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功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电功率教案教学设计”。
《电功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电功率的概念.知道电功率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
2.知道电功率的单位是W或kW。
3.会应用电功率的定义公式P=W/t 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能力目标
1.通过体验电能表表盘转动快慢跟用电器电功率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三、德育目标
1.关心日常生活中各种用电器电功率的大小,具有节能意识。
2.通过教学活动,感受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渗透新课程标准中“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教学重点
电功率的意义和定义式。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电功率大小和消耗电能多少的区别与联系。
教材课型
新授课
教学方法
演示法、观察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自制教学电路板(带开关的插座、电能表、灯座、导线若干等),100W、15W白炽灯各1个。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上节课学过电能表后,请同学们观察了自己家的电能表。把你观察的结果和大家交流一下呢?
[生]电能表有时候转得快,有时候转得就比较慢。
[生]开的灯多了就转的快。
[生]电能表转得快慢和用电器的多少有关系。
[师]现在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求证同学们的观察是否准确。
二、进行新课
1.什么是电功率
[演示]不同的灯泡接入电路中,观察电能表转动的情况。
(1)先将15 W的电灯接入电路,合上开关,灯发光,同学们观察电能表转动情况。
(2)将15 W的灯泡取下,换上100 W的灯重复第一步实验。同学们观察并比较两次转动快慢情况。
[生]电能表第二次比第一次转动得快。灯也是第二次比第一次亮。
[师](断开电源,取下两只灯泡)同学们再观察这两只灯泡,有什么发现?.[生]两只灯泡不一样,一只上标着“220 V,15 W”,另一只灯泡上标着“220 V,100 W”。
[师]实验证明了同学们在课后的观察非常准确。还记得电能表有什么作用吗?接入电路的目的是什么吗?
[生]电能表是用来测量用电器消耗电能的多少的。
[师]电能表转得快说明了什么?转得慢又说明了什么呢?
[生]转得快说明用电器用的电多,消耗的电能多。
[师]大家同意这种说法吗?
(同学们思考、讨论.教师注意引导)刚才的实验中,同学们注意到第一盏灯亮时电能表比第二盏灯亮时转得慢。能说明第一盏灯消耗的电能比第二盏灯消耗的电能少吗?
[生]不能说明,电能表转动越快,只能说明用电器消耗电能越快,不能说明用电器消耗电能越多。因为没有时间限定。
[师]同学们分析得非常有道理。原来电能表铝盘转动的快慢不同,表示了用电器消耗电能的快慢不同。
请同学们看书P42页,了解在物理学中用什么物理量来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
[生]物理学中用“电功率”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
符号是“P”,单位是“瓦特”,简称“瓦”,单位符号是“W”.[生]还有一个更大的单位是千瓦(kW).kW=103 W
[师]谁还记得上节课“电功”中,电能是用什么表示的?
[生]功通常用字母“W”表示。
[师]两个“W”意思一样吗?
[生]两个“W”不一样。上节课的W是电能这个物理量的符号,而现在学的W指的是电功率的单位符号。
[师]在物理学中,每一个物理量都有自己的表示符号,每一个物理量的单位也有其单位符号,同学们要注意区分。
请同学们观察P42页“小资料”。你能告诉大家一些什么信息呢?
[生]这些都是家用电器的电功率,但有的不用接入家庭电路使用,装电池就行。
[生]空调的电功率较大,电扇的电功率较小,空调工作时,肯定比电扇工作时电能表转得快。
[师]能不能说空调比电扇消耗得能量多?
[生]不能,还要看工作时间的长短。
[投影]
例1:某台电风扇和洗衣机,电风扇通电工作半小时,电流做功72000 J;洗衣机通电工作2 min,电流做功12000 J。问:哪台电器消耗的电能多?哪台电器的功率较大?为什么?
学生思考后回答
[生]因为电风扇工作时电流做功是72000 J,而洗衣机只有12000 J,所以电风扇消耗的电能多。
[师]哪台电器的功率大呢?
(引导同学们思考:时间相同时,可以比较谁消耗能量多;消耗能量相同时,可以比较谁用的时间短;时间和消耗能量都不相同时,该怎么办呢?)
[生]可以算电风扇2 min消耗的电能,或者求洗衣机半小时消耗的电能。
[生]也可以看看洗衣机如果消耗72000 J电能用多少时间或者看电扇消耗12000 J电能用多长时间。
[生]还能比较它们各自工作1 min消耗的电能。
[师]同学们能否计算它们各自工作1 s消耗的电能呢?
全体同学计算,请一名同学板演.电风扇每秒消耗的电能:72000J/1800s = 40 J/s
洗衣机每秒消耗的电能:12000J/120s = 100 J/s
洗衣机的功率大。
[师]同学们想出的办法都很好,都可以比较出功率的大小。为了大家互相交流、沟通方便,我们统一用“用电器1 s内消耗的电能”来表示用电器的功率。
同学们把你刚才计算时的数字用表示它意义的符号代替。
P=W/t
这就是功率的定义式。一定要注意各符号的意义及单位。
W——电流做的功(消耗的电能)——焦耳(J)
t——消耗这些电能所用时间——秒(s)
P——用电器的功率——瓦特(W)
公式在使用过程中单位要统一,只有用电器在1 s内消耗的电能是1 J时,其电功率才是1 W。(1 W=1 J/s)
[投影]
例2:某用电器20 min消耗的电能是1 kW·h.此用电器的功率是多少?
解:t =20min = 1200 s
W =1 kW·h = 3.6×106 J
所以
P=W/t = 3.6×106 J/1200 s =3×103 W = 3 kW
2.“ kW时”的来历
问题:电功率为1000W的微波炉使用1 h所消耗的电能是多少?
让学生通过用不同的单位制进行计算。
得到:
1kW·h=3.6×10J
1千瓦时是功率为1kW的用电器使用1 h所消耗的电能。
强调: W= P t
6W——消耗的电能——千瓦时(kW.h)
t——所用的时间——小时(h)
P——用电器的功率——千瓦(kW)
师生共同完成教材P43页的例题。
[强调] kW和 kW·h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的单位,一定要注意区分。
[想想议议P44页]
[师]请同学们分析这位记者错在何处,你能不能给他一个建议。
[生]“kW·h”是电能的单位,“W”和“kW”是电功率的单位,这位记者把电功率和电能混淆了。
[生]他可以说:节约的电能可以使10000个这样的电吹风同时工作1 h。
[师]很好,希望大家遇到问题时,能认真分析、思考,用自己掌握的知识解决问题。
三、小结
由学生总结学到了什么知识,并就学习中的问题发表看法。
四、课后练习
动手动脑学物理
第2题、第6题
结束语:我们在前面的实验中知道,灯泡的电功率越大就越亮,灯泡的电功率越小就越暗,那么大家在平时是否注意到同一只灯泡它在不同时刻的亮度是有变化的,难道是它的功率变化引起的吗?还是有别的原因呢?其原因,我们下节课再继续探讨。
五、板书设计
二、电功率
1.意义: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
2.定义:单位时间内消耗的电能
3.定义式: P=W/t
4.单位:1瓦特(W)=1焦/秒
1KW.h=1KWx1h
1KW.h=3.6×106J
六、课后反思
电功率是初中八年级物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由于知识点较多,计算较复杂,因此要安排两节课才能完成。这一节讲电功率的意义、定义、公式及千瓦时的来历,后一节课为额定功率及电功率的测量,两节课的知识内涵和深度是基本相同,只是从不同方面来加强和巩固,使学生达到对电功率的理解和把握。
通过试验演示,由学生观察实物并证实实物与生活一致,增加了演示实验的可见度。
启发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自主生成知识。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通过课堂例题的演练,及时了解学生把握知识的情况并进行点评,激励。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物理爱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互动性。
《电功率》教学设计 国培物理班肖 锋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知道电功率的定义、定义式、单位。2、过程与方法:观察体验电能表铝盘转动的快慢跟用电器电功率的关系。3、情感态......
本节教学可分为4部分:1.电功率。在学生的潜意识中,常认为用电器的瓦数越大越费电,即将消耗电能的快慢与消耗电能的多少相混淆。教学中可通过将不同瓦数的灯泡分别接入电路中进行......
八年级物理下册《电功率》教学设计 山阳县十里中学 陈彩霞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课书八年级物理下(人教版),第八章第二节《电功率》。二.设计思路 1.指导思想 —......
《电功率》教学设计山东威海凤林学校 杨龙飞一、教学设计思想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这就要求我们不仅仅要“学习物理”,更重要的是要......
电功率教学设计(推荐12篇)由网友“mdmddz8”投稿提供,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电功率教学设计,希望大家能够受用!篇1:《电功率》教学设计 《电功率》教学设计【适用教材】义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