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来历》教学反思
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要充分给学生读书。而以读为本的基本特征就是以读代讲,以读代讲又特别强调要读出感情。在这节课中,我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读书,找出相关的句子,读句子,读出了情感;从多角度、多层次去引读,既诠释了词义,也让学生读出了语言文字背后隐藏的情感,读出了老爷爷的`内在品质;师生互动,再现情景对话,再一次感受到老爷爷的品格。以读代讲,层次分明,目标明确,去掉繁琐内容的分析,体现了简约的教学特点。
其次感觉自己在过渡方面比较流畅:如“这么凶猛的‘年’,它对人们到底有没有危害呢?请你说。”“这位气宇不凡的老爷爷到来之后,乡亲们都劝他赶紧离开,可他却对人们说了什么呢?哪位同学来读读老爷爷的话?”“爷爷对赶走‘年’充满了自信,那他是用什么办法把‘年’赶跑的呢?”“这么有趣的故事情节,我们不好好读就太可惜了,来——”“这位老爷爷用这么巧妙的办法把凶猛的年兽赶跑了,那他的办法又是怎么想出来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的第五自然段吧。”
当然,这节课也有不足的地方,如:导入新课之后,没有检查学生预习的情况,就直接进行精读感悟课文内容的学习,这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否有些困难。再如:对某些词语的理解,学生理解还不到位。
30 年的来历授课教师:铜山小学贾娟娟教学内容: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30 “年”的来历》的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理解重点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阅读中......
30、《“年”的来历》教学设计城关镇寨沟小学 韩静洁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白胡子老头儿出现后是如何将“年”兽撵跑的,他为什么能想出这样的办法。了解年的来历。2.有感......
30 “年”的来历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年的来历,感悟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2.过程与方法(1)读想结合,读懂故事 (2)读议结合,了......
《“年”的来历》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五华县棉洋镇洛阳小学 刘元元教材分析:《“年”的来历》是小学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二篇精读课文。课文由6个自然段构成,讲述了我......
一、学习目的:1、了解“年”的来历,感悟中华文化源远流长;2、学会生字:历、异、除、躲、避、宇、凡、耀、武、扬、闯、贴,会认:性、畜、避、凡、耀、武、闯、皇、拥,学会词语: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