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鸥说课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老人与海鸥说课稿”。
《老人与海鸥》说课稿
宜昌市伍家岗小学 夏俊彦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是小学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文章。本课讲述了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一位普通的老人(吴庆恒)在翠湖畔偶遇一群北方飞到昆明越冬的红嘴鸥。从此,老人与海鸥结下了不解之缘。十年如一日,风雨无阻地去照顾他的“儿女”。老人去世后,海鸥在老人的遗像前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后又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儿女”,不忍离开自己的“亲人”。阅罢,让我们不得不慨叹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共融,原来是那样美好,如此动人。
下面我主要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预期效果等几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通读完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选编的4篇课文后,那一幕幕发生在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真挚感人的故事,让我们的心灵受到一次次的震撼。《老人与海鸥》作为本单元的第一课,在统领单元的教学中就尤为重要。因此,在教学本课时要引导学生潜心读书,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把读与思、读与写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后续3篇课文做好学法铺垫。
课文结构清楚,可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通过老人喂海鸥、唤海鸥、谈海鸥等事例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后一部分则通过老人死后,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等悲壮画面,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
教学目标:
本篇课文需要两个课时,我在这里着重说的是第一课时的设计。第一课时是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着重理清课文的脉络,切实感受到老人对海鸥的一片深情。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我拟定了以下几方面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正确认读课文中的生字、词。如:旋涡 撮起嘴 塑料袋 模样 扇动 抑扬顿挫、驻足观看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第一部分,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3.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和动物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并进行语言积累。
知识目标的落实贯穿全课,生字词的认读主要是在检查预习环节得到落实。朗读训练在体验文本,感受老人对海鸥的爱的环节予以落实。
能力目标;
1、分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与他人沟通交流、分工合作的能力。
2、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力目标的落实主要是在初读课文理清顺序之后的研读文本环节,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讨论质疑,品读课文。情感目标:
感受动物与人之间真挚的感情。动物是有灵性的,它们是我们亲密的朋友,我们对它们所付出的任何一份感情,都能得到它们加倍的回报。
此目标的落实也是贯穿于全文,学生的品读感悟都是为达到此目标,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真挚情感。教学重难点: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和对学情的把握,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通过朗读、想象,抓住描写老人外貌、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教学难点是:揣摩作者是如何将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的。
二、说学情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要关心个体差异和共同的学习需求,要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意识。六年级的学生经过五年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些理解课文的能力,掌握了一些阅读的方法。孩子天生就喜欢小动物,每个人与动物之间都可能发生很多有趣的、令人难忘的事,所以学习这篇课文,很容易和学生产生共鸣,教师只需精心设计好问题,引领学生自主的探究,发表个性化的见解。但他们的生活经验毕竟有限,对文中描绘的情景,仅凭想象难以深刻感受,需教师提供直观场景图,配以音乐渲染帮助学生理解。
三、说教法和学法
新课标倡导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学法上我设计整合全文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生在小组内用质疑法阅读课文,运用勾画、批注、朗读、想象的方法,品味重点词句,引导学生走进自主探究的境界,体会蕴含其中的深厚感情,感受人与动物的亲情,感受大自然的和谐之美,加深对教学内容的认识,对知识的接受,点燃他们热情的火花。
本篇课文感情真挚,文字流畅,课文中描写海鸥的句子写得非常生动传神,特别适合学生读中感悟,因此在教法上我采用以读悟情的方法,将朗读和体会结合起来,在学生品味理解课文后适时指导学生朗读。在学生充分品读感悟的基础上,安排学生进行句式的训练,想象画面,语言积累。让学生把在学文中的真情流露记录下来。又配合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来渲染气氛,让学生通过形象、直观的画面体会出老人与海鸥的深厚感情,激发学生读文时的感情的表达。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上的是《老人与海鸥》第一课时。为了有效地落实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的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奠定情感(用约5分钟时间)
首先我让学生谈自己看过的有关动物的文章感受,然后引入单元导读,本单元都是写的动物与人之间感人的故事,由此为新课开始奠定一个情感基调:本节课让我们走进老人与海鸥的世界,去感受动物与人浓浓的亲情。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让学生快速进入课堂,进入课文,收效良好。
(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约10分钟)
这个环节我分成三步:
第一步,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我让学生用较快速度阅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什么内容,我们可以将课文分成几个部分,每部分说的是什么。
第二步:以“亲人”引入,指导学生利用过渡段来理清文章结构。
学生思考:什么是亲人?先让学生在文中找出有这个词的段落,并出示另一个有一字之差的句子相比较,让学生感悟“和”与“对”的差别,从而理解老人与海鸥之间的爱是相互的。同时让学生发现这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为课文分成两部分打下基础。
第三步:拟小标题,概括各部分内容,理清文章脉络。作为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概括能力,拟小标题使本篇课文的脉络非常清晰,因此学生完成起来并不是十分困难。通过学生的概括就能理清文章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老人关爱海鸥;第二部分是海鸥送别老人。
(三)研读合作,朗读感悟(约20分钟)
这一部分是学习课文第一部分,是本课重点,在文章脉络理清之后,我依然抓住过渡段这句话展开讨论:认真读第一部分,看看哪些描写是在写老人与海鸥就像亲人一样呢?
学生学习这部分主要采取小组合作,讨论质疑,在朗读中感悟。老师只是作为指导者,在学生合作时解决困难,在学生交流时引导,在学生汇报时点拨一二。根据课文内容我预设了四个重点片段:老人的外貌、喂海鸥、唤海鸥、谈海鸥。和学生一起交流讨论。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研读感悟,并进行语言的积累。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书,能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充分让学生自主学习,有助于学生思维的训练、表达能力的提升,学习积极性也大大提高。
另外,语文本身所具有的人文性、情感性,让每一篇课文提供给学生们的总是不同的阅读感受。语文教学应该是以读为本,特别是阅读教学中,如果离开了声情并茂的朗读,只是理解内容,那样的阅读教学会是残缺的。教学中我将朗读和体会结合起来,在学生品味理解课文后适时指导学生朗读,加上采取不同方式的读(范读、指名读、引读、齐读、配乐读)激起学生朗读的兴趣,达到以读代讲,以读悟情的目的。
(四)总结梳理,了解作者的表达方法
本环节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也就是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这是本课的难点。其实在上一环节中学生已经抓住了关键句段进行了分析,现在只是一个归纳概括写法而已,结合学生已有的习作基础,在我的问题引导之下,看几个关键词,学生能够明白这些描写的具体主要是抓住了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进行了细节描写,所以才会具体生动。
【板书设计】老人与海鸥
亲人
老人 关爱 海鸥 外貌 神态
海鸥 送别 老人 动作 语言
五、说预期效果
本课要达成的目标是切实感受到老人对海鸥的一片深情,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和动物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学生能够结合重点段落评析,并有感情朗读。
《老人与海鸥》说课语文 杨慧君一、教材理解课文讲述了一个感人的真实故事。一位老人在与海鸥接触的十多年中,结下了如同亲人般深厚的情谊,使我们感受到动物是有灵性的,是人类......
《老人与海鸥》说课稿姚永福一、说教材 《老人与海鸥》是小学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文章。本组课文向我们讲述了发生在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展示了......
《老人与海鸥》说课设计一、品读送别段,感悟海鸥情过渡:海鸥善解人意,是人类的好朋友。海鸥把老人当朋友,老人把海鸥当亲人,海鸥已经和老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你还可以从哪里看出来......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老人与海鸥》说课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老人与海鸥说课课件《老人与海鸥》该作品作为范文选入教科书。人教版6年级上册语文书21课(课文朗读人为霍然、陆洋)、鲁教版5年级下册语文书第1课以及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