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神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军神教学设计教案”。
一、教材及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
《军神》是第九册第八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课文记叙了刘伯承在重庆治疗眼伤时,拒绝使用麻醉剂,手术时一声不吭,手术后说出刀数,沃克医生称赞他为军神的事情。表现了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表达了作者对刘伯承的敬佩和赞扬。刘伯承这次受伤是在1916年3月,他当时担任四川护国军第四支队连长,在攻打丰都的战斗中为救一个战士而受伤的。四川护国军是反对袁世凯称帝而组建的。《军神》这课内容,写的就是他几个月后到重庆治疗眼伤做手术的事。故事内容引人入胜,让人读过之后受到震撼并对刘伯承产生敬佩之情。
《军神》一课在表达上特点很明显,课文大量描写了人物的语言、神态及情感的变化,突出表现主人公的精神品质。课文不仅有对刘伯承的正面描写,还借助描写沃克医生的情感、态度的变化从侧面反映了人物的精神品质。
这是一篇写人的课文。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两条线索交织在一起。一条是手术前、中、后刘伯承的表现;另一条线索是沃克医生情感态度的变化。
2、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兴趣比较浓厚,而且他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学习写人文章的方法。但故事发生的时间离学生较久远,有些学生可能对刘伯承的特殊做法难以理解,可能理解课文大量描写沃克医生存在一定困难。所以,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在不同形式的读中去体会。同时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想象,或者补充文字资料、影视资料,让他们感悟课文内容。
二、教学重点要求
(1)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人物情感。(2)理解沃克医生神态、情感的变化,体会这样写的好处。(3)理解刘伯承钢铁一般的意志。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沃克医生神态、情感的变化及刘伯承的表现,体会人物内心世界。教学难点:理解难句: “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四、教学建议
(一)第一课时的主要安排
1、初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1)明确主要人物 主要人物:刘伯承 次要人物:沃克医生
(2)引导学生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因为这是写人的课文,开始可以用“谁
什么事”来引导学生归纳。等理清文章结构后还可以具体说说。
2、理清文章写作顺序,划分段落。
本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我认为可以有两种分法:第二中分法只是把第一种分法中手术前和手术后再细分为两部分。也就是一个粗一些,一个细一些。(1)、可分为三部分:手术前(1——16)手术中(17、18)手术后(19——33);(2)、也可以分为五部分:求医(1——13)拒绝麻醉(14——16)一声不吭(17、18)说出刀数(19——24)说出真名(25——33)
3、质疑。把简单的问题解决了,重点问题放在第二课时进行深入理解。
4、朗读:要在第一课时让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重点指导读准以下几个字的字音字形(侮辱、甚和堪)
5、有关资料
·刘伯承受伤的原因、经过。
·刘伯承主要生平、图片、影视资料。·关云长刮骨疗毒的故事。
介绍这些资料供老师们使用,对于使用的时机自己酌情考虑。
比如:关云长刮骨疗毒的故事可以作为第一课时的导入内容。讲完故事以后,可以说:古代有个关云长,华佗称他为天神,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是军神,二者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呢?这样既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也可以引发他们的思考。
(二)深入阅读的两个思路 第一种思路:
先抓住沃克医生情感态度的变化,以此为线索。然后追寻沃克医生情感态度变化的原因,也就是抓住刘伯承的表现,进行深入体会。基于这个思路,可以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1、抓沃克医生的表现,体会沃克的情感变化。
2、追寻沃克情感变化的原因导入重点内容的阅读。
3、理解难句,体会刘伯承的特点。
4、理解文章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的特点。
讲课时可以先让学生回忆课文内容,抓住沃克医生称赞刘伯承的语言,体会出沃克医生对待刘伯承的态度是充满敬佩的。然后可以引导学生在课文中找出手术前后表示沃克医生情感态度变化的语句,初步感知沃克医生对刘伯承的态度并不是一开始就这样,是有变化的。从而引导学生产生疑问,“为什么沃克医生的情感态度会发生变化?”依据学生的阅读期待,顺学而导。引导学生追寻沃克医生情感态度变化的原因,同时抓住刘伯承的表现,可以运用有感情朗读、想象画面、教师语言描述等方法重点引导学生感悟人物特点。最后再抓住沃克医生的语言,让学生从课文整体角度说说为什么说刘伯承堪称军神?最后可以总结课文的表达方法。
第一个环节:抓沃克医生的表现,体会沃克的情感变化。这一环节的教学,可以分为两步进行。第一步:找出描写沃克医生情感态度的语句。
可以让学生通过轻声读,边读边画出描写沃克医生情感态度的语句。这个读、画的过程要给足学生时间。让学生在充分的自读中把语句找全,还可以先同桌交流,互相补充,然后集体交流。第二步:归纳态度变化
学生按照手术前、手术时、手术后的顺序,找到描写沃克医生情感态度变化的语句,这时可以引导归纳一下。比如可以问问学生:你从这些语句中感受到什么了?学生可能会说沃克医生的情感态度是在不断变化的,那么有怎样的变化呀?归纳时可以用文中有代表性的语句,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比如沃克医生的态度是经历了从不屑到惊疑到怀疑再到感动到震惊最后到敬佩这样一个变化过程。
在这些情感态度中,教师可以重点抓住几次重要的态度进行研读,比如:两次怔住,颤抖,惊呆等。第二个环节:追寻沃克情感变化的原因导入重点内容的阅读。
沃克医生的每一次情感态度变化都是源于刘伯承的表现。因此,刘伯承的表现就是重点感悟的内容。尤其是文中对刘伯承手术前拒绝麻醉,手术中一声不吭,手术后说出刀数,这三个情景的描写,让人感到震撼,应该让学生重点感悟。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可以采用品味词句、引导想象、感情朗读、教师语言描述等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感悟语言文字,体会人物的特点。
这一环节的教学,可以抓住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这三个不同时段刘伯承的表现进行设计。手术前:
可以重点追寻沃克医生两次怔住的原因。
1、第一次怔住
通过沃克医生为什么怔住了?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抓住“病人微微一笑,针锋相对的回答:„„”这句话,让学生从“微微一笑”这个词中体会到,刘伯承此时从容镇定,还可以引导学生联系上文,结合沃克医生惊疑的神情,让学生体会此时沃克医生怔住是因为刘伯承的伤势虽重,但说话时却是从容镇定的,轻松的。沃克医生此时已经意识到,这不是普通的病人,而真的是个军人!
2、再次怔住
处理这部分内容时,可以让学生重点品读14——16自然段,抓住“病人平静地回答„„”这句话,让学生从刘伯承平静的语气中感受到他很冷静,拒绝使用麻醉剂这个想法他已经考虑得很清楚了。
对刘伯承为什么不用麻醉剂的原因,应该让学生弄明白。刘伯承不使用麻醉剂是因为眼睛离大脑太近,会影响脑神经,这是课文中刘伯承的解释。但更重要的是他说的今后我需要一个清醒的大脑。这时可以用“为什么刘伯承坚持不用麻醉剂?”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同时可以引入刘伯承受伤的资料,让学生真正明白,他坚持不用麻醉剂,保持清醒的大脑是因为,今后还要继续指挥,继续为国家为人民战斗。体会出刘伯承考虑的不是自己而是心系国家的命运。这时还可以引入刘伯承的生平,用事实说明,刘伯承依靠他清醒的大脑和优秀的军事指挥才能,在后来的几十年军事斗争中立下赫赫战功,成为新中国一代元帅。这部分中沃克医生的语言,“沃克医生再次怔住了,竟有点口吃的说„„”这句话也可以深入理解。可以抓住“竟”和“口吃”这两个词,让学生想象此时的情景,结合沃克医生的语气,感受此时沃克医生再次怔住是因为他不敢相信,病人做手术不用麻醉剂。充满了疑惑和对病人的担心。然后,可以根据刘伯承回答的四个字“试试看吧”,引导学生理解,病人嘴上说“试试看吧!”实际上早已做好了准备,充分说明刘伯承的自信、坚强和勇敢。最后可以分角色朗读这部分内容。手术中:
这部分内容作者用的笔墨不多,但却是文章最精彩的部分,应该做重点处理,具体做法。
第18段直接描写了刘伯承在手术台上的表现。处理时,可以先让学生默读思考。从这段文字中体会到了什么?抓住描写刘伯承表现的词,比如:“紧紧抓住”、“青筋暴起”、“汗如雨下”、“抓破了”等运用抓词谈体会、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联想、想象画面等方法激发学生情感,体会人物的精神。在通过反复的有感情朗读表达自己内心受到的震撼。
然后结合第17段的内容,也就是沃克医生双手颤抖、额头渗出汗珠等表现再体会刘伯承坚强的意志。处理时,可以让学生想象此时沃克医生的心情,然后可以抓住“终于”一词,让学生感受刘伯承此时忍受的疼痛是多么巨大。
然后利用书中的插图,让学生发挥想象,说说从画面中仿佛看到了什么?仿佛听到了什么?把自己置身于当时的情境中,与主人公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此时还可以借助影视资料,播放几分钟刘伯承手术中手臂青筋暴起、抓破白垫单的镜头,让学生在想象画面朗读后。
这部分内容在朗读时,可以多次安排,一是抓重点词句谈体会后朗读,一是出示图片想像画面内容后朗读,一是教师语言引导想象和范读后学生朗读,一是观看影视资料后朗读。让他们在反复读的过程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主人公精神品质的体会。手术后:
这部分内容较好理解。处理时,主要引导学生找出沃克医生惊呆了的原因,在朗读中体会沃克医生对刘伯承的敬佩之情。
沃克医生重点的情感态度变化的原因都已找到。
这时可以让学生从全文的角度,说说沃克医生的情感态度为什么是不断变化的。解决他们上课之初产生的那个疑问。第三个环节:理解难句,体会刘伯承的特点
对于沃克医生赞扬刘伯承的那句话,可以从真正的男子汉,会说话的钢板和堪称军神这三个角度让学生理解。
可以让学生说说他们心中的男子汉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说刘伯承是个真正的男子汉?
然后可以问学生“为什么把刘伯承比作钢板?刘伯承和钢板之间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呀?”钢板不会疼痛,刘伯承在接受手术时也好像不会疼痛,他的意志就像钢板一样。但刘伯承是个有血有肉人,所以说他是会说话的钢板。
接着可以抓住“堪称”这个词,让学生说说“堪称”的意思。再引导学生从课文整体角度理解“为什么沃克医生称他为军神。”学生就会感觉容易了。第四个环节:理解文章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的特点
这篇课文有对刘伯承的正面描写,也有侧面描写。
通过写沃克医生的表现,体现刘伯承的精神品质是这篇课文很有特点的表达方法。在感悟文章内涵后,学生对这个特点应该有所体会。可以用“军神指的是谁呀?可是课文很多语句都是在写沃克医生。”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归纳出课文是通过写沃克医生来表现刘伯承的就可以了。
第二种思路
根据学生的水平,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设计第二课时的教学。也就是直接抓住刘伯承的表现,进行重点感悟,体会人物特点,然后再相应抓住沃克医生的情感态度的变化,并结合刘伯承的表现再次体会人物特点,领悟侧面描写的好处。
(三)课后题的建议
1、第三题:找出描写沃克医生神态、情感变化的语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也就是体会侧面描写的作用。我觉得只要学生知道这篇课文用大量语句写沃克医生是为了表现刘伯承的精神品质就行了,至于侧面描写这个词给不给学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
2、第五题:这是个拟题训练,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拟出的题目,只要有道理就可以。也可以通过比较的方法,看看那个题目更好。但一定要让学生明白,不管哪个题目还是“军神”这个题目更准确。
《军神》教学设计 福鼎市桐北小学 庄笑娟 设计理念创设情境,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将“读”的训练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在尊重学生感悟个性的基础上,开展研究性阅读。引导学生......
军神教学设计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我们应该......
军神教学设计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
《军神》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
教学设计:《军神》教学设计:《军神》《军神》教学设计之三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掌握并会运用新词。2.理解课文,体会军神一词所包含的含义。3.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继续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