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威特的教育》的读后感
本书比较详细地记载了小卡尔由痴呆儿到天才的成长过程,老卡尔威特教子心得和独辟蹊径的教育方法。这虽然是一本关于家庭教育的书,但给予了我们小学英语教师不少启示,也引发了我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思考。
老卡尔特在教儿子外国语时总结出了一些经验,他提到语言的学习,与其背莫如练。他从不系统的教授语法,因为孩子是不会懂的。在教语言时,他教授了一些通俗易懂的诗歌,使儿子先熟悉语言的感觉。掌握一些基础知识后,要求儿子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来。
惊叹这位19世纪的父亲具有如此超时代的先进教学理念。这种教学方式在我们中国当代的儿童英语教学中不正传承着么。是的,当代小学英语教育,最忌讳纯语法的传授,因为这是一种非科学的填鸭式教育方式,枯燥无味,不利于学生语言的发展。所以我们教师在新授时会安排一些儿歌形式来让学生操练,最后会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以对话,讲故事或表演的方式加以操练。我特别赞同他说的这句话,要学好一种语言的最好方法就是看懂该语种的书,因为任何语言最精华的部分都在书中。的确,语言讲究的就是运用,而书本是最直接体现语言功能的手段之一。我们中高年级的学生完全可以借鉴这种方式,鼓励学生阅读一些相关的英语杂志,文摘和简单版本的英语名着。新时代也赋予了学生很多语言学习的方式,如上网查阅资料,观看原版影片等,这些都是掌握好英语的最有效方式之一。
有一个片段吸引了我,老卡尔为儿子对数学不感兴趣而苦恼,却从罗森布鲁姆教授一席话中得到点拨:“尽管你儿子缺乏对数学的兴趣,但决不是片面发展,而是你的教法不对头。因为你不能有趣味地教数学,他也就无兴趣去学它。你自己喜好语言学,音乐,文学和历史,所以能有兴趣的教,教授动物学,植物学和地理学你也很有一套,你儿子也就能学,可是数学,你自己都不喜欢它,因而不能很有兴趣的教,你儿子也就厌恶它。”让我联想到我的学生,为什么有的孩子就不喜欢英语呢。罗森教授的话让我茅塞顿开。的确,我自己都没有投入要英语学习的热情中去,因而就不能有兴趣的教,学生又怎么能喜欢上英语呢,看来孩子学习的热情主要在于传授者,教师的感染力量是无穷的。让你的学生爱上英语课,首先自己要对它热爱,不放弃自己大学时的专业知识,只有自己高高凌驾这门课之上,才有资格去教学生。
老卡尔提出对孩子赏罚要分明,讲究原则性。他举了一个例子,有一次散步,邻居史密斯太太发现女儿的裙子弄脏了,她冲着女儿大声责骂。看见女儿大哭后,又塞给她一小块点心。老卡尔提问发人深思,他问:“你为什么责骂女儿呢?”“她总是弄脏自己的'裙子。”“可您又为什么给她一块点心呢?是为了表扬他的行为还是给她受责骂后的补偿呢?”史太太哑口无言。老卡尔的话一针见血,不禁让人拍案叫绝。的确,要让孩子明确赏罚的界限,什么是错误的行为,什么是正确的,否则孩子自己都弄的糊里糊涂,那么赏罚就没有任何教育意义了。对于一些‘禁令’,不能出尔反尔,否则孩子就会打下父母或老师的‘禁律’是可以打破的烙印。我在想,在教学工作中我是否也扮演了“史太太”呢,对学生赏罚是否分明。有的“规矩”一旦成立,行就行,不行就是不行,教师要讲究原则性,言行一致,时间一长,学生就能会自觉地树立“分寸”意识。
老卡尔用自己孩子的成长见证了爱尔维修所言:“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做为一名英语教师,我同样相信,任何一个学生只要经过耐心的教导和指引,就一定能取得很大的进步。
《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暑假里,我抽空拜读了《卡尔〃威特的教育》这本书,这是一本父亲成功教育孩子成才的教育故事集,是一本用自身成功经验证明了早期教育的价值的论文集,是......
卡尔威特读后感面对上帝我时常这样想:卡尔之所以有今天的辉煌,与他母亲那一颗天生善良的爱心是分不开的。她在怀孕期间从来不吃辛辣的东西,像咸菜、虾这一类的东西都一概不吃。......
粗略阅读了《卡尔威特的教育》感触很大,卡尔,一个出生被认为弱智的男孩在父亲精心的培育下成为了一位成就卓越之人,实属奇迹。我希望学习卡尔的父亲,用他的方式来教育培养女儿,不......
粗略阅读了《卡尔威特的教育》感触很大,卡尔,一个出生被认为弱智的男孩在父亲精心的培育下成为了一位成就卓越之人,实属奇迹。我希望学习卡尔的父亲,用他的方式来教育培养女儿,不......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卡尔威特读后感,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