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读卡尔威特的教育有感”。
《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
教育问题是人类的永恒性话题之一,家庭教育更是教育之中的一个重要领域。近期通过对《卡尔威特的教育》的阅读使我深受触动,中西方在教育上的方式、方法上存在太多的不同,中外在家庭教育子女方面的差异非常值得国人的深思。通过阅读也让我对这个问题产生了比较深入的思考。
《卡尔威特的教育》这本书,无论是老卡尔威特写的还是小卡尔威特写的核心的内容都是生动描写了小卡尔威特受家庭教育的全过程,小卡尔威特出生以后是一个很不精气的孩子,他是老卡尔威特50多岁才有的孩子,与老卡尔威特同龄的邻居都有了孙子,虽然所有的一切似乎都没有其他人幸福,但是通过父亲没有为此而苦恼,他通过自己对小卡尔威特从小实施独特的教育方式使小卡尔威特从平凡走向了伟大、从起初的愚笨蜕变成为全球瞩目的天才式人物,而嘲笑他们的邻居依然是祖孙三代都目不识丁。书中通过对小卡尔威特各个生长阶段的教育,使我们清晰的看到了小卡尔威特的成长过程。书中描述的家庭教育让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难看出小卡尔威特的家庭教育与中国当代的家庭教育之间有着重大的区别,在当今这个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时代小卡尔威特教育的成功给我们无限的启示。对于孩子的成长而言十岁之前是性格、兴趣爱好各方面发展的关键期,需要成人精心的呵护与引导,使其形成完善的综合能力,十岁以后儿童各方面的成长都受之前发展的制约。好比树木的成长需要强壮的树根作支撑一样,孩子的成长更需要在开始阶段打好基础,基 1
础不牢必然导致发展不理想。而我国家庭教育存在太多的误区,我们需要看到小卡尔威特成功的背后隐藏的秘密,不应该只关注他的成功的表面。下面我主要通过中国家庭教育的方式与小卡尔威特的教育方式做一个比较,如上所述,主要集中在孩子十岁之前的家庭教育。老卡尔威特的教育理念很先进即使与现在的中国教育观念相比依然是如此,与现在所提的素质教育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令我感触最深的有三点:一是对孩子的秩序感培养;二是非常从兴趣出发进行教育;三是以游戏的方式进行教育。书中老卡尔非常重视对儿子学习秩序感、兴趣感、游戏的培养。当然在其他方面还有很多值得思考的教育理念。
首先就秩序感而言,中国当代家庭主要是6+1模式,即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和孩子所组成,由于经济水平的提高、家庭生活环境的改善,再加上计划生育的影响,每家几本都是一个孩子,这样的结果就是对孩子无止尽的溺爱,“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思想可谓“深入人心”。过犹不及就是对现今我国家庭教育最好的描述,存在这种问题的中国的家庭虽然不是全部,但是有很大一部分是种情况。在儿童四岁之前的秩序感、规则意思没有养成的话,此后会异常艰难。秩序感的培养是儿童成长的一个关键能力,自我控制、规则意思、良好的秩序感,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的,这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基础。经常会听到一些母亲说孩子管不了,不听话,其实这绝大部分都是父母的责任,在培养孩子秩序感的关键期根本没有受到重视,全家都视孩子为掌上明珠、乖儿子,顺从孩子的一切要求,对其
违反规则、秩序的事情都当做是孩子的天性,根本没有加以限制,强化了小孩子的无秩序意思,认为谁都需要听从他的,如果不听从自己的意愿则会以哭闹作为还击,直到满足自己的需要为止,久而久之孩子的秩序感变荡然无存。这是我国家庭教育中的常态事情。
我们反观老卡尔威特对其儿子的教育,他非常注重小卡尔威特的规则意思、秩序感的培养。“纠正,反而将错就错,随声附合,这是大错而特错的。因为这样将使孩子永远无法发觉自己的毛病,以致习惯成自然,难以纠正”这是老卡尔威特的一句话。我们并不难发现他在纠正孩子不良习惯方面的决心与态度。他认为放纵孩子的过错如同将自己的孩子推向毁灭的深渊,如果让孩子在做错事之后没有丝毫的罪恶感将是极其可怕的错误,这是父母的责任,在孩子还没有对错之分时如果成人不加以干预和引导后果将会不堪设想。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秩序意思是很不容易的,需要付出很多努力,但是毁坏一个好习惯确是很轻松的一件事。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终身的教师。爱护孩子自然没错,但是如何才是真正爱我的们孩子卡尔威特已经说得很清楚,只是我们想不想做的问题。
其次就兴趣方面而言,我们可以清晰的发现现在中国的家庭对自己孩子的兴趣干培养似乎非常的重视,他们给自己还不大的孩子报各种兴趣班,钢琴、围棋、书法、数学、英语等都是我们随时随地都能看到的场景。与此相对应的就是家长们每天忙碌着接送这着孩子奔波于各种培训班,可谓风雨无阻。似乎他们很爱护自己的孩子,但是
他们所作的就是在积极地培养孩子的兴趣吗?可以明确的说他们没有懂得如何正确的培养孩子的兴趣,他们只是在按照成人自己的愿望来强加给自己的孩子,他们不懂得孩子发展的顺序,盲目的跟从社会的错误导向来教育自己的孩子,结果必然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儿童的兴趣需要成人的培养,我们需要做的是引导,而不是强迫。卡尔威特是怎样培养孩子的兴趣的呢?老卡尔尊重儿子的意愿,当儿子不愿意学习数学时,他并没有强迫儿子学习,而是帮助儿子找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培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怎么培养学习兴趣呢?那就得靠游戏了。游戏是培养孩子兴趣的最好方法,孩子最爱游戏了,我们平常所说的“寓教于乐”就是要把教育融入到玩耍中,让他们在玩乐中学习知识。这一点老卡尔威特反复强调,也一再证明了游戏能让孩子更好地学习、更好地受到教育。还是学数学,小卡尔起初不愿意学,老卡尔通过生活中的交易买卖、玩纸牌等游戏学习数学,淡化了学习数学的痕迹,让儿子感觉是在玩。在这个过程中,其实已经在学习数学了,而且学得有滋有味。这就是我们需要的最高境界,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找到了学习的兴趣,而不是我们看别人的孩子学什么我们就迫不及待的强迫自己的孩子也去学习。每个孩子的兴趣点是不一样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我们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这里面家长的作用至关重要。我们还能看到他的教育行为很多都是在生活实践中完成的。在小卡尔威特学习地理时,他带儿子走遍了周围的村庄、道路、山坡,甚至到各地旅游;学习外语时,他带儿子去听音乐剧;学习天文时,他带儿子用望远镜观察星空„„其耐心和爱心,是很多父母少有的,令人敬佩。试想现在的家长如果懂得一些几本的育儿知识都不会出现现在中国出现的教育状况,现在的孩子在幼儿期就备受摧残,他们本性中原有的兴趣被成人的错误教育抹煞殆尽,才回出现如此多的厌学状况。
最后游戏教育是卡尔威特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在儿童的兴趣培养中我已经提到,在现在我国的幼儿园中已经提倡以儿童游戏为活动主的课程。儿童时期是他们最喜欢游戏的年龄,从游戏中他们能够获得角色的扮演,能够体会到各种社会角色。老卡尔威特对小卡尔的培养都是在游戏中逐渐培养起了他的兴趣。
当然《卡尔威特的教育》中可能依然存在许多的问题,例如老卡尔威特不让小卡尔与同龄的孩子玩耍,无论出于什么动机我都不认为这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孩子与同龄的孩子在一起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的。但无论如何我们都无法否认老卡尔威特的教育的史诗般的地位,他的教育方法、教育理念都值得我们当代国人深入的分析学习,从中找到我们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
《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暑假里,我抽空拜读了《卡尔〃威特的教育》这本书,这是一本父亲成功教育孩子成才的教育故事集,是一本用自身成功经验证明了早期教育的价值的论文集,是......
卡尔威特读后感面对上帝我时常这样想:卡尔之所以有今天的辉煌,与他母亲那一颗天生善良的爱心是分不开的。她在怀孕期间从来不吃辛辣的东西,像咸菜、虾这一类的东西都一概不吃。......
粗略阅读了《卡尔威特的教育》感触很大,卡尔,一个出生被认为弱智的男孩在父亲精心的培育下成为了一位成就卓越之人,实属奇迹。我希望学习卡尔的父亲,用他的方式来教育培养女儿,不......
粗略阅读了《卡尔威特的教育》感触很大,卡尔,一个出生被认为弱智的男孩在父亲精心的培育下成为了一位成就卓越之人,实属奇迹。我希望学习卡尔的父亲,用他的方式来教育培养女儿,不......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卡尔威特读后感,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