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地震》教学设计(_科学地震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时间:2020-02-29 02:15:3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地震》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科学地震教学设计”。

《地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初步了解地震的现象和地震造成的危害,了解地震的成因,懂得避震的一些应急措施。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媒体、电子白板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利用现代信息工具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掌握避震的技能,学以致用解决身边发生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推理能力和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察、搜集和交流信息,体验多媒体网络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的兴趣。教学材料及准备:

教师准备:木棍,毛巾,(每组各一个),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导入:

活动一:观察地震现象

1、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部电影,大家想不想看?(想)。(播放《唐山大地震》电影片段)

2、看完视频,说一说你有什么感受?

3、教师对照课件(播放课件图片资料)介绍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云南鲁甸地震。

4、学生交流,汇报收集的与地震有关的知识。

5、地震是地球上的自然现象,和我们人类有密切的关系。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有关地震的问题。

二、猜想验证

活动二:探究地震的成因。

1、地震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呢?请同学们猜一猜。

(大胆鼓励学生猜测)

2、交流汇报猜想,教师总结。

3、实验是我们研究科学的最好的方法。老师为大家准备了木棍、毛巾等材料,你想怎样利用这些材料来证明你的猜想呢?

活动三:实验验证猜想。

1、小组讨论实验方案(教师巡视,参与其中)汇报交流实验方案。

2、教师总结实验方案(课件出示):

①把毛巾平铺在桌面上,两手按住毛巾向中金挤压。②用手压住木棒,用另一只手用力压木棍

3、学习实验验证,填写记录表。

三、汇报交流

1、小组汇报实验记录、实验结论。

2、教师总结(课件出示):这个实验告诉了我们什么呢?地震到底是怎样发生的呢?

地球表面的岩层在受到巨大的挤压力时会发生褶皱,褶皱厉害了就可能断裂。岩层断裂时会释放巨大的能量,使大地猛烈地震动起来,并产生巨大的破坏力量。此外还有一部分是因为火山爆发、大地陷落等原因引起的。(课件出示相关图片)

活动四:地震来了我们应该怎么办?

3、知道了地震的成因,怎样预防地震?地震发生时会有哪些预兆? 阅读资料卡:地震谚语

4、介绍我国的伟大发明,世界上的第一台自动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地动仪(张衡)

5、避震小常识,播放逃生视频。

6、教师课件出示其它地方的一些避震方法。

四、拓展活动:

师:大家的收获可真不小,关于地震的预测以及避震方法,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下继续你们的探究。

修改理由:

本课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作引领,了解地震的成因及避震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地震的成因,由此提高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品味科学探究的快乐。在整个过程中,我让学生在探究式的教学中体验科学,以探出科学味。

我的探索分三步尝试:第一步:激趣为学生探出科学味奠定积极的情感基调。从心理学上看,生动、真实的情境可以带给学生最真实的感受。因此,为了激发学生不断的进行科学探究,本课利用《唐山大地震》视频片段,让学生直观的“面对”地震现场,再现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下面学习奠定基础。之后,我展示其它地震图片资料,让学生初步感受地震的危害。

第二步:有结构的材料为学生探出科学味提供可能。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科学课堂要让学生经历探究、体验探究,这就必然需要材料。但这材料是需要老师智慧的,必须根据一堂课的教学目

标,精心选择,精心设计,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有价值的材料。在《地震》这一课中,我考虑到本课探究的重难点,研究了材料的探究价值后,为学生提供了简单的、可操作的、使用价值大的材料:毛巾、木棍。这一组材料看起来普通,但是非常切合本次的对比实验,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又让学生在自主、合作的探究中较快地突破教学重点及难点。

第三步:激活思维为学生探出科学味引燃火花运用逻辑推理,讲求思维的严密态度,是科学课堂具有科学味的又一个方面。但对于尚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时期的小学生来说,一味地追求科学逻辑推理,会使学生觉得枯燥无味。我们科学教学中的实验探究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学生一做实验就兴趣盎然,由此经历一个“发现问题——猜测——实验验证——得出结果(规律、理论)”的科学探究过程。学生能在实验中推理,在探究中享受乐趣。通过制订计划、设计实验、合作探究、分析、得出结论。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地震》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地震》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1)引导:课件出示5.12(带背景图片),看到这个日子,你想起了什么? (汶川大地震)。(2)(播放地震现象视频)2008年5月12号,在四川汶川发......

五年级科学上册《地震》教学设计

第19课《地震》教学设计一、教材及学情分析(一)教材分析:《地震》是冀教版小学科学第五单元的内容,这一本单元的研究主题是“地表剧烈变化”。地震属于地表剧烈变化的一种,是地球......

五年级科学地震教学设计

地 震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目标: 能用模拟实验感受地震给人类及生存环境带来的危害。 能描述自己对地震给人类带来危害的感受。 能通过搜集资料,弄清发生地震时应采取的措施......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地震》教学设计[优秀]

《地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用简单器材做模拟实验;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数据,对现象作合理的解释......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地震》教学反思

《地震》教学反思《地震》这一课,教学涵盖面广,不仅要让学生明白地震时如何采取科学方法进行自我保护而且还要知道有关地震的产生原因及危害的知识。我认为的成功之处有:1、以......

下载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地震》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地震》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