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方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精选8篇)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从问题到方程教学设计”。
第1篇: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教学设计
《邮票的张数》教学设计
教学课题: 邮票的张数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姐弟二人的邮票的张数问题,理解方程意义。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过程,学会解形如 2x±x=3的方程。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解2x±x=3这样形式的方程 难点:正确列方程。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引出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昨天我们已经学习了列方程解答简单的应用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下面请同学们看图上的信息:
谁能说一说图上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谁能根据这些信息找出等量关系?
分组讨论:
小组汇报:
先画线段图。
根据姐姐的张数+弟弟的张数=180这个等量关系列方程:方程的格式可以这样写:
解:设弟弟有x张邮票,姐姐有3x张邮票。x+3x=180
想:一个x与3个x合起来就 4x =60
是4个x。x=45 3x=45×3=135
答:弟弟有45张邮票,姐姐有135张邮票。二、拓展延伸,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如果利用姐姐比弟弟多90张的条件,可以怎样列方程呢? 一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谁能说一说你是根据哪个等量关系列的方程。
小结:在列方程的过程中,由于有两个未知数,需要选择设一个未知数为x,在根据两个未知数之间的关系,用字母表示另一个未知数。在解方程的过程中,比如:需要用到“一个x与3个x合起来就是4个x”。
三、运用新知,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试一试:
选两题进行板演
试一试:第二题:
生列方程,说等量关系。
这一题可以列出两个不同的方程。
试一试:第三题,第四题 生说等量关系列方程。四、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疑问?
板书设计:
邮票的张数
解:设弟弟有 x 张邮票,姐姐有3x 张邮票。x+3x=180
4x=180
x=45 答:姐姐有邮票135张,弟弟有邮票45张。
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中主要通过让学生认真读题,把题意读懂,找到里面相关的数量关系,然后进行讨论引导画线段图等方式,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学会解决姐弟二人的邮票张数问题,在列方程的过程中,由于有两个未知数,需要选择设一个未知数为x,再根据两个未知数之间的关系,用字母表示另一个未知数,在解方程的过程中,有个别同学掌握起来比较困难,由于刚接触这种类型的方程,通过加强练习后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今后我将继续多思考,多实践,更好的投入到教学程序设计的有效性研究中,实实在在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终身受益。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 《邮票的张数》教学设计及反思
2015---2016学年度下
第2篇:方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列方程解决问题》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用方程解决稍复杂问题(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或少几的数是多少)。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熟悉的情境引入稍复杂的方程,层层深入,逐步分析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帮助学生理解解题思路,掌握解题方法。
2.把稍复杂的方程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理解、掌握解稍复杂方程的重要性。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爱好体育的意识。教学重点:掌握列方程解决问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分析、找到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准确的列出方程。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最近我们学习了简易方程的知识。下面请同学们看这样一道题,看看你能不能根据你已有的学习经验把这个方程补充完整。
老师的女儿今年x岁,老师今年39岁,比女儿年龄的3倍多3岁。
39-3x =3 3x表示什么? 3 + 3x=39行吗?
请同学们看一看,这两个方程和我们以前学习的方程有什么不同?
这两个方程要比以前学习的方程多一个运算符号。我们把这样的方程叫做稍复杂的方程。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解稍复杂的方程。(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1.创设情境。(出示足球图片)你们观察一下这个足球有什么特点?
知识介绍:一个现代使用的足球是由若干块正五边形的黑色皮和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若干块正六边形的白色皮构成的。这种完美的球形结构,令一些数学家、建筑学家和化学家着迷。那么你们一定想知道它是由多少块白色皮和多少块黑色皮组成的。看,这几个同学也在讨论这个问题呢!(出示教材主题图)
2.弄清题意,找出未知数,用x表示。
这道题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是什么呢?(白色皮共有20块,比黑色皮的2倍少4块。)
所求问题是:共有多少块黑色皮?
我们在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时候,要找到所求问题,然后把它设为未知数。下面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解设。(可用线段图帮助分析)
解:设共有x块黑色皮。
3.分析、找出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列方程。(1)列出数量关系式。
学生讨论分析白色皮块数与黑色皮块数之间的关系,尝试列出等量关系式。
黑色皮块数×2-4=白色皮的块数(2)列方程。
你们能根据数量关系式列出方程吗?请大家自己列方程解答,然后小组相互交流,讨论方程是怎样列出来的。
2x-4=20 4.解方程。
请一名学生板演,同桌同学解完方程后互相检查,说说自己是怎样解方程的。
5.验算、写出答案。请一名学生口头说说验算的过程。三、回顾整理,拓展应用。(一)回顾整理
刚才我们在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时候,经历了哪几个步骤呢?(1)弄清题意,找出未知数,用一个未知数表示。解决任何一道题的时候,都要先理解题意,找到题里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把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所求问题设为未知数x,老师可以用“设”这个字来表示这个步骤。
(2)分析,找出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并列方程。(3)解方程。
(4)检验,写出答案。虽然有时不要求我们写出验算过程,但是我们一定要口头验算。同学们平时在解决问题和计算的时候,一定要养成验算的好习惯。
(二)拓展应用
这道题还能列出其他的数量关系式吗?其他同学可以互相分享自己的想法。
(白色皮的块数+4)÷黑色皮的块数=2 请学生讲一讲自己列出的等量关系式。还能列出其他等量关系式吗? 黑色皮块数×2-白色皮的块数= 4(白色皮的块数+4)=黑色皮的块数×2 强调:我们在列方程的时候,不能把未知数单独放在等号的一边。下面就请同学们根据这几个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并解方程。(三)巩固练习。1.解下列方程。
3x+6=18 2x-7.5=8.5 4x-3×9=29 请一名学生板演4x-3×9=29。
2.故宫的面积是72万平方米,比**广场面积的2倍少16万平方米。**广场的面积是多少万平方米?
学生自己列等量关系式。
**广场的面积×2-16=故宫的面积 师画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3.猎豹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动物,能达到每小时110km,比大象的2倍还多30km。大象最快能达到每小时多少千米?
这道题与刚才的那道题一样吗?学生尝试列方程解答。四、课堂总结,畅谈收获。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列方程解决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啊?
板书设计:
列方程解决问题
设 解:设共有x块黑色皮。列 黑色皮的块数×2-白色皮的块数=4 解 2x-20=4
2x-20+20=4+20
2x=24 2x÷2=24÷2
x=12 验
答 答:共有12块黑色皮块。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主要的数量关系是一个数比另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求另一个数。这也是新知的生长点,因此教师必须要在此处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独立地探索,在探索与交流中理解。然后放手让学生独立地、完整地解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教学的关键,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探究,在解答的过程中关注学生完成的情况,尤其是学习困难学生学习认知的情况,在评讲的时候根据学生的情况有的放矢,而不是面面俱到、平均用力。
另外,一个数比另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求另一个数”对于学生来说是个难点,学生往往对“多或少”,“加或减 ”云里雾里的,再加上受算术解法的干扰,难以建构准确的关系式。教师可以让学生借助线段图的帮助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样,对等量关系进行“变式”,促进沟通各种等量关系之间的联系,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第3篇:用方程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用方程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首先,在学用方程解决问题之前,必须让学生熟练理解方程的意义。1)把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2)其中最关键的理解是,在等式的基础上含有未知数。
其次,要正确理解实际要解决问题的题意,分析各数量之间所包含的关系,根据关系用文字和数字列出准确的等式关系,反复琢磨自己所列出的等式关系,并验证。
最后,将未知数X通过解设引入的方程中,作为重要的方程成员,利用列出的等式关系将需要的未知数及各数字带入等式中,准确地列出方程,并且计算出方程的解,再一次将方程的解带入原方程进行验证,完全符合等式关系后,作答。
第4篇:《用方程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用方程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用方程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小学阶段用方程解决问题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最初学习简单的方程的时候,课本上就涉及到一些用方程解决的一些简单的应用题,在教学的时候,尤其在讲例题的时候,是重点强调方程的方法,但是因为题目比较简单,题目中的等量关系也比较简单,学生很轻松地就会用算术解法,所以很多同学不愿意用方程去做,因为用方程解决的话,还要写解设,学生就想省事,不喜欢用方程来解决问题。
但是,在学习稍复杂的方程的时候,也是通过实际问题,来引入的稍复杂的方程,进一步讲解学习稍复杂的方程的解法,解稍复杂的方程一般用到的把其中一项看做一个整体的方法比较多。当然,相对来说,课后的解决问题的题目类型一般也是用稍复杂的方程来解决的问题,我记得当时教学的时候还强迫孩子用方程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但是,我总感觉孩子的用方程解决问题的能力弱一些。
比如含有两个未知数的类型的应用题,用方程来解决问题是相当好的,比如小学数学广角的鸡兔同笼问题,其实鸡兔同笼问题用算术解法是相当抽象的,但是方程的方法是顺向思维,比较好理解。所以,前几天,有同学拿着考济宁外国语的数学题来问我,就是含有两个未知数的类型,也就是先设一个未知数,用含有未知数的式子来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然后,找到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就可以解决出来了,其实所谓的难题也不过如此。
可见,用方程解决复杂的应用题的必要性。
第5篇:教学案例 用方程解决问题_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案例 用方程解决问题
南京市第四中学林青邮编210029
【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概念,初步感受方程作为刻画客观世界有效模型的意义
2.经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运用方程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寻找等量关系
教学重点
能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包括列方程、解方程,并根据实际问题的意义检验所得结果是否合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建立方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方法
本节课以开放式的课堂形式组织教学,让学生处在不同的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引导、探索、讨论、概括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教学过程
1、情境创设一
刚刚过去的暑假对大家来说仍然记忆犹新。在炎热的夏季里,我们最熟悉、最喜爱的一种冷饮是什么?从而引出情境1中的问题:有某种三色冰淇淋45g,当咖啡色、红色和白色配料比为1:2:6时,口感较好。你认为这种三色冰淇淋中咖啡色、红色和白色配料分别是多少?
这里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解决问题,算术解法和方程解法
变式一把原题中的1:2:6更改为2:3:5,情况如何?
变式二把原题中的咖啡色、红色和白色配料比为1:2:6更改为咖啡色、红色的比为1:2,红色、白色的比为1:3,那么如何解决呢?
2、试一试
提出问题:一张桌子有一张桌面和四条桌腿,做一张桌面需要木材0.03m³,做一条桌腿需要木材0.002m³。现做一批这样的桌子,恰好用去木材3.8m³,共做了多少张桌子?你能用方程来解决吗?(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回答:
问题一如何设未知数?问题二列方程所需的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之间的相等关系是什么?
通过以上两个问题的探讨,引导学生自己动手解决实际问题,初步体验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功,并让学生自己归纳用方程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3、情境创设二
在长长的暑假里,父母为了丰富我们的假期生活,回在工作之余
带你们出去旅游。从而引出以下问题:暑假小敏去桂林旅游5天,这5天的日期之和是20,小敏是几号出发的?
学生自然回联想到月历,引出月历中的数的特征:每行中相邻两数相差1,一列中相邻两数相差7。此时再回到原题中,易知:这五天的日期为连续的自然数,问题转化为五个连续自然数的和为20,此时学生较易列出方程求解,同时回忆了月历的特征,为下面的数学游戏作铺垫。
4、大家都来做游戏
出示游戏规则:按照下列月历中涂色的方式,将你所选的数的和告诉大家,让大家来猜一猜这些数。
用多媒体出示月历中涂色的方式,让学生在事先准备好的月历中算出各数的和。
5、想一想
你能用2x2的正方形框在月历中圈出4个数的和为21吗?若能,请说出这4个数;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通过以上问题,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体验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必须考虑结果是否符合题意,检验这一步骤是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6、思维拓展
请你根据“数学实验室”中的游戏,再编一个游戏,并列出方程求解。这里让学生分小组讨论,然后公布你的涂色的方式,将你所选的数的和告诉大家,让大家来猜一猜这些数。
此处教师可根据学情,再给出几种涂色的方式,作为课后学生之间的一种娱乐方式。
7、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那些收获?
学生自己归纳出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并用多媒体展示。
8、思考题
哈尔滨市某月连续3天的平均气温比是4:5:6,3天中最大平均气温是最小平均气温的2倍多8,问:这3天的平均气温分别是多少?
此题编排的目的是一方面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另一方面训练学生思维的严密性。由于温度有零上和零下之分,故“最大平均气温”存在两种可能性,但在最后的结果中通过检验,排除了其中一种情况。
9、作业略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第6篇:用方程解决相遇问题
“用方程解决相遇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P79例5及练习十七第11、12、13题。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事例,学生自主尝试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相遇问题。
过程与方法:根据相遇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方程并解答,感受解题方法的多样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用方程解决问题的优越性,获得自主解决问题的积极情感,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正确寻找数量间的等量关系式。
教学难点: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利用画线段图的方法帮助学生分析理解等量关系。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知识迁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我们学过有关路程的问题,谁来说一说路程、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
学生回答:路程=速度×时间。
2.引导:一般情况下,咱们算的路程问题都是向同一个方向走的。那么,想一想,如果两个人同时从一段路的两端出发,相对而行,会怎样?(相遇)
3.揭题:今天我们就利用方程来研究相遇问题。
二、互动新授
1.出示教材第79页例5。
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题中的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学生自主回答:已知:小林和小云家相距4.5千米,小林的骑车速度是每分钟250m,小云的骑车速度是每分钟200m。问题:两人何时相遇?
2.质疑:求相遇的时间是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明白:这里的路程已经不是一个人行驶了,而是两个人行驶的路程之和。相遇的时间就是两个人共同行使全程用的时间。
3.活动:让学生上台走一走演示相遇,并用画线段图的方法分析数量关系。
出示线段图,教师讲解线段图:
先用一条线段表示全程,小林与小云分别从相对的方向出发,经过一段时间后相遇,也就是行完了全程。
追问:从线段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交流,汇报:小林骑的路程+小云骑的路程=总路程。4.质疑:现在能不能求出小林骑的路程和小云的路程呢? 引导学生汇报:都不能求出,因为他们行驶的时间不知道。再思考:他们两个行驶的时间一样吗?为什么?
学生交流后会发现:他们是同时出发,所以相遇时行驶的时间应该是一样的,可以把他们行驶的时间都设为x。
5.让学生根据分析,尝试列方程解答问题。
小组交流,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见板书设计): 引导学生对这两种方法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可以知道这两种方法是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引导小结:在相遇问题中有哪些等量关系? 板书:甲速×相遇时间+乙速×相遇时间=路程
(甲速+乙速)×相遇时间=路程
三、巩固拓展
书上第82页第12题:两地间的路程是455千米.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开出,相向而行,经过3.5小时相遇。甲车每小时行6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学生读题,找出已知所求,引导学生根据例题的线段图画出线段图,并解答。
解:设乙车平均每小时行x 千米。
3.5x+ 68×3.5 =455
x =135 答:甲车平均每小时行135千米。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知识?有哪些收获? 引导总结:
1.通过画线段图可以清楚地分析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2.解决相遇问题要用数量关系:甲速×相遇时间+乙速×相遇时间=路程;(甲速+乙速)×相遇时间=路程。
3.列方程解求速度、相遇时间等问题时,首先要根据以前学习的相遇问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设未知数列方程,再正确地解答。
五、作业:教材第82页练习十七第11、13题。
板书设计:
用方程解决相遇问题
小林骑的路程+小云骑的路程=总路程 解:设两人x 分钟后相遇。
方法一:0.25x +0.2x =4.5
方法二:(0.25+0.2)x =4.5
0.45x =4.5
0.45x =4.5
0.45x ÷0.45=4.5÷0.45
0.45x ÷0.45=4.5÷0.45
x =10
x =1O 答:两人10分钟后相遇。
甲速×相遇时间+乙速×相遇时间=路程(甲速+乙速)×相遇时间=路程
第7篇:用方程解决问题(小结)
4.3用方程解决问题(小结)
班级 姓名 学号
学习目标:
1.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方程进行描述,让学生体验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种有效模型。
2.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建模的数学思想。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难点:
分析与确定问题中的等量关系,能用方程来描述和刻画事物间的等量关系。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问题一:
1.家电下乡是我国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惠农强农,带动工业生产,促进消费,拉动内需的一项重要举措.国家规定,农民购买家电下乡产品将得到销售价格13%的补贴资金.今年5月1日,甲商场向农民销售某种家电下乡手机20部.已知从甲商场售出的这20部手机国家共发放了2340元的补贴,若设该手机的销售价格为x元,以下方程正确的是()A.20x13%2340
C.20x(113%)2340
B.20x234013%
D.13%x2340
2.A种饮料比B种饮料单价少1元,小峰买了2瓶A种饮料和3瓶B种饮料,一共花了13元,如果设B种饮料单价为x元/瓶,那么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A.2(x1)3x13 C.2x3(x1)13
B.2(x1)3x13 D.2x3(x1)13
3.动物园的门票售价:成人票每张50元,儿童票每张30元。某日动物园售出门票700张,共得29000元。设儿童票售出x张,依题意可列出下列哪一个一元一次方程式?()A.30x50(700x)=29000
B.50x30(700x)=29000 C.30x50(700x)=29000
D.50x30(700x)=29000。
二、合作质疑,探索新知 问题二:
据宁德网报道:
问题三:
整理一批图书,如果由一个人单独做要花60小时。现先由一部分人用一小时整理,随后增加15人和他们一起又做了两小时,恰好完成整理工作。假设每个人的工作效率相同,那么先安排整理的人员有多少人? 问题四:
某中学拟组织九年级师生去韶山举行毕业联欢活动.下面是年级组长李老师和小芳、小明同学有关租车问题的对话: 李老师:“平安客运公司有60座和45座两种型号的客车可供租用,60座客车每辆每天的租金比45座的贵200元.” 小芳:“我们学校八年级师生昨天在这个客运公司租了4辆60座和2辆45座的客车到韶山参观,一天的租金共计5000元.” 小明:“我们九年级师生租用5辆60座和1辆45座的客车正好坐满.” 根据以上对话,解答下列问题:
(1)平安客运公司60座和45座的客车每辆每天的租金分别是多少元?
(2)按小明提出的租车方案,九年级师生到该公司租车一天,共需租金多少元?
三、自主归纳,形成方法
学生自主归纳:如何用方程解决问题? 巩固练习:
1.请你阅读下面的诗句:“栖树一群鸦,鸦树不知数,三只栖一树,五只没去处,五只栖一树,闲了一棵树,请你仔细数,鸦树各几何?” 诗句中谈到的鸦为 只、树为 棵.2.某商品的价格标签已丢失,售货员只知道“它的进价为80元,打七折售出后,仍可获利5%”.你认为售货员应标在标签上的价格为
元.
四、反思设计,分组活动
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2、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注意事项。
五、发展能力,拓展延伸
为了拉动内需,全国各地汽车购置税补贴活动在2009年正式开始.某经销商在政策出台前一个月共售出某品牌汽车的手动型和自动型共960台,政策出台后的班长应付(A.45元)
B.90元
C.10元
D.100元
2.有大小两种船,1艘大船与4艘小船一次可以载乘客46名,2艘大船与3艘小船一次可以载乘客57人.绵阳市仙海湖某船家有3艘大船与6艘小船,一次可以载游客的人数为()
A.129
B.120
C.108
D.96 3.小悦买书需用48元钱,付款时恰好用了1元和5元的纸币共12张.设所用的1元纸币为x张,根据题意,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A.x5(12x)48
B.x5(x12)48
C.x12(x5)48
D.5x(12x)48
4.已知有10包相同数量的饼干,若将其中1包饼干平分给23名学生,最少剩3片。若将此10包饼干平分给23名学生,则最少剩多少片?()
A.0
B.3
C.7
D.10
5.某种衬衫每件的标价为150元,如果每件以8折(即按标价的80%)出售,那么这种衬衫每件的实际售价应为
元.
6.某商店一套服装的进价为200元,若按标价的80%销售可获利72元,则该服装的标价为 _ 元.
7.“家电下乡”农民得实惠.村民小郑购买一台双门冰箱,在扣除13%的政府财政补贴后,再减去商场赠送的“家电下乡”消费券100元,实际只花了1 726.13元钱,那么他购买这台冰箱节省了
元钱.
8.为迎接“建国60周年”国庆,我市准备用灯饰美化红旗路,需采用A、B两种不同类型的灯笼200个,且B灯笼的个数是A灯笼的2。3(1)求A、B两种灯笼各需多少个?
(2)已知A、B两种灯笼的单价分别为40元、60元,则这次美化工程购置灯笼需多少费用?
9.某超市为“开业三周年”举行了店庆活动.对A、B两种商品实行打折出售.打折前,购买5件A商品和1件B商品需用84元;购买6件A商品和3件B商品需用108元.而店庆期间,购买50件A商品和50件B商品仅需960元,这比不打折少花多少钱?
10.2009年北京市生产运营用水和居民家庭用水的总和为5.8亿立方米,其中居民家庭用水比生产运营用水的3倍还多0.6亿立方米,问生产运营用水和居民家庭用水各多少亿立方
米
11.受气候等因素的影响,今年某些农产品的价格有所上涨.张大叔在承包的10亩地里所种植的甲、乙两种蔬菜共获利13800元.其中甲种蔬菜每亩获利1200元,乙种蔬菜每亩获利1500元.则甲、乙两种蔬菜各种植了多少亩?
12.北京市实施交通管理新措施以来,全市公共交通客运量显著增加.据统计,2008年10月11日到2009年2月28日期间,地面公交日均客运量与轨道交通日均客运量总和为1696万人次,地面公交日均客运量比轨道交通日均客运量的4倍少69万人次.在此期间,地面公交和轨道交通日均客运量各为多少万人次?
第8篇:用方程解决问题 教案
用方程解决问题 教案
以下是查字典数学网为您推荐的 用方程解决问题教案,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用方程解决问题 学习目标:
1.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能用线形示意图和柱状示意图分析问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建模的数学思想。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难点:
分析与确定问题中的等量关系,线形示意图和柱状示意图分析问题。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问题一:
一个书包进价为60元,打八折销售后仍获利20元,这个书包原定价为_______元 二、合作质疑,探索新知
问题二:一件夹克衫先按成本提高50%标价,再以8折(标价的80%)出售,结果获利28元,这件夹克衫的成本是多少元?
第 1 页 问题三:商店对某种商品调价,按原价的8折出售,此时商品的利润率是10%,此商品的进价为1600元,商品的原价是多少? 三、自主归纳,形成方法
如何利用线形示意图和柱状示意图分析实际问题 巩固练习:
1、某商品的进价为80元,销售价为100元,则该商品的利润为 元,利润率为;2.小明的父亲到银行存入20190元人民币,存期一年,年利率为1,98%,到期应交纳所获得利息的20%的利息税,那么小明的父亲存款到期交利息税后共得款
3.一种商品的买入单价为1500元,如果出售一件商品要获得利润是卖出单价的15%,那么这种商品的卖出单价应定多少元?(精确到1元)4.商店对某种商品调价,按原价的8折出售,此时商品的利润率是10%,此商品的进价为1600元,商品的原价是多少? 四、反思设计,分组活动
某人把若干元按三年期的定期储蓄存入银行,假设年利率为为5%,到期支取时扣除所得税实得利息为720元(银行存款所得税的税率为20%,所得税金额=所得利息20%),求存入银行的本金是多少? 五、发展能力,拓展延伸
第 2 页 购买一台售价为10225元的家用电器,分两期付款,且每期付款相等,第一期款在购买时付清,经一年后付第二期款,这样就付清了全部售价和第一期付款后欠款部分的利息,如果年利率是4.5%,那么每期付款是多少元? 六、课堂小结,感悟收获
通过以上问题的解决,你觉得怎样如何利用线形示意图和柱状示意图分析问题? 【课后作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1.一件商品按成本价提高20%标价,然后打九折出售,售价为270元.这种商品的成本价是多少? 2.某种家具的标价为132元,按9折出售,可获利10%(相对于进货价).求这种家具的进货价.3.一件夹克杉先按成本提高40%标价,再以八折(标价的70%)出售,结果获利38元,这件夹克杉的成本是多少元? 4.店主老王采购了一批灯管,每根13元,在运输过程中不小心损坏了12根,出售灯管的单价是15元,售完后共获利润1020元,问一共购进多少根灯管? 5.某商店有两种不同的mp3都卖了168元,以成本价计算,其中一个赢利20%,另一个亏本20%,则这次出售中商店是赚了,还是赔了?
第 3 页
6.服装销售中只要高出进价20%就可以盈利,但老板们常以50%~100%标价,假如你准备买一件标价200元的服装,可以在什么范围内还价?
第 4 页
用方程解决问题教学反思首先,在学用方程解决问题之前,必须让学生熟练理解方程的意义。1)把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2)其中最关键的理解是,在等式的基础上含有未知数。其次,要正......
《用方程解决问题》教学反思《用方程解决问题》教学反思小学阶段用方程解决问题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最初学习简单的方程的时候,课本上就涉及到一些用方程解决的一些简单的应......
用方程解决问题教案用方程解决问题教案【学习目标】1、掌握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基本方法。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参与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
4.3用方程解决问题(小结)班级 姓名 学号学习目标:1.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方程进行描述,让学生体验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种有效模型。2.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
特色教案《用方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吴圩镇中心学校 陈荟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60页例3。二、教学目标:1、能根据题意找出等量关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