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新的说课稿)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评课”。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
一、教材设计
《跨跃海峡的生命桥》是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七组 “人间真情”专题栏的一篇精读课文。本文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深切感受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感;二是体会台湾人民和大陆人民难以割舍的骨肉亲情。由此我确立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
在初步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从题目入手,循着“跨越海峡”、“生命桥”两条线索,带着问题一边读书,一边圈点批注,通过抓重点词句,抓细节场景充分感知语言,悟出文字内涵;在丰富想象、情境渲染、音乐烘托中,进一步丰富情感体验,感悟“生命桥”的真正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深切的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体会到台湾人民和大陆人民难以割舍的骨肉亲情。
4、教学重点:读中体会,感受真情。
5、教学难点: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深刻含义。
三、学情分析
1、学生在这个年龄阶段,对白血病、骨髓移植等知识了解的较少,只知道简单的癌症。所以我从学生的认知起点入手,让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借助书籍、网络等加深对相关知识的了解。
2、本课也提出了新的学习方法,如文章在结构方面的这种同一时间,不同情境的写法学生还未曾接触过,所以在文章的结构把握上,对学生来说是接受的难点。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1、教学内容: 教学中注重品词品句的练习,通过创设情景,多方位的朗读训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读的基础上,发挥学生想象的空间,充分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有效地教学。
2、教学方法: 教法:通过仔细地读引导学生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劳累奔波,从中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学法:学生通过自己的读和自己的识记、书写学会生字新词。通过认真的读和小组讨论交流能够体会“生命桥”的内涵。
3、教学过程进行本课的内容的教学,我计划用两个课时来完成。
第一课时,初步朗读课文,认识生字新词,读通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第一课时中主要安排:“导入新课”“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认识生字词”“练习朗读,指导书写”“课堂练习”“置疑问难,课堂小结”五个环节。
第二课时主要安排:“复习导入”“再读课文,深入理解”“总结全文,思想教育”“课堂练习”“置疑问难,课堂小结”五个环节。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初感“给予是快乐的!”
师: 同学们,在“512地震”的灾难中,你们是怎样帮助灾区人们的? 生:自由回答。
师:杨老师知道你们不仅很聪明,而且有一颗乐于付出,乐于给予的心。那么,假如你需要给于别人的不是物质,而是你的鲜血你的骨髓你还能做到吗?如果不仅是鲜血和骨髓,还有生命,你还能做到吗? 生:可能会出现畏怕表情。
师:有个台湾同胞可是很值得我们学习。
(二)切入《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在课文的语境中初步理解语言和心中的感动师:《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发生在杭州的故事,因为真实,因为就在我们身边,我在读这个故事的时候,格外感动,我想你们也一样,让我们一起来读这个故事。
边读边思考:
①课文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用自己的话说说。(时间、地点、人物、事件)②了解完故事后,你有什么感受?写下来,将写好的感受与同学交流。③ 感悟后有什么疑问?(主要是针对台湾与大陆的关系、白血病的治疗)生:自由读课文;写感受;组内交流。
检查读书情况,学生自由交流上面提出的问题。
三、认生字,写生字
1、认字:交流识字方法;开火车读;一字组多词。
强调: 血、髓、暂、脉等字的读音。
2、写字:个别展示;学生板书。
峡、桂、移、湾、彼、怀、旷、胞、脉左窄右宽;暂下边的“日”稍扁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画出使自己深受感动的语句或段落,多读几遍。
第二课时
一、听写词语,温故知新
1、听写带有生字的词语
2、讲评订正。
二、品读课文,交流感受
1、小组内交流自己深受感动的语句或段落。重点是说出自己的感受。
2、集体交流、汇报。引导学生对以下句子作重点感悟理解: 学习一二自然段
a.结合语句理解:凋零、绽放、几经辗转
b.重点句子“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提示:找出两对反义词;18岁,是绚丽的花季,风华正茂,就像“含苞的花朵”。“面临凋零”文中指的是什么?)学习三至六自然段
a.结合语句理解:步履、袭击、空旷、涓涓流出 b.“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脸红润起来”
“此时此刻,„„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师:他们静静地趟在病床上,但是他的内心一定是极不平静的,他会想些什么呢?让我们用心去贴近这位台湾青年的心,听一听他们会想些什么。听到了就说出来。
文中“两个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将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无私奉献地精神跃然纸上。学习第七自然段
a.结合语句理解:骨肉同胞
b.“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
两岸同胞地血脉亲情是无法割断的,这种血脉亲情就是“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种血脉亲情是生命的火种,必将经久不息,世代相传。
三、感情朗读,拓展思维
1、有感情朗读最后一自然段。
2、师:这是一次跨越海峡的拯救行动,这是一次和死神争夺生命的较量,最后,生命在人们的无私的给于中复活了,生命之花在人们的爱和奉献中重新绽放了。小钱得救了,他的身体会慢慢康复,他苍白的脸会慢慢红润起来,他的心中一定会充满了感激,你想他会感激谁呢?为什么?
3、如果有一天小钱和那位捐献骨髓的台湾青年相遇,他们的表情会怎样?会说些什么话?
四、小结
联系课文内容用“终于”写一句话回顾全文
小钱几经辗转,终于。
经过一次又一次地努力,台湾青年地骨髓,终于。经过十几个小时地奔波,李博士终于。经过两岸同胞的全力救助,小钱终于。终于。
师:由于历史和政治的原因,台湾和大陆现在还没有直接通航,台湾当局不允许飞机直接飞到大陆,只有到香港中转。尽管台湾和大陆之间隔着一湾海峡,还有很多人为的阻隔,但还是不能阻隔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两岸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五、作业
1、背诵自己喜欢的三个段落。
2、小练笔:如果有一天小钱和那位捐献骨髓的台湾青年相遇,他们的表情会怎样?会说些什么话?
六、评价和反思
通过本课的教学,我深切体会到:文本本是死的,它只有经过学生的理解、接受、反思,才能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栩栩如生的形象。这时,文章才会有生命。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潜心阅读,用心、用情与文本展开对话,对课文内容进行理解、回味和思考,最后深切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爱,骨肉亲情的不可分割。
《跨越海峡生命桥》说课稿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下面是......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跨越海峡生命桥》说课稿,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一、说教材《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人间真情”专题栏的一篇课文。本文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说课稿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说课稿一、说教材《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人间真情”专题栏的一篇课文。本文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大陆青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