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和千克》说课稿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克和千克教学说课稿”。
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的认识》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课时《克和千克的认识》。下面我将从教材、学习目标及重难点的确立、教法、学法以及学习过程等方面来谈一下我对本课的构思与设计。
一、说教材
“克和千克”是小学数学量与计量知识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学生对质量单位的初次认识,也是后面学习“吨的认识”的前提。
二、说学情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知,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但是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克和千克是两个基本的质量单位,而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因此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要想建立克和千克质量观念具有一定难度。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确立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如下: 1.借助生活中常见的实物,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形成1克与1千克的直观感受。
2.借助测量质量工具,通过称一称、掂一掂的数学活动,进一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深化对克和千克关系的理解,知道1千克=1000克。
学习重点:在实践活动中感知1克、1千克的物体有多重。学习难点: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渗透数学模型思想。
三、说教法
以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直观演示法等教学方法。
四、说学法:
采用了掂一掂、说一说、估一估、称一称、合作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
学习准备:
教师:课件、天平、盘秤、适量的生活用品,如盐、口香糖等。学生:学生每人准备一枚2分硬币。
五、说学习过程
本节课设计了四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先了解质量单位。通过主题图中超市水果区域的情境,特别要突出标签上的钱数和500克、1千克等。并让学生结合自己买东西的经验,说一说在图中发现的数学信息。接着师生交流:我们在买东西时,经常要称一称物品有多重,在数学上我们称为物品的质量。要表示物品有多重,就需要用到质量单位克和千克。
再介绍计量工具。让学生说说在调查活动中,发现哪些工具可以称出物品有多重?并根据学生的回答,用课件出示常见的秤,并结合教材第103页“你知道吗?”作必要的补充。
(二)动手操作,直观感知
1、认识克
首先出示超市里常见的用“克”作单位的食品包装袋,初步感知“克”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积累生活经验。
再掂一枚2分的硬币,建立1克的质量观念,体验1克的物体很轻,轻得跟没有似的。
最后说说生活中大约1克重的物体,加深对1克的理解与印象。
2、认识千克
在学生认识克的基础上,通过做一做、算一算、掂一掂等操作活动,让学生自主发现克和千克之间的关系,具体感知1千克有多重,并将它与熟悉的物品质量联系起来,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建立1千克的质量观念。
3、认识用千克作单位的几种秤
通过认识用千克作单位的几种秤,了解不同的秤称物体的方法,逐渐丰富对1千克的感知,学生能真正感受到1千克有多重,进一步加强直观感受,深化对千克的认识。
(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完成教材第103页“做一做”第2题和“练习二十”第2、6题。
组织学生操作,进一步形成以1克或1千克的质量观念为标准估量,培养学生的估量能力,积累估量经验,并在练习中使学生明确克和千克的适用情况,进一步巩固学生建立的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
(四)课堂总结,明确目标
让学生说一说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六、说板书设计
克和千克
一枚2分硬币约重1克(g)两袋盐重1千克(kg)
1千克=1000克
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7篇克和千克说课稿,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克和千克说课稿我说课的内容是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 , 我主要 分 三 个环节进行,下面我 先 说第一个环节。一,说教材《克和千克》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的内容。要......
《克和千克》说课稿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
《千克和克》说课稿杨彩莲一、说教材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千克和克》的认识。“克和千克”是小学数学量与计量知识的一个重要内容。克和千克是两个基本的......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克和千克》说课稿,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