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我要的是葫芦教案设计”。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邱琪)
一、导入
师:同学们,请看!(出示葫芦实物)这是什么?(生答葫芦)(出示卡片)“胡”拼读!“芦”拼读!连起来怎么读?指名回答!生:葫芦,第二个字是轻声。师:葫芦。生:葫芦!师:那么葫芦在生长过程中需要谁的帮助呢?今天就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
板书课题-----《我要的是葫芦》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师:要想学好课文,首先要把课文读好!那怎样才能读好课文呢? 生:声音要洪亮;字音要读准;要注意断句;要有感情„„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可是“光说不练假把式”!请你们用刚才同学们介绍的方法练读一遍课文!生自由读3分钟。
1.指名读、评读、男生齐读。
师:(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谁来读第一自然段? 生读。
师:你可真会读课文呀!这里有一个字这么难读,你都读对了!(“藤”字变红,单独出示带“藤”字的葫芦藤插图)
师:这是一棵什么样的葫芦藤啊? 生:细长的葫芦藤。
师:葫芦藤在哪?谁来指一指? 生上前来指。师:哦原来这是葫芦藤啊,怪不得书中用“细长的”来形容葫芦藤的样子呢!师:这回我们都认识了“藤”字,现在把它送回到课文中,再来读一读。谁愿意来读?其他同学认真听,一会儿你当小评委。
一生读:
师:她读得怎么样呀?
生:很有感情;吐字清晰;„„
师:是啊!她不仅读得很有感情,还把另外一个生字读的很准确呢!(“哇”字变红)这个字怎么读?(板书?)
生:哇 WA 轻声 师:这个哇字虽然是轻声,但是它能配合后面的感叹号来增强句子的语气呢!谁来读一读!出示句子
生: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
师:果然读出了句子中的感叹!我们男同学一起来模仿一下吧!男生齐读: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2.师范读。师:看同学们读的这么起劲儿,老师也想来读一读。请大家来听第二自然段。师范读第二自然段。
师:同学们,老师读完这一自然段啊,突然想给你们出个谜语!PPT出示字谜:有眼不见灯火——打一字。
生:盯。(师板书)
师:你们可真聪明,那你们看老师现在是“盯”吗?(师东张西望地看着葫芦)
生:不是!
师:那你们来做一下“盯”的动作吧!生都盯着葫芦看!
师:哦!原来这样目不转睛的看着一个事物就是盯啊!同学们这样盯着葫芦什么也没说,可是种葫芦的人好像说了什么?
生: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师:咦?种葫芦的人在对着谁说话呢?问回答问题的同学!生:葫芦。
师:你们再说说他对谁说话呢? 生:自己;葫芦!
师:噢~像他这样周围没有人,他把自己的话说了出来。这就叫做——
生:(齐说)自言自语。
师:在生活中,我们有时也会出现象种葫芦的人一样自言自语的行为。我就有过这样的体会。有一次,我放在桌上的笔不见了,我自言自语地说:“咦,明明放在桌上的,怎么一会儿功夫就不见了呢?”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过这样的体会。
生:(纷纷举手)有一次,妈妈给我买了一本书,第二天,书不见,我很吃惊,一个人在书房里自言自语地说:“我的书会在哪儿呢?快出来吧,都急死我了。”
生:我有一次就听见表哥在书房里自言自语,他说:“哇!我多厉害。又闯了一关。原来他正在打游戏呢。”
师:原来,大多数人都有过这种自言自语的时候呢!
3.分角色朗读。
师:就在种葫芦的人自言自语的时候,邻居走过来了!(粘贴邻居一词,拼读“邻”字)现在请同学们三人一组,分角色朗读第三自然段!
师:指明一组读。
师:问扮演邻居的同学,你带着什么样的心情来劝说他的呢? 生:着急啊!都长虫子了还在看!师:都长虫子了还不治,确实很着急!那你又是用什么样的语气来回答他的? 生:奇怪啊!长虫子了还用治啊!奇怪呀!
师:你们真是已经身临其境了!谁再来读一读?又一组同学来读。
师:还有这么多的同学想读,这样吧老师当旁白,女同学当邻居,男同学当种葫芦的人,我们一起合作读!
4.齐读。师:只剩最后一自然段了,大家一起来读吧!生:齐读最有一自然段。
三、细读文本,品读句子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把课文读得很好了!现在老师来考考你们的眼力!请看!(先看第一幅图)请小朋友认真观察,哪个小朋友能说说这幅图上有什么? 生:有一个人。
师:他的表情如何? 生:他面露微笑。师:图上还有什么? 生:还有绿色的叶子。师:还有呢? 生:还有小葫芦。师:小葫芦在哪里? 生:挂在藤上。师:你们可真善于观察!下面请小朋友再看一幅图(出示第二幅图)大家来找茬,找找这两幅图有什么不一样?
生:(1)、人的表情不一样:一是面带微笑,一是满脸惊讶。
(2)、葫芦的叶子不一样:一是绿绿的叶子,一是枯黄的叶子,有的还有小孔。
(3)、葫芦不一样:一是挂在藤上,一是掉在地上。相机板书:微笑、绿叶、挂;惊讶、黄叶、落 师:这个人怎么由微笑变成了惊讶?葫芦叶子又是怎么从碧绿变得枯黄?小葫芦怎么会掉落在了地上?请小朋友轻声读课文2、3自然段,从故事中找找你最想知道的问题的答案。找到之后用铅笔轻轻的画出来!
全班交流(答案预设及引导):
答案一:葫芦叶子上长了蚜虫,种葫芦的人不去治。所以叶子变得枯黄了!答案二:他不听邻居的劝说,不去治蚜虫。所以葫芦落在了地上。答案三:葫芦都掉了,他很奇怪,所以满脸惊讶。
老师追问:这么多原因啊,他看见了叶子上有蚜虫为什么不治啊?他心里是怎么想的?
生:他心里想,有几个虫子怕什么!(出示句子。有几个虫子怕什么!)师:谁能给这个句子换一种说话,并且保持意思不变?———(出示改写句子的练习)
生:有几个虫子不可怕。
师:他认为啊有几个虫子不可怕!所以他满不在乎。谁能用满不在乎的语气读一读?
生: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师:果然读出了那个人的不在乎。谁再来读? 生: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师:他自己看见蚜虫满不在乎,当邻居好心劝说他时,他又怎么说呢? 生:什么?叶子上的虫子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示句)叶子上的虫还用治?谁来读读这句话?
生:叶子上的蚜虫还用治?
师:老师听出了你的疑问,你为什么要这样读? 生:因为这个人很奇怪啊!因为这是个问句啊!
师:是啊这个种葫芦的人说“叶子上的蚜虫还用治?”其实他想的就是:———
生:叶子上的蚜虫不用治!
师:叶子上的蚜虫到底要不要治呢?我们一起来听听“葫芦叶子的自述”就知道了。(播放录音并出示蚜虫图片)
师:你们听了“葫芦叶子的自述”后,认为叶子上的蚜虫要不要治啊?(要治)是的,叶子为葫芦的成长提供了营养,如果叶子被蚜虫吃光了,葫芦自然长不好。这个道理种葫芦的人明白吗?。(不明白)所以,他没有听邻居的劝告,最后他也没有收获想要的大葫芦!
四、拓展延伸
1、师:那么当他看到自己种的葫芦都落了,他会想些什么呢?
生:他会这样想:我早就应该听邻居的劝告,不然的话,我可爱的小葫芦就不会掉。
生:早听邻居的劝告,不就没事了吗?
生:如果我听了邻居的话,我的小葫芦肯定会赛过大南瓜的。
师:是啊!他后悔极了!音乐起——寒来暑往,又过了一年,这个种葫芦的人真的很想要一个大葫芦,于是啊,他又种了一棵小葫芦,这回他会怎么做呢?把你们想到的在书的空白处写一写吧!汇报!
师:好!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呀!在学习中,我们就应该多思考,多想象,多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并且我们要知道,有叶子才能有果实,有付出才能有回报,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有联系的!
2、齐读课文,整体回顾。
师:现在就让我们伴随着动听的音乐,再次来体会这个故事吧!请同学们把书端好!14.——
或者:回去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吧!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五、识字、写字
师:看到我们这么认真地读(学)课文,生字宝宝也忍不住出来啦!
师:出示“怪”字和“慢”字。读。它们两个有什么共同点? 生:它们都有竖心旁并且都是左右结构。师:“怪”字的部首是什么? 生:竖心旁。
师:去掉部首查几画? 生:5画。
师:写这个字需要注意什么?
生:竖心旁先写两个点再写竖并且左点低右点高;书写时候要注意左窄右宽;“又”字的横撇和捺都在竖中线上起笔。师:请同学们伸出你的小粉笔,和老师一起书空。师:你们认真描红并写两个。给“怪”找个朋友吧!
师:再看“慢”字,我们认真观察右半部分的“曼”字,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师:写这个字需要注意什么? 生:“日”字的竖写在竖中线上。„„ 范写、组词。
2、出示生字“言”,你能用加一加、去一去、换一换的方法对这个生字进行加工吗?
(可用加一加,言字加上单人旁组成信。)
3、师在田字格里范写“言”。
4、生开火车组词。
(例:写信、送信、相信。)
5、出示“治”,并范写,生开火车组词。
(换一换,“治”字换成提手旁组成“抬”,组词:抬水、抬头。)
(换一换:“治”字换成女子旁组成“始”,组词:开始、始终。)
(去一去,“治”字去掉三点水就是“台”,组词:台湾、台灯。)
6、出示“挂”,并范写,生开火车组词。
(“挂”字换成三点水是“洼”,山洼。)
(“挂”字换成单人旁是“佳”,佳品。)
7、出示“每”,并范写,生开火车组词。
(“每”字加上三点水组成“海”,大海。)
(加一加:“每”字加上竖心旁组成“悔”,后悔。)
(去一去:“每”字去掉卧人旁,就是母亲的“母”。
8、出示“棵”,并范写,生开火车组词。
(换一换,“棵”字换成言字旁,组成“课”,上课。)
(换一换,“棵”字换成页字旁,组成“颗”,一颗星。)
9、出示“哇”,并范写,生开火车组词。
10、出示“怪”,并范写,生开火车组词。
(去一去,“怪”字去掉竖心旁,就是“圣”,神圣。)
11、出示“慢”,并范写,生开火车组词。
(换一换,“慢”字换成三点水,就是“漫”,漫游。)
(换一换,“慢”字换成草子头,就是“蔓”,藤蔓。)
结尾?
第1篇: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2、认识“葫、芦”等生字。会写“言、每”等字。3、正确、流利、有感......
第1篇:《我要的是葫芦》优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认识“葫、芦、藤、哇、盯、邻”等六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植物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懂得与课文有关的事理......
第1篇: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生字“葫、芦、藤、哇、盯、邻”;会写“挂、哇、棵”。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
第1篇:《我要的是葫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我要的是葫芦》第二课教学设计执教者:玉桂小学郭英指导老师:郭云琼设计理念:1、关注学生的情绪体验。提倡充满活力的“人性”课堂。对......
《我要的是葫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崇仁县江重实验小学 丁明娟【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一个寓言故事。讲一个种葫芦的人,一心只想得到葫芦,却不管叶子上长的蚜虫,结果蚜虫把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