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
杜庄学区第一小学 崔丽华
【教学内容】
这篇课文选自人教版四年级语文第八册第八单元,课题是29课《呼风唤雨的世纪》,在语文书上第143页和144页。
【教材理解】
本单元中4篇课文都是以“科技成就”为专题,介绍科技成就方面的科普说明文。《呼风唤雨的世纪》是本单元中第一篇,作者路甬祥仅用短短的几百字就清楚地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唤起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
“二十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课文开头就以毋庸置疑的口吻说明了这个事实。我们自然而然会产生疑问: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呢?第2自然段的话语恰恰能概括地回答这个问题。第3、4段则具体地写出了“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是课文中的重点段。作者主要采用了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体现出了20世纪科技发展速度快,科技成果多,科技成就大。
编者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我们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学生在感兴趣地阅读的时候学习文中的说明方法。这两点就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中字词教学是基础,朗读教学是手段。所以第一课时我引导学生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理解文中一些词语的意思;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谈出初步的阅读感受,结合所查阅的资料进行交流,体会科学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第二课时的设计理念是:结合我校“培养小组合作学习习惯”的教研主题,我们中年级首先从小组长开始培养,再引导组长带动组员,从而实现全班共学,课堂上重点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习惯。遵循我校“211”课堂教学模式,这节课是从课内阅读到写作的跨越式教学,努力实现在课堂上的共读共写。
具体做法是:引导学生带着“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这个问题深入学习课文。在学生自主学习和讨论交流的基础上,以2、3、4段作为重点,让学生通过朗读,通过学习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来感受20世纪的科技发展快,成就大。
【学情简介】
说明文教学在人教版教材中是第二次见到,头一次是在三年级学习《太阳》时见到的。那时只介绍了说明方法,但学生谈阅读感受时都说不出来。因此,这节课我根据教材选编的意图,结合本班学生的学习实际,将学习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感受其表达效果作为教学重点之一。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呼风唤雨、出乎意料、改观、程度、依赖、农耕社会、腾云驾雾、寄托、幻想、洞察、原子核、程控电话、因特网、联系、哲学家、归根到底”等词语,并能够运用所学过的方法正确文中词语的意思。
2.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妙的兴趣。
3.学习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感受其表达效果,提高阅读能力。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阅读感受。【教学重难点】
1.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2.学习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感受其表达效果。3.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教学方法】
朗读体会法、勾画感悟法、比较阅读法。【教学准备】
查找相关资料,准备教学课件。【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单元导读,梳理要点。
1.阅读‚单元导读‛和语文园地中口语交际、习作要求。2.明确本单元的学习要点。
师生共同阅读明确。
【设计意图】以单元整体教学意识为主导,明确单元学习要点。
二、谈话交流,激发兴趣。
1.交流反馈课前预习任务: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他们过去的生活相比,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变化?
学生畅所欲言。
【设计意图】通过上课的说让学生交流自己了解到的科技变化,为课后的小练笔铺路。
2.引入新课的学习,板书课题。
三、检查预习,理解词义。1.检查读书情况。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2)评价朗读。
2.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1)出示生字:指名读生字。(2)全班交流,当堂练写‚驾‛、‚幻想‛、‚依赖‛等字词。3.检查词语理解情况。
(1)出示词语:指名读词语。
(2)交流‚呼风唤雨、出乎意料、改观、程度、依赖、农耕社会、腾云驾雾、寄托、幻想、洞察、原子核、程控电话、因特网、联系、哲学家、归根到底‛等词语的意思。
【设计意图】注重语文基础——生字和词语意思的检查。
四、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由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全班交流查阅的资料,包括作者的资料。在交流资料的基础上,初步感受20世纪科学技术的魅力,感受人类生活的变化。
3.快速默读课文,自由朗读喜欢的段落,并简单交流自己的感受。【设计意图】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初步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为下节课的深入课文学习做铺垫。
五、课堂总结。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课文内容,感受到在20世纪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这些变化都是科学技术带来的。20世纪确实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六、布置作业。
将课文再有感情地朗读1遍给家长听,并完成课后的小练笔,将长辈说的写下来。
【设计意图】小练笔事先布置,老师收上来了解写的情况,以便于下节课进行练笔指导与修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检查字词。
(1)出示词语:远洋船舶、潜入深海、腾云驾雾、程控电话、依赖、幻想
(2)生自由读,后指两生读。
(3)请学生说说需要注意的地方:如 ‚潜‛的读音;‚驾‛要结合词语意思来区分字形;‚幻‛与‚幼‛相区分来记住字形等。
【设计意图】语文的基础——字词教学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让学生自己说说需要注意的地方,我觉得他们会记得更深刻、更扎实。2.内容回顾
师引导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全文是围绕着哪句话来说的?
生回答。
师追问上节课查到的词语意思:呼风唤雨是什么意思? 学生回答。
师总结方法并导入新课:理解这样含义深刻的句子,除了要借助工具书,更要联系上下文来理解。那么,‚呼风唤雨‛在文中又指什么呢?作者又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呢?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继续学习课文。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重点语句,从而引出本节课重点学习的问题:‚呼风唤雨‛在文中又指什么呢?作者又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呢?既十分自然,又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能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读文,去学习。
二、课堂探究。1.师出示自学任务: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请轻声读第2自然段,在文中用 勾画出语句,并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学生自学,勾画思考,全班汇报。预设:‚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因为20世纪人们获得了很多发明和发现,科技发展得非常快,所以说它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教师指导朗读。‚一百年、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大大、超过、上百万年‛等词要重读,还要读出自豪的语气。指2生读,最后齐读。
【设计意图】读是语文的基础,通过指导朗读来以读促悟,以读来感受20世纪确实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生发自豪之情。
师:读了这段话,你能知道20世纪到底有哪些发现和发明吗? 生:不知道。
师过渡:所以这两句话是概括地回答,20世纪为什么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下面咱们来看一看作者是怎样具体来写的。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的概括、过渡,一方面使学生明白为什么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另一方面又使学生感受文章的脉络清晰的特点。
2.首先引导学生回忆在单元导读课上,我们已经知道这一单元都是介绍科技成就的科普说明文,并回忆说明方法。
预设: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
【设计意图】复习说明方法,为本课时的深入学习提供帮助,同时这些说明方法也为学习本单元课文提供重要帮助。
师出示合作任务:
(1)下面请同学默读3-4段,作者都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具体介绍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的?请用()勾画语句,并标注出说明方法。
生默读勾画。(2)再出示小组交流:统一说明方法,并在小组内说说这样写的好处。【设计意图】以说明方法入手学习,学生很乐于接受。这样由浅入深,学生很自然地就结合说明方法来说出自己的感受。这样做能有力地突破教学重点。
全班交流。
预设:我们组找到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我觉得这样写可以让我感受到20世纪很了不起,人类获得了很多发现和发明,取得的科技成果很多,科技成就很大。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发现‛和‚发明‛这两个词,并区分上个句子中什么是‚发现‛,什么是‚发明‛。
预设生答:发现是‚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发明是‚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
师追问:你为什么这样区分?
预设生答:我认为‚发现‛是本来就存在的事物或规律,原先不了解,现在知道了;‚发明‛是本来不存在的,现在新创造出来的事物或方法。
师:那 20世纪的发现和发明就只有这些吗?(不是。)你是从哪个字看出来的?(从‚等‛字。)这个‚等‛字,说明了什么?
预设生答:说明科技成就方面的例子还有很多。
师:你还能举出20世纪科技成就方面的其他例子吗?
学生根据搜集到的资料回答,预设:人类还发明了洗衣机、空调、微波炉、人造卫星等。人类发现了蝙蝠的奥秘,发明了雷达。人类发现了狗的鼻子很灵敏,发明了电子鼻。
师表扬大家课下搜集资料很积极。并且从你们刚才的回答中,老师已经知道了你已经明确‚发现‛与‚发明‛的区别了,真好。
【设计意图】通过一系列的提问、追问、补充拓展,让学生更加明确‚发现‛与‚发明‛的区别,这样,第2段中小泡泡的问题就自然地处理得很透彻了。
师引导,突破重点:如果把书中的这段话换成‚20世纪,人类获得了很多发现和发明。‛好吗?
预设生答:不好,这样我们就不能明确地知道20世纪都有哪些发现和发明,体会不到20世纪的科技成果多,科技成就大,不具体。
师:刚才咱们也举了很多例子,但作者为什么只举了书中那几个呢? 预设生答:因为书中举的都是和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我们十分熟悉,给人类生活带来的改变非常巨大。
师总结:我们在举例子也要好好考虑,选择大家熟知的才有代表性啊!【设计意图】通过师的提问与引导,让孩子进行比较阅读,初步感受了举例子说明方法能让文章更加具体,并明白最好举什么样的例子,要有所取舍,有力地突破了教学重点。
师引导拓展阅读:大家还想知道20世纪其他更多的科技成就吗?那老师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课下你们可以到图书馆借阅或到书店去买一本书,绝对会让你大饱眼福。就是路甬祥爷爷主编的《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书中介绍了20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
【设计意图】拓展学生的阅读面,通过书中的学习,学生的阅读兴趣被充分地激发,学校又能提供便捷的条件能让学生去阅读,为共读共写铺平了道路。
师总结:20世纪人类取得了这么多的科技成就,我们怎能不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哪个组还找到了其它的说明方法?
预设:我们组还找到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人类的生活的舒适和方便,是连过去的王公贵族也不敢想的。‛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了现代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方便和好处。
我们组觉得3段与4段也形成了对比,将人类上百万年的成就与20世纪的成就作比较,让我感受到了农耕社会十分贫困和落后,科技发展慢;20世纪科技发展快、成就大。
师引导:那如果我把第3段删去,好不好?
预设生答:不好,这样我们就不知道人类上百万年的生活是怎样的了,就不能深刻体会到20世纪的科技发展快,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了。
师总结: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使文章更加具体,表达的效果更突出。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学生就更容易理解作比较这种说明方法的好处了。既能突破教学重点,又能为修改练笔提供帮助。
师出示:‚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师引导学生理解引号在这里的作用。学生回答。
师引导:那现在的社会有千里眼吗?
生答预设:现在的望远镜、雷达就是‚千里眼‛。
我觉得现在的手机、电话就是‚顺风耳‛。
飞机、火箭实现了人类腾云驾雾的愿望。
【设计意图】学生再次明确了特殊标点——引号的用法,做到了温故知新。而且,也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突破难点,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课后题)。
师过渡: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最近的一百年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如果引用课文中的一句诗来形容,那就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教师出示图片和资料拓展,指名读:这句诗是唐代诗人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形容一夜雪下得很大,纷纷大雪落在树上好似梨花开放,后多形容某些生机勃发的事物或者蓬勃向上的形势。
师请学生再完整地读一读书中的话,并提问:你觉得这句诗用在这里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预设生答:现在的科学技术成就的变化真大。
我感受到科技发展变化快。
师总结:是啊!这句诗让我们感受到了20世纪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变化是这么大,这么快,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科技成就的赞美之情,还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的那份惊喜之情。
师请学生再带着惊喜之情再读一读书中的话。(学生读)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资料,朗读使学生加深理解并感悟,从而突破了教学难点——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课后题)。
三、课堂总结。
师引导学生思考‚呼风唤雨‛在文中指什么。生回答。【设计意图】这个问题与开头复习导入时‚‘呼风唤雨’是什么意思?‛相照应。一个是字面意思,一个是在文中的意思,合起来,就突破了难点——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课后题)。
师:学了这篇文章后,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畅所欲言。
师小结:相信有你们者这样热爱科学,努力学习的孩子们,将来的世界必定会更加美好。就让我们一起用书中的一句话来表达我们美好的憧憬
吧!
(齐读)在新的世纪里,现代科学技术必将继续创造一个个奇迹,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活。
【设计意图】唤起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与热爱,从而实现本节课在情感态度方面的教学目标。
师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恰当地使用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能让你的文章更加具体,表达的意思也更加突出。那怎样才能用到我们的习作中去呢?
四、拓展练笔。
师带领学生首先回顾昨天的练笔要求:把这篇课文读给爸爸、妈妈或别的长辈听,请他们说说科技发展带来的变化,再把他们说的写下来。
师说写作情况:大家都能围绕要求去写,但老师也发现了一个普遍问题,就是写得不够具体。老师征得马明宇同学的同意,把她的作文复印,在课前发到了你们的手中。
出示修改要求:请大家默读思考,把练笔的第2段加上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让它更加具体。
附小练笔: 我了解到的科技变化
昨天,我为妈妈读了《呼风唤雨的世纪》这篇文章,妈妈感慨地说道:‚科技发展带来的变化真的很大啊!‛
妈妈告诉我说,小时候她看姥姥经常到河边去洗衣服,现在全都变成了全自动洗衣机。以前,人们夏天乘凉要靠蒲扇,现在可全都是空调了。
我听了感触很深,原来的生活比现在差多了!我要努力学习,也要创造出更多的科技产品为人们带来舒适和方便!
生修改练笔,全班交流展示。
【板书设计】
29.呼风唤雨的世纪 举例子 科技成就大 作比较 发展速度快
[设计理念]其一,词语教学,彰显年段特点。中年级的词语教学,较低年级应当更多地开始关注“义”的教学。因此,在词语教学中,除了集中识字与分散识字相结合,解决读音字型外。还在教学......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认读并理解部分词语“呼风唤雨、依赖、农耕社会、腾云驾雾、洞察、探索”。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导语:呼风唤雨的世纪一课是作者清楚地介绍了20世纪100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带来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希望大家喜欢。呼......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呼风唤雨的世纪的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