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百分数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精品范文 时间:2023-11-01 07:13:5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用百分数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六单元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稍复杂的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问 题的解答方法。

2、提高学生迁移类推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掌握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教学难点:

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故而知新。

1.百分数应用题与分数应用题的区别与联系? 相同点: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完全相同。

不同点: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用百分数表示,分数应用题的数量 关系用分数表示。

2.我们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

根据这两个条件,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尝试提出问题,同伴补充不同的问题。)

教师归纳,整理,课件演示问题: 问题一: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多少公顷? 问题二:实际造林是原计划造林的几分之几? 问题三:实际造林比原计划造林多几分之几?(学生思考并解决这些问题。)

二、合作探究。

1.例3:我们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你们实际 造林比原计划增加了百分之几?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并思考:(1)谁是单位“1”?(2)怎么解决?

(小组合作,交流解决办法,指名汇报,同伴评价补充。)课件演示:单位“1”是原计划造林面积。

方法一:先算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了多少。再算出增加了的面积占单位“1”原计划造林面积的百分之几。(14-12)÷ 12=2 ÷ 12=16.7% 答: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了16.7%。

方法二:先算实际造林占原计划的百分之几。再算出增加了百分之几。14÷ 12=116.7% 116.7%-100%=16.7% 答: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了16.7%。

2.教师介绍: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常用“增加百分之几”“减少 百分之几”“节约百分之几?------来表达增加、减少的幅度。追问:你知道上面这些话的含义吗?举例说一说。3.巩固练习。(课件演示)

三、分享收获: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四、板书设计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方法一:(14-12)÷ 12=2 ÷ 12=16.7% 方法二:14÷ 12=116.7% 116.7%-100%=16.7% 答: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了16.7%。

第2篇:《用百分数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0页例2及练习二十一第1~4题。

教学目标:

1. 掌握稍复杂的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问题的解答方法。

2. 提高学生迁移类推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 把下面各数化成百分数。

0.63 1.08 7 0.044 1/4 3/5 7/20 5/8

2. 说说下面每个百分数的具体含义,是怎么求出来的?(哪两个数相比,把谁看作单位1。)

某种花生的出油率是36%。

实际用电量占计划用电量的80%。

李家今年荔枝产量是去年的120%。

二、学习新课

1. 根据数学信息提问题。

出示例2的情境图,让学生根据图中提供的条件提出用百分数解决的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

①计划造林是实际造林百分之几?

②实际造林是计划造林百分之几?

③实际造林比计划造林增加百分之几?

④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少百分之几?

2. 让学生先解决前两个问题。

通过这两个问题的解决,提醒学生注意:解决这类问题一定先弄清楚哪两个数相比,哪个数是单位1,哪一个数与单位1相比。为学生学习新课解决数量关系稍复杂的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问题做好知识迁移的准备。

3. 让学生自主解决实际造林比计划增加了百分之几的问题。

(1)分析数量关系。

让学生自己尝试把数量关系用线段图表示出来。

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理解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百分之几的。

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确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百分之几,就是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的公顷数与原计划造林的公顷数相比的百分率,原计划造林的公顷数是单位1。

(2)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

①让学生根据分析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列式计算出结果。

②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方法,教师作适当的板书。

方法一:(14-12)12 = 2120.167 = 16.7%

方法二: 1412 1.167=116.7%

116.7% - 100% = 16.7%

问:还有其他方法吗?

③让学生总结,像这样的百分数问题有什么特点?解决它时要注意什么?

使学生明确:这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加百分之几的问题,它的解题思路和刚才同学们提出的第①、②个问题的分析思路基本相同,都要分清哪两个量在比较,谁是单位1,但这里比较的两个量中有一个条件没有直接告诉,必须先求出。

4. 改变问题。

师:如果问题是: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少百分之几?又怎么解决呢?

让学生列出算式,教师板书:

(14-12) 14

5. 观察比较。

将例2的第一种算式与改变后的问题的解答算式相比较:

(14-12)12(14-12)14

师:不同点是什么?为什么除数不一样?

通过学生的讨论,再次强调两个问题中谁和谁比,谁是单位1。使学生体会到,用百分数解决问题和用分数解决问题一样要注意找准单位1。

6. 概括应用。

让学生读一读课本例2后面一段话,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一说增加百分之几、减少百分之几节约百分之几等话的含义。

三、巩固练习

1. 提问: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问题,应注意什么?

2. 独立完成课本90页做一做的题目。

四、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练习二十二第1、第2题。

课外作业:练习二十二的第3、4题。

五、课堂总结反思

1. 学了这节课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2. 能谈谈你的收获吗?

第3篇:《用百分数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使学生加深对百分数的认识,能理解达标率、发芽率、出油率等这些百分率的含义,掌握有关百分率的计算方法,能用百分数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依据分数与百分数应用题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数学的应用意识。

3、使学生了解求百分率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初步渗透概率统计思想。

教学重、难点:理解达标率、发芽率、出油率等一些百分率的含义,掌握常用的百分率的计算公式。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提问:百分数表示什么?

2、师:由于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所以解决百分数的问题可以依照解决分数问题的方法。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用百分数解决问题”。(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达标率

1、出示信息:六年级有学生160人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用百分数解决问题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生活中的百分率,掌握求百分率的方法,能正确求出百分率。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理解常用百分率的含义及计算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求百分率的用处和必要性,感受百分率源于生活,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数学思想。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生活中常见的百分率的含义。教学难点:正确计算常见的百分率。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探究导入

1、课件出示

看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中阴影部分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用百分数怎样表示?(2)图中空白部分占阴影部分的几分之几?用百分数怎样表示?

2、百分数的意义

我们班有36%的学生参加了美术兴趣小组。世界总人口中大约有50%的人口年龄低于25岁。一瓶农夫果园饮料中果汁含量大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用百分数解决问题(一)”教学设计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生活中百分率问题的含义,掌握求百分率的方法。

2、理解求百分率应用题的一般结构和求百分率思考过程的主要步骤,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会解答求百分率(或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难点:对一些百分率的理解。教学过程:

一、回顾百分数意义——直奔课题

师:同学们前面学习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还学习了百分数、小数和分数的互化,其实,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人们经常用百分数来解决问题。

这节课就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百分数问题。(板书课题: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二、探索——解决问题

(一)教学例1第(1)题

1、出示信息:六年级有学生160人,已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儿童组)的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用百分数解决问题》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用百分数解决问题》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