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林黛玉进贾府教案”。
《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 世外仙姝 阆苑奇葩——林黛玉
江苏省淮安市清浦中学 钱正军
【教学指导思想】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体验,注重感受,品味语言,鉴赏细节。一起感受经典文学名著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激发学生研究《红楼梦》的兴趣,使学习活动成为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负担。由此而形成一种感悟,这是教学追求的宗旨。通过教学活动,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价值观的人。【教学设计思路】
许多学生对《红楼梦》已有一定的了解,有不少同学看过电影或电视剧,但作为语言文学读本,《红楼梦》的博大精深大多数同学感受肤浅;课文又是节选章节,要深入文本,有一定的困难;不少学生读小说偏好情节,忽视语言魅力;鉴赏文学作品还缺乏必要的经验。我在教学中大胆取舍教学内容,课文虽长,但写得生动流畅,内容容易明白,所以我改变“惯性”教法。教学活动重点放在了“活动体验”这一环结,突出对林黛玉这一中心人物的把握,从而再去让学生课后自己分析其他几个人物,领悟小说语言的言外之意,欣赏含蓄之美,初步感知作家的风格和艺术的魅力。
所以要做好以下几点:
1、做好预习工作,从整体上了解《红楼梦》,从而把握课文与全书之间的联系,为学习节选部分打好基础。
2、明确学习重点,提示解读办法。集中一个鉴赏点,提出过程要求,避免泛泛而谈。
3、学生鉴赏遇到困难时,老师作好一个示范,破除文学鉴赏的神秘感,激发学生的鉴赏兴趣。
4、在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前提下注重体验式学习方式。【研读目标】
1、分析林黛玉的人物形象;
2、了解小说刻画人物所运用的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等主要方法。【研读重点】从分析林黛玉的人物形象入手,了解人物的性格。【研读难点】准确地把握黛玉的性格特点。【教具与器材】多媒体。【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播放《红楼梦》序曲)①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②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
③花谢花飞霜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年三百六十日,风霜刀剑严相逼。
你知道这是谁的诗句吗? 学生回答后师板书课题:
世外仙姝 阆苑奇葩
——林黛玉
二、检查预习(课前布置学生写写“你之黛玉”)
学生把他们阅读的体验课前用文字表达出来,选择一些投影并让其读出来,大家一起赏析,师作适当的点评。
三、问题切入,分析文本中的人物形象——《红楼梦》之黛玉。
(一)、黛玉之外貌
找出文本中他人眼中的黛玉形象并作分析。
1、众人眼中的黛玉:
“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
(众人看黛玉)
只作初步勾画。众人关心的是黛玉的身体,注意点是体质的病弱和不足。
2、王熙凤眼中的黛玉:插入王熙凤出场影视片段
“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熙凤看黛玉)
描写进了一层,突出黛玉容貌的标致和气派的不凡。凤姐见多识广,见过世面,“真有这样标致人物,出自凤口,黛玉丰姿可知,宜作史笔看”(脂砚斋批语)王熙凤的话点明了黛玉的风流态度和言谈举止的不俗。(黛玉的气质不凡)
同时她的话说得那么中听,得体,投合了贾母的心意,说得老太太十分受用。(熙凤玲珑剔透、善于讨好)怎一个“辣”字了得——王熙凤
3、宝玉眼中的黛玉:
“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黛玉之身世----前世:(木石前缘)
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仙草一株。时有赤霞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始得久延岁月,后受天地精华,遂脱去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终日游离于离恨天外,只因尚未报灌溉之德,故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
恰近日这神瑛侍者凡心偶积,趁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历幻缘,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
警幻问及灌溉之情,绛珠仙子便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下世为人,但我把一生的眼泪还给他,也偿还得过他。”„„
(宝玉看黛玉)
经过两处铺垫,第三处借宝玉之眼浓墨重彩地描写黛玉。五个对偶句抓住林黛玉弱不禁风、多愁善感的性格特点,工笔细描,细致地表现了黛玉无与伦比的姿容、神韵和风采,绘出了一幅精美的风流俊逸的病美人图。这一形象只有宝玉的眼睛能看出来,其他任何人都是无法发现的。
三处描写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现林黛玉的音容笑貌、神态风度,写意和工笔两种手法交替使用,既有朦胧的美感,又有清晰的美感。
(二)黛玉之美:
美在外表 出水芙蓉、病若西施、姣花照水、弱柳扶风 美在气质 通身的气派、超凡脱俗
美在多才 ①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②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③花谢花飞霜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年三百六十日,风霜刀剑严相逼。
(三)、黛玉之性格
林黛玉是在母亲去世后来到外婆家的,虽然贾母十分疼爱,她却总有寄人篱下之感,所以,始终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他去。你是如何理解画线句子的?请从课文中找出林黛玉的言行说明这一点。步步留心,时时在意
1、拜贾母
2、见凤姐
3、见大舅
4、三让座位
5、改习惯
6、答《四书》(细节描写)性格:细心 谨慎 多虑 敏感 自尊(寄人篱下)黛玉之身世----今世:
林黛玉母亲去世后“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在外祖母一再致意下,才去都中投奔外家,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姐妹”。
通过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表现了一个美貌多情、体弱多病、心态复杂、知书达理、有教养、为人处处小心谨慎的少女形象。
(四)、黛玉之命运(启示和感悟)
学生根据文本推测林黛玉的命运走向,然后展示以下内容:
四、拓展延伸
网友之黛玉
林黛玉的娇美姿容是迷人的。然而,使她动人心魄、更具艺术魅力的,则是她无与伦比的丰富而优美的精神世界。林黛玉首先是个内慧外秀的女性,她“心较比干多一窍”。她的蒙师贾雨村说,他这女学生“言语举止另是一样,不与凡女子相同。”因其母名贾敏,“他读书凡‘敏’字他皆念作‘密’字,写字遇着‘敏’字亦减一二笔。”她到贾府时,尚在孩提,却牢记母亲生前的嘱咐:“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要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要多说一句话,不可多行一步路,恐被人耻笑了去。”她总是眼
——江枫渐老
黛玉吃亏就吃在做人太认真,什么都想开点,脸皮再厚点,那么可以活得好得多。
林黛玉之灭,灭于她的性格,其做人还是失败的,能留下的就是那些如同她性格一样飘忽不定,又堪称绝唱的诗歌文稿。
最终她有没有成仙倒不知道,只是林黛玉的性格还是不值得提倡。
一点点哭闹,可以让男人觉得有情调,过分哭闹,必然让人厌烦。
——西山之水看心想,暗暗审视;然其言行举止,却又那样彬彬有礼,适份合度。林黛玉给人的印象一般是病怏怏的,性格有点似云似烟,捉摸不定,本来三月艳阳天,不知道怎么地就会寒冬雪飘飘,属于易变且气量短小的人。如果说林黛玉之死是少了爱情而死,倒不如说是被自己气死的。但值得称道的是,也许是她这样的性格,才成就了她的诗才。林黛玉的诗可谓风格独特,清透飘逸,空灵入幻,让人始料不及。她的命运如她写的诗一样,起起浮浮,贯穿始终。
——槛内人
专家之黛玉
补不完离恨天,所余之石岂非离恨石乎。而绛珠之泪偏不因离恨而落,为惜其石而落。可见惜其石必惜其人,其人不自惜,而知己能不千方百计为之惜乎?所以绛珠之泪至死不干,万苦不怨。所谓“求仁得仁又何怨”,悲夫!
——脂砚斋评语
才华飘逸之人,多有多愁善感之习惯,不可过分说林黛玉不好,人生是两面性的,终有失败的地方,也有成功之处。功过不能相抵,才会成就
——胡适之
美而不美 善而不善
一边是天然的、性灵的、一己的、洁癖的,一边是文化的、修养的、人际的、随俗的;或此或彼,偏此偏彼,时此时彼,顾此顾彼或顾此失彼,谁能完全逃出这二者的笼罩与撕扯呢?它们是作者对于人、对于女性、对于可爱可敬高贵美丽的少女的统一而又矛盾分裂的感受与思考,是作者的人性观、女性观、爱情观的精彩绝伦而且淋漓尽致的外化、体现。
——《王蒙活说红楼梦》
此时播放
枉凝眉(唱宝玉黛玉)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一个枉自磋呀,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一个林妹妹的活灵活现。永恒的潇湘妃子,永恒的诗句。
四、课堂小结
我之黛玉
你的出现,红楼中划过一道美丽的弧线;你的归去,大观园荒寂如冢。你浅笑倩兮,夜莺掠过水面,荷叶上清圆的露珠碎玉般滑落湖面;你娥眉微锁,泪珠儿流进时间的河里,前世的柔情化作滔滔的江水。青春的容颜桃花般地零落成泥;泪眼看花花易落,泪干春尽花憔悴,憔悴花遮憔悴人,寂寞帘栊空月痕。悠悠红楼也只有你美得让人由衷地心疼和爱怜。
【反思录】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最成功的是获得了不少鉴赏文学作品的经验,感受到从语言入手,从细节入手,引入体验学习方式,找到了解读文学作品的途径,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但是,由于我在教学过程中未能注意到每一个学生,致使有一部分学生成了一个旁观者,显然在教学策划和教学过程的调控中如何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成功,这节课还留下了很多遗憾。此外,对人物形象的鉴赏还存在概念化倾向,未能很好地保护学生的个性。这需要今后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和改进!附《林黛玉进贾府》(简案)
世外仙姝
阆苑奇葩——林黛玉
江苏省淮安市清浦中学
钱正军
教学目的:
1、分析林黛玉的人物形象;
2、了解小说刻画人物所运用的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等主要方法。
教学重点:从分析林黛玉的人物形象入手,了解人物的性格。教学难点:准确地把握黛玉的性格特点。教具与器材: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检查预习(课前布置学生写写“你之黛玉”)
三、问题导入,分析文本中的人物形象——红楼梦之黛玉。
1、黛玉之外貌与黛玉之美
找出文本中他人眼中的黛玉形象并作分析。
2、黛玉之性格
文本中“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他去。” 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请从课文中找出林黛玉的言行并作分析说明。
3、黛玉之命运(启示和感悟)
四、拓展延伸
1、学生眼中的黛玉
2、网友眼中的黛玉
3、专家眼中的黛玉
五、课堂小结
老师眼中的黛玉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林黛玉进贾府》是一篇经典课文,教学中一般从人物和环境两个角度切入,从中又派生出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出场比较、环境描写的艺术、环境与人物的关系等多......
林黛玉进贾府泉州一中 陈小喜一、教学内容分析《林黛玉进贾府》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一单元小说第一课,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是全书序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文题目......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研讨课教案授课人: 王堂平授课班级:14级2班 授课时间:2014年9月16日上午第一节 课 题: 《林黛玉进贾府》【教学目标】1.了解文中主要人物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