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功率教学设计(精选5篇)_电功率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时间:2021-08-25 07:12:0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学设计】

电功率教学设计(精选5篇)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电功率教案教学设计”。

第1篇:电功率教案电功率教案 电功率教学设计

电功率教案-电功率教案 电功率教学

设计

电功率

整体设计

《电功率》一章是初中电学的重要内容,是初中电学知识学习的核心。而本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学好本节内容是掌握好本章知识的关键。本节内容较多,包括:建立电功率的概念;根据P=Wt公式进行有关计算;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电功率的测量和利用公式P=UI的计算。

本节教学可分为4部分:

1.电功率。在学生的潜意识中,常认为用电器的瓦数越大越费电,即将

消耗电能的快慢与消耗电能的多少相混淆。教学中可通过将不同瓦数的灯泡分别接入电路中进行实验现象的观察,引导 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细致的分析,使学生正确理解电功率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可通过问题引出电功率的计算,引导学生认识电功率的单位。

教材通过小资料介绍了常用“家用电器的电功率”,这些数值对很多学生来说非常陌生,应使学生通过阅读对用电器的电功率分类了解,尤其要知道哪些用电器属于大功率用电器。

2.“千瓦时”的来历。对于此知识点,教材通过公式W=Pt直接介绍“千瓦时”的来历,简单易懂。教学中可让学生推导千瓦时与焦耳的换算关系,加深对这两个单位的理解。还要让学生知道通常在哪些情况下使用公式W=Pt,并增加适量练习,以提高学生正确使用该公式求解某些问题的能力。

3.“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看似很简单的知识点,但学生接受起来却

有一定的困难,是初中电学中的难点之一。突破方法:充分利用好演示实验。实验一:分别观察同一灯泡在额定电压、略高于 额定电压和略低于额定电压这三种情况下的发光情况,三次所观察到的亮度是用电器在各实际功率下所显示出的亮度,由此得出额定电压、实际电压、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概念;实验二:探究额定电压相同而额定功率不同的两个灯泡(“220 V 40 W”和“220 V 15 W”)并联和串联接入电压是220 V的电路中的发光情况,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两盏灯发光时的实际电压、实际功率与额定电压、额定功率的关系。最终使学生明确:用电器只有在额定电压下才能正常工作,只有用电器正常工作时实际功率才等于额定功率。灯泡的实际功率影响灯泡的亮度。

4.电功率的测量。由前面的实验学生很自然地能想到灯泡的实际电压影响了灯泡实际功率的大小,电压越大,实际功率越大。根据欧姆定律,我们还

可以知道当电阻不变时,通过灯丝的电流大小与灯泡两端的电压大小成正比,它们都直接影响灯泡的实际功率。由此可推知,电功率P与灯泡两端的电压U和灯泡中的电流I有关系,由实验证明它们之间的关系满足:P=UI。

由于下一节学生将运用伏安法直接测量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工作时的实际功率,所以有必要在本节教学中对伏安法测电功率进行深入讨论,为下一节实验探究留出更充裕的时间。

教学重点:

掌握电功率的概念,理解额定电压与额定功率,理解电功率和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电功率和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能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电功率问题。

课时安排:1课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 技能

1.知道电功率的定义、定义式、单位;

2.理解额定电压与额定功率;

3.会用电功率的公式P=UI进行简单计算;

4.能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电功率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观察体验电能表铝盘转动的快慢跟用电器电功率的关系;

2.观察体验用电器的额定功率与实际功 率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科学就在我们生活中。

课前准备

简易家庭电路示教板:接有电能表,一个保险盒,一个开关,一个15 W电灯泡和一个100 W的电灯泡(包括灯座),一个插座;学生用稳压电源、直流电流表、电压表、导线若干、开关、额定电压为 V的小灯泡一个、节能型电灯一只(功率16 W)、教学课件等。

教学设计

方案1:实验导入

引导:学过了电能和电能表后,谁观察过电能表的转动情况?不同时刻、不同家庭的电能表转动得一样快吗?

演示实验:在电能表后分别接不同的灯泡,一只灯泡上标有“220 V 15 W”,另一只灯泡上标着“220 V 100 W”,接通电源,发现后者比较亮的灯泡电能表的转盘转动得快,而前者比较暗的转动得慢。

同是灯泡,为什么有的消耗电能快,有的消耗电能慢呢?为了描述用电器消耗电能时的这种差别,我们引入一个新的物理量——电功率。

第2篇:《电功率》教学设计

《电功率》教学设计

山东威海凤林学校 杨龙飞

一、教学设计思想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这就要求我们不仅仅要“学习物理”,更重要的是要“探究物理”。在“探究”中提出物理问题,在“探究”中经历并体验科学探索的历程,在“探究”中将物理学习跟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在“探究”中将物理学习最终归于生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将科学探究的要素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使学生在探究中敢于质疑、勇于辩论,在充分交流中比较、筛选出最佳的实验方案。而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的指导作用突显出来,从而使师生互动不再停留在形式上,而具有实质意义。这样一堂鲜活的课上完后,学生收获的不只是知识,还收获了研究问题的方法,从而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培养、提高。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1.知道电功率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知道电功率的单位是W或kW。

2.会用电功率的计算公式P=W / t进行简单的计算。

3.会用电功率的概念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观察体验电能表表盘转动快慢跟用电器电功率的关系。

2.通过对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探讨,加深对电功率概念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重点难点

掌握电功率的概念、公式。

运用电功率公式计算实际问题。

四、教学资源

一只PZ220-200的灯泡,一只PZ220-60的灯泡,一个带电能表的示教板,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提出在生活中对瓦的认识。

1.生活中什么地方经常提到“瓦”?平常所说的“瓦数大”“瓦数小”是什么意思?

2.电器瓦数不一样,表现在消耗电能上有何不同?

学生讨论出各种不同的结果。

(二)电功率

1.提供一只200 W的灯泡、一只60 W的灯泡、一个接好电能表的示教板,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利用所给器材进行实验,比较两个瓦数不同的灯泡在消耗电能上有何不同?

2.通过观察电能表的读数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3.引入电功率的概念,用电功率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

符号:P

单位:瓦特(瓦)(W)

其他单位:千瓦(kW)kW=10 W

千瓦时的来历

“千瓦时”是电能的单位,它的由来我们能不能从P= W/ t中得出?

看来1千瓦时是功率为1 kW的用电器使用1 h所消耗的电能。

区分“千瓦时”与“千瓦”,一个是电能单位,一个是电功率的单位。

4.组织学生看各种家用电器的功率,参见教材。

学生活动

1.在学生讨论后,选一组学生说出自己的实验思路,并对这组学生的想法进行讨论和补充。

2.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出“瓦数”不同时,电能表铝盘转速不同,表明了两个灯泡消耗电能的快慢不一样,200 W的消耗电能快,60 W的消耗电能慢。

3使学生得到直观认识:不同用电器消耗电能快慢是不一样的。

播放视频“用电能表测量电功率”。

3.学生理解:物理学中,用“电功率”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平常所说的“瓦”是电功率的单位。让学生对各种电器消耗电能的快慢(电功率)有一个大致认识。

(三)电功率的计算

1.电功率表明了电器消耗电能的快慢,那么是哪些因素影响着电器的电功率呢?

2.应该在什么条件下比较不同电器消耗电能的快慢?提醒学生回忆“速度”定义。

3.综上所述,我们在比较任何电器的电功率时,算出什么即可?

4.求一个电器的功率:一个用电器在时间t内消耗的电能为W,那么它的电功率P应表示成什么?写出公式中P、W、t 三个符号的意义及单位:

5.用例题巩固电功率公式的使用。

学生活动

1.学生讨论:

应该包含两个方面的因素:消耗电能的多少;消耗这些电能所用的时间。

2.相同时间的前提下,比较消耗电能的多少。

3.单位时间内消耗的电能。应表示成:

P=W / t

即电功率的公式。

W ──电流做的功(消耗的电能)──焦耳(J)

t ──所用的时间──秒(s)

P──用电器的功率──瓦特(W)

(四)怎样测量电功率

1.由理论分析,电功率P与电流I和电压U之间的关系是:

P=IU

I──电流──安培(A)

U──电压­──伏特(V)

P──功率──瓦特(W)

2.额定功率:

电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的功率叫额定功率。

3.根据P=IU,设计一个测量用电器功率的方法。

学生思考。

可以测量出用电器的电流I,电压U,根据公式P=IU计算

(五)观察实际用电器,分析功率问题

1.结合教材阅读有关信息。

洗衣机额定电压:220 V

允许最大电流: 10 A

洗涤功率:330 W

加热功率:1 950 W

甩干功率:650 W

计算这个洗衣机的最大功率是多少?

2.提出问题:洗衣机的洗涤功率、加热功率、甩干功率共多少?这里有矛盾吗?如果没有矛盾,在没有看到洗衣机实物的情况下,请你判断一下,若要洗衣机工作时不超过总功率,它是怎样设计的?

(六)小结与作业

1.引导学生小结,自我完善。

如:本节课我们探究了电功率,知道了电功率的概念、计算公式、单位;并能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2.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流程图

七、教学反思

本堂课在教法上,采取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以教师为引导,以小组合作为主要方式,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设计,亲身体验探究过程,真正做到让学生“活”和“动”起来,同时在教学中结合了多媒体课件,对学生科学探究过程进行引导,以降低探究难度。

本节课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电功率的概念是本节内容重点和难点之一,要巧妙地利用前面所学“速度”和“功率”的概念进行类比,使概念的得出水到渠成。探究电功率跟电压和电流关系的实验,是一个完整的探究活动,要让学生在前面实验探究基础上进一步体会探究的各个环节,让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会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本课要根据实际情境设计问题让同学解答,在解题中激发兴趣。教学的真正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知识的探索去获得研究和思维的方法,所以在在设计本教案的时尽量通过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及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来教给学生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

重视获得知识的结果,更要突出知识形成的过程。在教学中,注意弄清物理知识的来龙去脉,而不是只要学生仅仅记住某些结论,进而发掘学生学习物理的潜能,把握物理知识内在的规律,培养学生对物理规律和概念的领悟能力,是提高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重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教育,从实际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出发,创设问题情景引入课题,不仅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又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能灵活运用观察、实验、分析、归纳等科学方法,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方法。

第3篇:电功率教学设计

《电功率》教学设计 国培物理班

肖 锋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知道电功率的定义、定义式、单位。

2、过程与方法:观察体验电能表铝盘转动的快慢跟用电器电功率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科学就在我们生活中。

教学重点:掌握电功率的概念。

教学难点:能利用P= W/t解决简单的电功率问题。教学过程: -、导入

1、(电脑出示问题)思考解决问题:有一天,当我把一堆脏衣服放进洗衣机时突然闪出一个念头:我洗完这些衣服要消耗多少电能?负多少电费?

学生讨论方法,最后老师提出自己的方法。

(电脑出示方法)于是我关掉家里所有的用电器,观察自家电能表转动的表盘。发现20分钟洗完后,电能表共转了600转。仔细观察电能表,发现有“3000revs/kW h ”的字样。请同学们帮我计算一下,20分钟之内洗衣机消耗了多少千瓦时的热能?若电价为0.5元/千瓦时。则本次洗衣服须付多少电费?

解:(略)

2、(电脑出示问题)我又想测一测一只灯泡20分钟消耗多少千瓦时的电能,我用同一种方法发现只亮一个灯泡20 分钟后电能表转了15转,消耗了多少千瓦时的电能?

解:(略)

我们再来看一个演示试验:(课本演示试验,让学生亲身感受)

试比较一下,使用灯泡时,电能表钻盘转得快?还是使用洗衣机时,铝盘转得快? 铝盘转动快慢与用电器有关?

电能表铝盘走得快慢不同,表示用电器消耗电能的快慢不一样。(引出新课)

二、新课:(电脑出示课题)

在物理学中,用电功率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

电功率:用P表示,单位是瓦特,简称“瓦” 符号是“W”

一只照明灯泡常标有“220V,25W”,“220V,100W”其中的25W,100W就是灯泡的电功率。各种不同的用电器,电功率各不相同。各种家用电器中,电热水器的电功率比较大,日光灯的电功率比较小。

(电脑出示几种家用电器让学生找出其电功率)

工农业生产中的用电器,例如发电机(电脑出示),功率往往很大。这时就要用更大的单位——千来表示。其符号是“kW”,它跟W的关系是:

1kW=1000 W 农田灌溉时用来带动水泵的电动机,功率大约在几千瓦到几十千瓦之间。大型发电站的发电机功率可达一百万千瓦以上。

(电脑出示)那么电功率到底是怎么定义的呢?前面我们学过速度来比较一下。

作为表示消耗能量快慢的物理量,一个用电器电功率的大小等于它在1s内所消耗的电能。如果在“t”这么长的时间内消耗的电能为“W”那么这个用电器的电功率“P”就是: P=W/t 符号的意义及单位:

W——消耗的电能 ——焦耳(J)t——所用的时间——秒(s)P——用电器的功率——瓦特(W)

(电脑出示)例

1、现有一用电器20min内消耗了1.2Ⅹ105J则用电器的功率是多少?

“千瓦时”的来历

千瓦时是电能的单位,W是t这段时间用电器消耗的电能,式中W、P、t的单位依旧是焦、瓦、秒

如果P的单位是千瓦,t的单位是小时,那么Pt就得到另一个单位——千瓦时(度)1千瓦时是功率为1kW的用电器使用1h所消耗的电能。

(电脑出示课本例题)例:某电视机的电功率是250W,每天使用3h,一个月用电多少千瓦时?(按30天计算)

(电脑出示)拓展应用:小红的妈妈去供电所预存电费,预存了50元,(当地电价0.5元)现在小红的家里有40W的灯泡4盏,150W的电视机一台,100W的冰箱一台,那妈妈存的这些钱可以让这些用电器一起工作多长时间?

三、课堂小结:你在这节课中学到了些什么呢?

第4篇:电功率教学设计

本节教学可分为4部分:

1.电功率。在学生的潜意识中,常认为用电器的瓦数越大越费电,即将消耗电能的快慢与消耗电能的多少相混淆。教学中可通过将不同瓦数的灯泡分别接入电路中进行实验现象的观察,引导 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细致的分析,使学生正确理解电功率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可通过问题引出电功率的计算,引导学生认识电功率的单位。教材通过小资料介绍了常用“家用电器的电功率”,这些数值对很多学生来说非常陌生,应使学生通过阅读对用电器的电功率分类了解,尤其要知道哪些用电器属于大功率用电器。4.电功率的测量。由前面的实验学生很自然地能想到灯泡的实际电压影响了灯泡实际功率的大小,电压越大,实际功率越大。根据欧姆定律,我们还可以知道当电阻不变时,通过灯丝的电流大小与灯泡两端的电压大小成正比,它们都直接影响灯泡的实际功率。由此可推知,电功率p与灯泡两端的电压u和灯泡中的电流i有关系,由实验证明它们之间的关系满足:p=ui。

由于下一节学生将运用伏安法直接测量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工作时的实际功率,所以有必要在本节教学中对伏安法测电功率进行深入讨论,为下一节实验探究留出更充裕的时间。教学重点:

掌握电功率的概念,理解额定电压与额定功率,理解电功率和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

理解电功率和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能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电功率问题。课时安排:1课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 技能

1.知道电功率的定义、定义式、单位; 2.理解额定电压与额定功率;

3.会用电功率的公式p=ui进行简单计算;

4.能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电功率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观察体验电能表铝盘转动的快慢跟用电器电功率的关系; 2.观察体验用电器的额定功率与实际功 率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科学就在我们生活中。课前准备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方案1:实验导入

引导:学过了电能和电能表后,谁观察过电能表的转动情况?不同时刻、不同家庭的电能表转动得一样快吗?

同是灯泡,为什么有的消耗电能快,有的消耗电能慢呢?为了描述用电器消耗电能时的这种差别,我们引入一个新的物理量——电功率。方案2:调查导入

我们在学过电能表后,同学们一定观察了同学家或自己家的电能表。是不是可以把观察的结果和大家交流一下呢?

在学生汇报交流之后,老师提取精华进 行一个综述。电能表有时候转得快,有时候转得就比较慢。一般是晚上转得快一些,白天转得较慢。电能表转的快慢和用电器的多少及用电器的种类有关系。今天我们就通过实验来证明大家观察到的现象准不准。[推进新课]

一、电功率

1.通过观察、实验、讨论,引出电功率

用课件展示右图,介绍灯泡上的铭牌中参数的意义。(若采用导入方案2,则要进行下面的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并比较两次转动快慢情况。现象:电能表第二次比第一次转动得快。

学生分析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讨论得出下列结论:

结论:电能表铝盘走得快慢不同,表示用电器消耗电能的快慢不同。在相同时间内,铝盘转过的圈数不同。铝盘转过的圈数直接反映用电器消耗电能的多少,而在相同时间内铝盘转过的圈数,则反映用电器工作时消耗电能的快慢。在物理学中,用电功率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2.通过问题讨论、深入理解电功率

教师可借机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最后学生再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教师进行总结点评。要想比较两盏灯所消耗的电能的多少,只要看一下两盏灯通电时电能表铝盘所转过的圈数就行了。瓦数大的灯泡若通电时间短,所消耗电能也不会比瓦数小的灯泡多,也就是说用电器所消耗电能的多少不仅与用电器的电功率大小有关,还与通电工作时间的长短有关。3.电功率的定义、公式

注意:要让学生深刻理解此公式的意义。4.电功率的单位及换算

要求:应明确他们之间的进率。5.了解常见的电功率

用课件展示“小资料”(见下图),引导学生分析:在这个资料中你可以得到什么信息? 家用电器的电功率

总结:1.各种不同的用电器,电功率一般不同;2.工业和农业生产上的用电器,功率往往很大。而像一些小型的电器,如计算器等,电功率很小。6.即学即练

答案:(1)a(2)a

二、“千瓦时”的来历 多媒体课件展示:

(鼓励同学们用不同的解题方法来解答)t=3 h×30=90 h=3.24×105 s 所以一个月内消耗的电能是: 即学即练(多媒体课件展示)a.6×104 j b.1.1×105 j 2.某型号电冰箱主要技术参数如下表所示.此电冰箱连续使用一个月(按30天计)消耗的电能为________。

表1 ××型号电冰箱主要技术参数 总有效容积 196 l 气候类型 st 防触电保护类型 ⅰ 制冷剂 r134a 冷冻能力 4.0 kg/24 h 重力 24 kg

三、“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学生议论纷纷,各执己见。(注意:要向学生说明三次观察到的现象都是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工作情况,三次所观察到的亮度是用电器在不同的实际功率下所显示的亮度)学生讨论回答:什么是额定电压、实际电压、额定功率、实际功率,教师最后总结说明。演示实验2:

接入前先让学生猜想:可能是哪一盏灯较亮? 演示实验3:

接入前先让学生猜想:可能是哪一盏灯亮?

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此时两盏灯的实际电压、实际功率与额定电压、额定功率的关系。

总结: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叫额定电压,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 的功率叫额定功率。我们在使用各种用电器时一定要注意它的额定电压,只有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它才能正常工作。用电器在实际电路中工作时所消耗的功率叫实际功率。实际电压低,实际功率也就低,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实际电压偏高,长期使用会影响用电器的寿命,还可能烧坏用电器。多媒体课件展示下表,进行总结归纳。u实与u额的关系p实与p额的关系 u实=u额p实=p额 u实<u额p实<p额 u实>u额p实>p额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展示不同用电器的铭牌上所显示的用电器的额定电压、额定功率及所表示的物理含义。

一种洗衣机的铭牌 一种微波炉的铭牌

通过介绍用电器的铭牌,使学生明确用电器只有在额定电压下才能正常工作,只有用电器正常工作时实际功率才等于额定功率。教师介绍稳压器的作用。

当实际电压低于220伏或高于220伏的时候,稳压器可以让电压保持在220伏,这样对你使用的电器有保护作用,能让用电器在电压不稳的情况下正常工作,在电压高的时候,电器也不会烧坏。

想想议议:学生思考讨论教材上的两个问题,然后由学生进行解答。对于第1题,可引导学生通过计算得出正确结论。解:220 v÷36 v≈6.11>6 所以把7个串联起来,即再串上6个。

四、电功率的测量

引导:同学们已经掌握了电能、电功率的知识,了解了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在上节课中也已经知道用电能表可以来测量用电器消耗电能的多少。电功率能不能测量,该如何测量呢? 学生讨论分析,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大多数学生会想到下述方法:

有的学生对这种方法的可行性会提出质疑:电视机工作时,冰箱启动了,还有一盏灯亮着,这样测准吗?所以测量时,其他电器必须关掉,只让电视机工作,测出来的才是电视机消耗的电能。

教师提示:这样操作到底可不可行,希望同学们回去自己试验,并能找出说明书,对照测量是否准确。

引导:除了上述方法外,有没有更方便的方法呢? 学生自学教材上“电功率的测量”。

教师提示:要注意这种测量方法的测量依据或者说测量原理。

测量原理就是公式p=ui。根据此公式只要用电压表测出用电器两端电压,用电流表测出流过用电器的电流,就能算出电功率。

提醒同学们一定要注意符号的意义和单位,公式中电流、电压、功率的单位都只能用安培、伏特、瓦特。

由p=ui可得:i=pu 拓展深化

白炽灯220601 0001.50.58 电子节能灯220115 000300.58 请根据表中所列的数据,说明你应该选择何种照明灯具更经济。(要求写出所依据的物理原理和必要的文字说明)白炽灯工作1 000 h所消耗的电能:

白炽灯工作1 000 h所要交的电费:60×0.58元=34.8元

使用白炽灯照明5 000 h所用的花费:(1.5+34.8)×5元=181.5元 电子节能灯工作5 000 h所消耗的电能:

电子节能灯工作5 000 h所要交的电费:55×0.58元=31.9元

使用电子节能灯照明5 000 h所用的花费:30元+31.9元=61.9元 由计算结果可见,使用电子节能灯更经济。[课堂总结] 师生共同活动,完成下列表格:

物理量及符号意义表达式单位(符号)及换算测量 [布置作业] 1.书面作业:动手动脑学物理1、2、3、4。

2.收集下列电器的铭牌,了解它们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sts活动)。电冰箱、电熨斗、电视机、电烙铁、电风扇、微波炉、洗衣机。板书设计

二、电功率

活动与探究

课题:估测“热得快”的额定功率

实验:考虑到老师们喝水方便,同学们不便将热得快带回家中。小明和几个同学商量了一会儿,然后一个同学从家中取来了电饭锅,还带来了电饭锅的说明书,接着就分头操作。(1)从电饭锅的说明书中查出电饭锅的额定功率p0。(2)在一只空暖瓶和电饭锅中加入相同多的自来水。(5)计算出“热得快”的额定功率p=p0t0/t。分析结果:

(2)电饭锅和“热得快”都是在家庭电路中使用的,所以它们都是在额定电压下工作的,所以测出来的就是“热得快”的额定功率。

(3)“热得快”完全和水充分接触,它消耗的能量完全被水吸收了,能量损失小;而电饭锅由于锅本身发热也要消耗电能,所以,这样测出来的热得快的功率可能存在误差。因此只能是估测。设计反思

本节教学难度较大。在前面教学中虽为电功率的计算作了一些铺垫,但遇到本节的计算,学生由于自身的思维发展水平,对复杂问题的分析能力仍有困难。突破的方法是引导学生对本节的实验现象进行细致的推理,对物理量及其单位的学习要扎实,要准确记忆,使学生对本节基础知识有很好的再现能力。要想上好本节课,做好演示实验和引导学生分析好实验现象非常关键,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表现和领悟情况可适当调整教学速度,切忌贪快而使学生理解不透,做题时不会,再返回头来进行辅导!只有扎扎实实地进行教学,才能引导学生真正掌握好这一节内容。参考资料

家用电器节约用电小窍门 1.冷气机

(1)温度设定应以28 ℃为宜。温度设定值每提高1 ℃,就可省下6%的电。(2)空气滤网应每二至三周清洗一次,如此运转效率就会提高。

(3)冷气机要尽量安装于不受日光直射的地方,并应加装遮阳篷,避免日晒雨淋,减损机器寿命。

(4)关闭门窗,避免冷气外泄。室内、外的出入风口前如有障碍物,会降低冷气效率,应想办法避免。

(5)依房间大小选择适当容量的冷气机。

(6)配合电扇使用,将使室内冷空气加速循环且分布均匀,可不必降低设定温度,即达到较佳的降温效果。

(7)选 购具有睡眠定时装置的机种,兼具省电与生活质量提升双重功效。2.电扇

电扇开强风时,除了必须忍受较大的噪音,还得付出比弱风多50%~60%的电费。以直径30厘米扇叶为例,强风时耗电为50瓦,弱风29瓦,相差21瓦;25厘米扇叶,强风耗电45瓦,弱风22瓦,相差23瓦。因此使用电扇以微风为宜,除可节省电量、减少噪音,并使居家质量较佳,亦对人体健康有益。3.照明器具

(1)需长时间照明之处所,请选用高效率灯具,如电子式日光灯、pl灯及灯泡型日光灯等,避免使用耗电之普通灯泡(白炽灯)。

(2)选择易于维护的灯具,每月擦拭保持清洁,维持高效率照明。(3)日光灯管两端变黑时请立即更换,以维持灯具效率。(4)天花板、墙壁要漆成反射率高之白色或乳白色。

(5)选购具有多段开关之灯具组,可依所需亮度选择开灯数。4.洗衣机

(1)将衣物集中到容量的七、八成时再洗效率最好,且衣料损伤少。(2)一般衣物脱水时间以三分钟为宜,尼龙等化纤衣物一分钟即可。(3)洗衣前请先将衣物浸泡约20分钟再洗,可清洗得较为干净。5.电冰箱

您或许不知道,只要开一次冰箱,使冷空气逸散,压缩机就得多运转数十分钟,才能恢复冷藏温度,这也正是冰箱每月会消耗约50度电的原因之一。因此,请注意:

(1)冰箱不要放在发热器具旁或太阳照得到的地方,当冰箱周围的温度提高10 ℃时,冰箱耗电量就会增加10%~20%。

(2)冰箱背面及两侧与壁面应保持10厘米以上的距离,以有较佳的散热效果与运转效率。(3)应等待食物冷却降温后再放入冰箱,以避免浪费冷能。

(4)减少开冰箱门的次数,并缩短开、关门的时间,可降低冰箱耗电量。6 .电视机 7.除湿机

使用除湿机时应注意将门窗关闭,防止室外湿空气进入。除湿机空气吸入(出)口滤网应经常清洁,以保持空气循环畅通与洁净。选购有湿度调节控制的机型,可保持舒适湿度并节省用电量。8.电暖器

冬天使用电暖器可使室内暖和,为使室温维持在适合人体的温度,一般客厅以17~19 ℃、小孩房间18~20 ℃、寝室14~16 ℃为佳。现今电暖器大多有定时定温控制,当暖房达到适当温度时即停止出热,可减少不必要的电能浪费。

家用电暖器有数种机型,选购时请依用途选购适当机种。局部暖房可用反射型,全部暖房则可使用对流型,以空气自然对流来温暖房间的每一个角落,另有风扇型,可利用风扇马达将温风强制对流。除此之外,尚有以煤油为燃料的家用暖炉,暖炉使用时应特别注意安全,尤其家中有婴幼儿者要避免烫伤意外发生。

第5篇:电功率教学设计

《18.2电功率》教学设计

塔子城镇中心学校 王广宇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功率的物理意义和单位能区分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2.熟练应用电功率的计算公式进行相关计算。过程和方法:

通过与机械功率相对照进行电功率的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理解电功率和电功的区别与联系。正确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请同学们看以下两张照片,照片中的物体名称是什么?(节能灯)两张照片中有什么不同呢?

有同学发现了,它们的功率不同,一只是40W,一只是60W 通过八年级下学期的学习我们知道“W”是功率的单位,是描述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那么在电学中它同样是功率的单位,为了与力学中的功率区分开,我们将电学中的功率叫做电功率。

(二)进行新课 1.电功率:

物理意义:描述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定 义:电流所做的功与做功时间的比叫做电功率 用电器消耗的电能与通电时间的比叫做电功率 基本单位:瓦特——W 常用单位:千瓦——KW 单位换算:1 KW = 1000 W W计算式:P ;WUIt 所以P=UI t(电能单位焦耳,时间单位秒,电功率单位瓦特。若电能单位为千瓦时,时间单位小时,电功率单位千瓦)

为了比较不同用电器的电功率大小我们可以怎么办?

时间相同时,可以比较谁消耗能量多;消耗能量相同时,可以比较谁用的时间短。例1:电流通过电扇工作1min,消耗的电能是2400J;电流通过洗衣机工作1min时消耗的电能是6000J;电流通过哪个用电器时电流做的功多?电流通过哪个用电器时做功快?为什么?

解答:洗衣机消耗电能6000J,电扇消耗电能2400J,所以电流通过洗衣机时,做的功多。又因为它们的工作时间相同,做功多的肯定做功快,所以洗衣机做功快。

例2:上题中,如果电风扇和洗衣机都消耗4000J的电能。电风扇要工作100s,洗衣机工作40s,哪台电器功率大?为什么?

解答:洗衣机的功率大。因为洗衣机和电扇消耗相同的电能,洗衣机用的时间短。

例3:某台电风扇和洗衣机,电风扇通电工作半小时,电流做功72000J;洗衣机通电工作2min,电流做功12000J。问:哪台电器消耗的电能多?哪台电器的功率较大?为什么?

解答:因为电风扇工作时电流做功是72000J,而洗衣机只有12000J,所以电风扇消耗的电能多。

2.“ 千瓦时”的来历

请同学们看课本了解“ kW·h”的来历,说说自己的理解。功率的单位还可以用千瓦(kW),如果时间的单位取小时(h),由公式P=变形后得到W=Pt,这时电功W的单位就是“ kW·h”。

1kW·h就是功率为1kW的用电器使用1 h所消耗的电能。

例4:某电视机的电功率是250W,每天使用3h,一个月用电多少kW·h?(按30天计算)如果时间单位用秒,1个月电能消耗多少焦耳?

解:P=250 W=0.25kW t=3h×30=90 h=3.24×105s 由P=得W=Pt 所以一个月内消耗电能是

W=Pt=0.25kW×90 h=22.5kW·h=8.1×107J

或W=Pt=250W×3.24×105s=8.1×107 J=22.5kW·h

kW和 kW·h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的单位,一定要注意区分 3.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

演示:通过滑动变阻器调节小灯泡的亮度。

提问:小灯泡的亮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小灯泡的亮度由什么决定的?

因为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发生和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发生变化所以它的亮度发生变化。电压越大,通过的电流越大,灯越亮。

那么,由P=UI,我们可以知道小灯泡的电功率也在一直发生变化,所以小灯泡的亮度是由它的功率决定的。

既然灯的功率一直在变为什么在灯的铭牌上只写一个功率呢?是因为地方小写不下吗?

铭牌上的电压和功率是用电器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

额定功率: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的电功率

用电器在其它电压下工作时的电压和功率叫做实际电压和实际功率。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才能正常工作,当实际电压高于或低于额定电压时都会影响用电器的使用寿命。

4.电功率的测量

同学们已经掌握了电能、电功率的知识,了解了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在上节课中也已经知道用电能表可以来测量用电器消耗电能的多少。电功率能不能测量,该如何测量呢?

是不是有“功率表”的仪表,接入电路后,直接测量功率?要是有就非常便利了。现在只有钟表和电路中连着的电能表,要让同学们帮助我测我家电视的电功率,能行吗?大家仔细观察电功率定义式:P=,想一想。

W因为P只要能测出电视机消耗的电能和消耗电能所用时间,就能算出t它的电功率。

理论依据已经有了,那么具体怎么操作呢?先记下电能表的示数,然后让电视机工作。工作一段时间后,再记录电能表的示数,记住工作了多长时

W间,将单位统一,利用P做计算就可以了。

t电视机工作时,冰箱启动了,还有一盏灯亮着,这样测准吗?所以测量时,其他电器必须关掉,只能让电视机工作,测出来的才是电视机消耗的电能。

这样操作到底可不可行,希望同学们回去自己试验,并能找出说明书,对照测量是否准确。

现在我们学习另一种测量电功率的办法。同学们自学课本上“电功率的测量”。这种测量方法的测量依据或者说测量原理是什么呢?

测量原理就是公式。根据此公式只要用电压表测出用电器两端电压,用电流表测出流过用电器的电流,就能算出电功率。

提醒同学们一定要注意符号的意义和单位,公式中电流、电压、功率的W单位都只能用安培、伏特和瓦特。两个公式P、P=IU,都可以计算电功率。

t但P=UI只适用“电”功率,而P是功率的一般定义式,其他的功率也是

t适用的。

例5:某家庭节能灯的额定功率为11W,使用时通过的电流是多少毫安? 解:家庭电路电压U=220V;P=11W 由P=IU得I==0.05A=50mA W

四、小结

五、课后思考

“220V 40W”

六、板书设计

与 “220V 60W”的灯,哪个灯的灯丝粗?

电功率教学设计

《电功率》教学设计 国培物理班肖 锋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知道电功率的定义、定义式、单位。2、过程与方法:观察体验电能表铝盘转动的快慢跟用电器电功率的关系。3、情感态......

电功率教学设计

本节教学可分为4部分:1.电功率。在学生的潜意识中,常认为用电器的瓦数越大越费电,即将消耗电能的快慢与消耗电能的多少相混淆。教学中可通过将不同瓦数的灯泡分别接入电路中进行......

电功率教学设计

八年级物理下册《电功率》教学设计 山阳县十里中学 陈彩霞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课书八年级物理下(人教版),第八章第二节《电功率》。二.设计思路 1.指导思想 —......

《电功率》教学设计

《电功率》教学设计山东威海凤林学校 杨龙飞一、教学设计思想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这就要求我们不仅仅要“学习物理”,更重要的是要......

电功率教学设计

电功率教学设计(推荐12篇)由网友“mdmddz8”投稿提供,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电功率教学设计,希望大家能够受用!篇1:《电功率》教学设计 《电功率》教学设计【适用教材】义务教育......

下载电功率教学设计(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电功率教学设计(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