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心灵去旅行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山东省教师教育学会“齐鲁教师读书计划”活动征文
题目: 让心灵去旅行
———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学 段:
小学 工作单位: 平原县实验小学
教师姓名: 范培培 联系电话: ***
让心灵去旅行
——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内容摘要: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他写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共谈了一百条建议,读着此书,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他循循善诱,给我排解烦恼,给我指点迷津,又犹如一位和蔼可亲而又博学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我以帮助,让我充满信心。书中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关键词:阅读 反思 实践
在兴奋中,品味中,享受中,思索中,我读完了苏联教育大师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咀嚼着书中珠玑般的文字,思索着书中的思想精华,不断反思着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
“不经常阅读科学书籍和科普读物,就谈不上对知识的兴趣。如果学生一步也不越出教科书的框框,那就无从说起他对知识有稳定的兴趣。”……“你要学会激发学生对阅读科学书刊的兴趣。” “只有在书籍成为学龄初期儿童的最有吸引力的精神需要的地方,才会有学习的愿望,这种愿望才能确立起来。”
“真正的阅读能够吸引学生的理智和心灵,激起他对世界和对自己的深思,迫使他认识自己和思考自己的未来。没有这样的阅读,一个人就会受到精神空虚的威胁,无论什么都不能取代书籍的作用。” 在书里,大师反复提到教会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深深地懂得读书的重要性, 我知道教师的阅读量决定了课堂上每一句话的分量。当一位教师怀着一颗被孔子、夸美纽斯、苏霍姆林斯基、叶圣陶、陶行知等教育大家的先进思想滋养过,被先秦文学、唐诗宋词、经典名著营养过,被真善美洗礼过的心灵走进课堂时,他的课堂一定会妙语连珠,引经据典,趣味无穷,一定会充满一派春意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要把语文课上得如此生动活泼,有声有色 , 必须要有丰厚的知识底蕴,这些丰厚的知识来自哪里?主要应该时抓住点滴时间读书获得的。我庆幸读书已经成为我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已融入我的生命之中。
更令人欣慰的是我没有让我的学生囿于“教科书的框框”,我已经一步步将他们带进了书的神秘海洋中,逐步让书籍成为他们“最有吸引力的精神需要的地方”。从孩子们第一天进入校门,我就每天送他们一道精神大餐:每天一个小故事。科普故事、神话故事、童话、寓言……凡是有助于帮助他们掌握知识,能够启迪他们心灵,能点燃他们思维火花的故事,都像一道道精神大餐,呈现在他们面前。“老师,你怎么有这么多故事啊?”我的心血没有白费,孩子们的好奇心终于被我激活了。
“老师是从书上读来的”。我把一大堆书展示给孩子们。“哇— ”孩子们的眼睛亮了,我明显看到来自他们眼睛的渴望的光芒。
“等你们会认很多字时,你们就可以自己读书了。”
终于孩子们的识字量可以支持他们独立阅读了。每天让孩子们轮流给大家带来一个小故事活动,又把他们的阅读兴趣推向了高潮。什么书适合孩子们阅读呢?我睁大一双发现眼睛,不时地给他们推荐着好书。
“老师,你读读这本书吧,可有意思了。” “老师,这本书真好,我借给你读吧。”
从什么时候起孩子们开始给我推荐书目了?不经意间孩子们长大了,他们的视野开阔了,他们手里捧上了大部头的著作了。四年的时间,孩子们每人都读了几十本书了,不时地争着与我交流读书心得呢,看他们在读书交流会上争得面红耳赤的样子,我从心里自豪啊。随着读书的增多,课外知识的丰富,孩子们的作文也越来越神采飞扬了。卧薪尝胆的勾践,胸有丘壑、雄才大略的诸葛亮,倒拔垂杨柳的鲁智深,打虎英雄武松,淘气机灵的马小跳……不时地跑到孩子们的作文里了。
读着大师的这本《给教师的建议》,我多想欣慰地告诉他,我的孩子们已经被书迷住了,他们正像大师期望的那样“生活在书籍的世界里”,“追求思想的美,享受文化的财富。”
“我不厌其烦地再三重复:关心儿童的健康,是教育者的最重要的工作,儿童的精神生活、世界观、智力发展、知识的巩固性、对自己力量的信心,都取决于他的生命的活力和精力的充沛程度。” “各种假期,我们都是在户外、在自然界里度过的,我们举行远足履行,在旅行中途休息,到树林去,做各种游戏……”
读到这里我真感到惭愧呢!一直以为自己是一个不缺乏爱心的教师,是一个关心学生健康的教师。我带着一颗为学生服务的心走上讲台,就像一个母亲一样嘘寒问暖,不仅关注他们的学习,也关注他们的生活。我会经常提醒学生:“天冷了,要加衣服”“过马路了,要小心”。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对学生的爱,从来都以为自己是非常关心学生健康的。可是看到大师的做法,我还能对自己对学生所持有的“关心”和“爱”心安理得吗?原来我的关心一直浮于表面啊!我关注过孩子们“生命的活力”吗?我注意过孩子们“精力的充沛程度”吗?大师与家长谈的绝大多数都是孩子的健康,可我与家长谈的绝大多数都是孩子的学习。大师在假期里经常带学生在户外、在自然界里度过,可我带自己的学生去享受过大自然吗?我带学生观察过一朵花、一棵草吗?孩子们常常发出“去郊游”的请求,可我每每以“安全第一”这样令他们扫兴的借口回绝了。甚至就连本该属于他们的“课间十分钟”也被我毫不留情的束缚着:不许追逐跑闹,就在我们教室的窗户外,在老师能看到你的范围内休息。一直以为我是在为学生的安全着想,想想狭小的校园里,如果万一哪个学生因为奔跑而摔伤所带来的流血事件,想想如果再碰上个不通情理的家长或许会对你恶语相向,甚至来个“索赔”……哪里还敢想下去呀!所以一直心安理得地束缚着学生的活动,不许这样,不许那样,甚至找几个小监督员,专门监督着那几个总爱闹出点什么事的调皮生,随时报告他们的行踪,时不时地来个“杀鸡吓猴”。面对无数个不许,学生“规矩”了,可也“呆板”了,失去了本该属于他们这个年龄的自由与活跃,表现出来的不是欢欣愉悦,而是与他们的年龄及不相称的沉稳与懒散。读着大师的文字,思索着大师的教育方法,我知道了,我是用“安全”这件华丽的外衣囚禁了学生的自由与快乐。囚禁了孩子们的童心与童趣。呼吸着这种令他们窒息的空气,哪里还谈得上“充沛的精力”“生命的活力”?
读着苏霍姆林斯基的这本《给教师的建议》,仿佛带我的心灵进行了一次穿越时空的旅行。大师的谆谆教导犹如一泓清泉,清爽甘醇;大师超前的思想,不断给处于茫然中的我以正确的指引。吸纳着大师的思想精髓,检视着我的教育教学行为,我逐渐明确了教育的方向。
让心灵去旅行人生就好像一次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而在于你旅行中所看到的风景。不管你是旅行在迤逦崎岖的高山,还是在旅行平坦无阻的平原。只要你心中存在,那辆永不停止的列车......
让心灵去旅行有人说,语文课堂是一次旅行,教师是向导,把沿途的风景名胜妙手拈来,不经意地指点给学生,使语文的旅途变得赏心悦目、轻松愉快,不知不觉。我想,想像作文无疑是最神奇最美......
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嘉善第二高级中学 李广苏霍姆林斯基根据其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为广大教师提出了一系列科学建议,汇聚成一条广阔的河流。今天读来,仍然历久弥新。他给我......
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给教师的建......
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邱越文不喜欢看理论性的书籍,在无奈之下开始翻阅此书,却深深被它吸引。对此书的作者苏霍姆林斯基更有了一种崇敬之情。《给教师的建议》是前苏联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