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独生子女教育启示录》有感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独生子女教育启示录”。
读《独生子女教育启示录》有感
独生子女,相信这个对我们来说不是一个陌生的词语。这个词语产生于上个世纪80年代,伴随着这个词语的出现,我们的生活中就产生了形形色色的事情。它即宠爱、羡慕、压力、无奈……于一身,这到底是好还是坏呢?谁也说不清。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家长的期望,但对于独生子女我们有该如何。当我读了《独生子女教育启示录》,我便产生了一些浅薄的看法,那么,就让我谈谈我的看法。
《独生子女教育启示录》,主编孙云晓、卜卫,全书分为十四章:独生子女的“最高兴”于“最烦恼”、了解儿童的人格、身体健康、每个孩子都需要成就感、补上道德教育的“短板”、在同伴交往中长大成人、让孩子对自己充满信心、如何培养儿童的兴趣,尊重儿童的权利、改变家庭教育的14个观念、改变学校教育的14个观念。下面从两个方面来谈自己的感想。
一.补上道德教育的“短板”
一种情况,孩子就是天,是地,是一切,父母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总之,孩子就是家里的宝。于是,孩子的一切要求都不过分,一定要满足,无论什么样的要求。久而久之,养成了独生子女这样那样的习惯,道德的沦丧或许就从这里开始,独生子女缺少什么,他们缺同情心,不知荣辱,永远长不大,缺独立……有这样一个实例,北京朝阳区的一位幼儿教师问自己4岁的儿子,“一个小朋友没有早饭吃,饿的直哭,你正在吃早点,你会怎么做?”孩子说:“不给!”回答的十分干脆,妈妈不甘心,又问:“小朋友都饿哭了啊!”儿子竞答:“他活该!!”一个小孩子如此缺乏同情心,缺乏爱心,不能宽容别人,甚至对人有些残酷,真让我们难以置信。还好进行了相应的教育业开始了,就如汶川地震时,孩子们手拉手,心连心,共度时艰。浙江结对绵阳,小孩子实实在在的尽了自己的一份心。
另一种情况,只有一个孩子,什么希望都放在孩子身上,则压力、要求等等都往孩子身上灌,殊不知我们并没有父母想象的那么能够承受,正如本书第八章所讲的一样,父母让孩子学琴,学音乐,英语……这么多课外作业,真不知道孩子稚嫩的肩膀能有多少可以承担。书中有这么一个案例,“一位家长让4岁的女儿学琴,完全的一厢情愿,逼孩子练琴,经常打骂,孩子甚至出现了心里异常……”
如今的独生子女生活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东西方文化相互冲击,传统观念与现代观念的博弈影响着人们的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加强孩子们的道德教育尤为重要。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人一生中起步最早、影响最深的一种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老师,那么就更应该发挥父母正确的作用,努力补上道德教育的“短板”。
二.在同伴交往中成长
先让我们设想一下,如果把我们隔绝在一个小屋子里,不能和别人交流,周围只有父母,家中长辈,你会怎样?那么我们的视觉、听觉、触觉都会被大幅度的阻断,永远只能呆在自己的小世界中,承受孤独的痛苦。
独身子女和在多子女家庭中长大的孩子相比,缺少了于兄弟姐妹的互动,那么就需要他们从外界的环境去满足自身。良好的伙伴关系有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父母不能过分限制孩子与朋友的交往,更不能在与异性朋友交往是常常亮红 灯;不能硬性规定孩子交往的对象,有些父母只允许孩子和优秀的人、学习好的人交往,这样对孩子的心理会产生一种扭曲感。正如菲尔普斯,他在北京奥运会上一人拿了八块金牌,但是随后就爆出了他吸大麻的丑闻。所以学习好的人不一定样样都好,在任何人身上都有我们所没有的东西,孔子也曾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不仅如此,在孩子的交往中,我们更应该教给孩子交友的技巧,为孩子树立榜样,引导孩子更好的交流。
一个孩子是一颗星,星星聚在一起便汇成一条星星河。尽管很多独生子女有电脑、有钢琴,似乎很富有,其实,他们很贫乏。渴望朋友、渴望交往是孩子的真实需要。
总之,独生子女的朋友交往是他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父母鼓励孩子的自由交往,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只有当儿童有了自己真正的朋友,有了自己交往的圈子,孩子才会有对生活经历更丰富的体会,才会有交往的快乐,也才能有相对成人的独立性。
正确的爱惜教导独生子女,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总有一天,花骨朵鲜艳夺目的绽放,小太阳会发出灿烂的光芒。
读《独生子女教育启示录》有感独生子女,相信这个对我们来说不是一个陌生的词语。这个词语产生于上个世纪80年代,伴随着这个词语的出现,我们的生活中就产生了形形色色的事情。它......
爱,演绎精彩 ――独生子女教育案例胡集二中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已走了30多年了,改革开放的日益全面深入,不仅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品,加快了我国城镇化的进程,缩短的城乡的差距而且......
独生子女情况问卷表姓名:1、在家里,你是不是“掌上明珠”?①绝对是②是③基本是④有时⑤不是2、下列人员中,谁最疼爱你?①爸爸②妈妈③爷爷④奶奶⑤(自填)3、你有好朋友吗?①很多②......
读《青少年启示录》有感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们应该成为一个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和谐发展的青少年。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承载了太多的屈辱和梦想。为了追逐更......
中国伦理学会德育专业委员会 “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独生子女教育的研究》开题报告主持人:**一、课题研究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家庭独生子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