读孟浩然,老师来读旁白,请大家把这场对白中深藏的情谊读出来!读好!(请读)【尾声】

分离就在眼前,有太多的话没来得及说,有太多的情未来得及诉,看着友人即将离去,李白又会做些什么,说些什么呢?剩下的内容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提问:

1、“大李杜”是?

2、“小李杜”是?

3、“王孟”是?

4、“江南三大名楼”分别是?

5、什么时候?谁?在哪儿?做了什么?

6、当时的环境是什么样的?(长江边烟雾迷蒙,繁花似锦)

7、黄鹤楼是什么样的?(黄鹤楼俯临长江,飞檐临空)

8、他们分别的时候做了哪些事?分开前?分开时?用文中一个词来形容?

9、李白用了几个您?这体现了李白对孟浩然的什么感情?

10、孟浩然又借用了谁的什么话来宽慰李白?

(二)初读文章,朗读感悟。

全班齐读第1到3段,把春天的美好,依依惜别的情谊,和李白的尊敬,孟浩然的宽慰读出来!

好,这篇文章除了是一篇记叙文,它还是一篇“文包诗”。你们知道什么是“文包诗”吗?它既不同于一般课文,又不同于诗歌,而是根据那些千古名诗的创作背景和诗人的创作经历编写成的一个个生动活泼、语言优美的故事,即“文”是由“诗”演化而来的,文章中包含诗句,故名“文包诗”。

谁还记得我们这些年学过哪些“文包诗”?二年级的《母亲的恩情》——《游子吟》;三年级《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同名诗歌;四年级《李广射虎》——《塞下曲》。今天我们这篇《黄鹤楼送别》要学习的古诗是?——《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出示古诗,请人读一读,断句)

“文包诗”的特点就是可以在文中找到与之对应的诗句,你们能找到吗?

(1)暮春三月,长江边烟雾迷蒙,繁花似锦,年轻的李白正在黄鹤楼上为大诗人孟浩然饯行。对应诗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2)友人登上了船。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 对应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第四段】

⒈引读第四小节。

此时此刻,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孟浩然(友人)……(生接读)。他坐的船(白帆)……(生接读)。李白……(生接读)。⒉出示句子:

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

⑴这时李白有些什么表现?(依然伫立、凝视远方)

⑵用表演的形式理解“依然伫立”和“凝视远方”这两个词。此时的他会想些什么呢?(同桌交流再指名交流。)

此时的杨柳、沙鸥似乎也受到了李白的感染,有些什么表现呢?

杨柳依依,随风飘舞,似乎也在挥手告别;江上沙鸥追随着远去的白帆,在天边一遍遍的转圈,似乎也在为孟浩然送别。就连这一江春水,好像也带着我的思念流向了看不见的远方。谁能来读读第四小节,把这场无声的告别读好,读出这份宁静,读出这片深沉,读出凝视,读出情谊的缱绻。(请读)【第五段】

我的好友啊,你终是离我远去了。此时的李白已经再也隐藏不了内心的激动,他按捺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随即吟出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故人......”在这里,李白为什么这么激动?李白对孟浩然的情谊之深,直到友人离开才涌现出来。两点:1)友人离开,情绪难以平复。2)“按捺不住,随即吟出”看着此情此景,真情流露,诗兴大发。什么是“脍炙人口”?

这首诗之所以能广为流传,不仅仅是因为朗朗上口,通俗易懂。人们更加铭记的其实是什么?李白对好友孟浩然的这份牵挂、不舍,被他们之间深深的友谊所打动。本文中李白对孟浩然都有哪些情感?(尊敬崇拜、不舍留恋、牵挂祝愿)我们再一起读一下这首诗,好好品味诗中的情感。《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预备齐。

(三)解决问题,细节扫尾

1、下面三个词语都有“看”的意思。联系上下文说说他们的差别。你还能再写几个含有“看”的意思的词语吗?

2、联系课文内容,说说《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意思。

故人:老朋友,此指孟浩然。西辞:黄鹤楼在广陵的西边,孟浩然由西往东去,故曰“西辞”。烟花:花柳如烟的繁花春景。我的老朋友孟浩然就要顺流东下离开黄鹤楼了,他将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春天前往扬州。他的船只在辽阔的江面上显得格外孤寂,白帆渐渐远去,只留下逐渐模糊的倒影,终于在碧空之中渐渐消失,只看见滔滔的长江水浩浩荡荡地流向了天边……

黄鹤楼送别说课稿

黄鹤楼送别说课稿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黄......

黄鹤楼送别说课稿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黄鹤楼送别说课稿,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黄鹤楼送别》说课稿

《黄鹤楼送别》说课稿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黄鹤楼送......

《黄鹤楼送别》说课稿

《黄鹤楼送别》说课稿一、说教材1、说对教材的解读本课的文体是一篇“文包诗”,描绘了李白在黄鹤楼送别好友孟浩然的情景,表达了朋友间依依惜别的真情,展现了李白创作《黄鹤楼......

黄鹤楼送别说课稿

《黄鹤楼送别》说课稿一.教材简析《黄鹤楼送别》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的课文。本课属于“文包诗”的形式,即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创作情境......

下载五上《黄鹤楼送别》说课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五上《黄鹤楼送别》说课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