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水》教学设计_教学设计神奇的水

教学设计 时间:2020-02-28 07:56:5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学设计】

《神奇的水》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教学设计神奇的水”。

《神奇的水》

教学目标:

1、了解水有毛细现象。

2、了解水有表面张力。

3、亲自动手完成实验并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记录。

教学重点:

认识水有毛细现象和表面张力现象。

教学难点:

寻找水在生活中的毛细现象和表面张力现象。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师:孩子们,你们见过水吗? 生:汇报

师:玩过没有? 生:汇报

师:你是怎么玩的? 生:汇报

师:今天老师教你们新的玩法,你会发现水还有许多神奇的本领,想玩吗?(板书水)

生:回答。

二、实验探究,发现神奇的毛细现象

师:先把纸反复折叠成纸棒,用手拿着它上端。下端竖直插入红色的水里,保持不动。猜猜看会发生什么? 生:猜想。

师:你们想不想动手试一试? 生:回答。

师:表现最好的小组老师就发一张纸给他们做实验。(发纸)师:先把发下来的纸折成纸棒。折好了没有? 生:回答。

师:都折好了,象老师刚才做的一样拿着纸棒的上端,下端竖直插入红水里面,保持不动。你看到了什么? 生:汇报。水爬上去了。

师:其他组都发现也是这样的吗? 生:汇报。

师:大家把用过的纸放到盘子里。

师:水沿着纸棒爬上去了,这种现象神奇吗?。生: 回答

(补充板书——神奇的水)。

师:水能沿纸往上爬,能不能沿着其他材料爬上去呢?

师:我们用这些材料来做实验,这是玻璃棒、塑料棒、粉笔和纱布条。(投影展示)使用这些材料的时候象刚才的纸棒实验一样,拿着它们的上端,把它们的下端依次竖直插入红水里(演示插),手保持不动,观察水能沿着哪些材料爬上去,不能沿着哪些材料爬上去。(观察的动作)。同时完成实验记录表,(展示记录表),按上面的要求水能爬上去的材料下打上勾,不能爬上去的材料下打上叉。想做吗? 生:回答。师:实验的材料在哪里呢?在每个小组一号同学的抽屉里。快拿出来,开始实验。比一比那组做的又快又安静。生:实验。师:个别指导。

师:完成了实验,安静的坐好。把你们用过的所有材料都放回到盘子里面。(评价,收拾好桌子)

师:实验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汇报发现。(实物投影)师:大家同不同意他们组的说法? 生:讨论,汇报。师:通过实验我们看到水能沿着粉笔和纱布条爬上去,不能沿着玻璃棒和塑料棒爬上去。这是为什么呢? 生:汇报

师:引导孩子说出材料的区别在有没有孔。师:是不是他说的这样哦?你们同不同意? 大家再分组仔细观察你们的实验材料。生:观察。

师:刚才那个孩子观察的很仔细。水有这么一个神奇的本领,能沿着有孔的材料往上爬或向四周扩散,这样一个现象我们叫做毛细现象。(贴图,板书)。师:现在睁大眼睛看着大屏幕,老师这个现象是不是毛细现象呢?为什么是?(红水在纸上扩散的演示实验)。那这个现象又是不是呢?(红水在玻璃上的演示实验)。为什么不是? 生:讨论,汇报。

师:你知道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毛细现象? 生举例。

三、实验探究,发现水的表面张力现象

师:通过实验,我们知道水有神奇的毛细现象。水还有其他更神奇的本领。大家还想不想做实验? 生。回答

师:先请孩子们把刚才装实验材料的盘子,放进抽屉里收好。坐端正。师:大家看,我手上拿的是什么(答)。这一只是我们今天要使用的新工具——滴管,滴管是专门用来滴水的工具。使用滴管的时候我们先挤压上面红色的橡胶,排出里面的空气然后竖直放进水里面,水就进入了滴管里。使用的时候要竖直拿着滴管

轻轻的挤压橡胶让水一滴一滴的滴下来。不能倒着和斜着使用滴管。不用的时候挤干滴管里的水,轻轻平放在桌子上。师:(投影仪展示)这还有一枚硬币,我往上面滴水。滴水的时候手竖直拿着滴管,滴管离硬币尽量近一些,往硬币正中间的位置一滴一滴的滴加。(展示滴的动作5、6滴并数出来)

师:孩子们你们觉得这么一枚小小的硬币能装几滴水呢? 生:汇报。

师:觉得能滴10滴以下的孩子请举手,觉得能15到20滴的请举手。觉得20滴以上的请举手。师:猜的对不对?

师:想不想亲自试试? 生:回答

师:一会老师就给听的最好的组先发材料做这个实验。师:(出示研究表),大家边滴水边从侧面观察,把硬币上的水即将溢出前的样子画在表上,硬币已经给大家画出来了(指到硬币的图),在这上面画你从侧面观察到的硬币上水即将溢出的样子。并数一数,滴多少滴水在硬币上,水才会溢出来。

师:听的最认真的是小组先上来领材料。生:实验。

师:完成了的组就安静的坐好了。

师:把滴管里的水挤干净和硬币一起放回信封里。师:展示各组的表。

师:通过观察这几个组的记录,你发现水在溢出来前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生:答

师:老师课前也做了这个实验,并从侧面拍了照片(课件展示),也把它画了下来(贴图)。画的怎么样?为什么水面都弯曲成弧形了,特别是边缘的水都快掉下来了。水都还没溢出来?

生:尽量发挥说,水团结怎么团结的。

师:说得很形象,水的表面有一种互相拉着的力,使其表明尽量缩小,这种力叫做水的张力。水的张力使水紧紧团结抱在一起,不往外溢出。而团结的水多了就会让水面鼓起来。(板书——表面张力)。

日常生活中还可以看见很多水的表面张力的现象。

课件展示水蜘蛛图片:大家看水蜘蛛八只脚把水面都压凹下去了,但是脚都没陷到水里面去,这是由于水面张力把水蜘蛛的脚给托住了。课件展示露珠在叶子上:露珠也是由于水面表面张力的作用让一滴一滴小小的水珠团结成了圆圆的露珠

课件展示水滴:溅起的水滴也是因为水的张力让它变圆了。

四、拓展实验,再次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师:生活中表面张力现象还有很多,下面我要用水面张力完成一个你们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师:这是一杯水,为了大家看的清楚,我加一点颜色(滴墨)。师:回型针是什么材料做的? 生:铁。

师:把它放下去,会沉下还是会浮起? 生:沉下去。(放一颗确实沉下去了)

师:现在我把水加的尽量很满很满,水面象刚才的硬币表面的水一样鼓起来,然后把回形针平放,从水鼓起的边缘轻轻推过去。回形针就浮在了水面上。师:请两个孩子上来试做。生:上来试一试。

五、总结全课,知识延伸

师:通过本课学习我们学到了水有两个神奇的本领。毛细现象和水面张力。下来以后大家在生活里再找一找,还有哪些地方有毛细现象和表面张力现象。

《神奇的水》教学设计

《神奇的水》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神奇的水》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生命之源——水》单元的第3课。《神奇的水》这一课,让学生通过研究水的毛细现象、溶解现象......

神奇的水教学设计

《神奇的水》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神奇的水》一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3课本节课要求教师带领学生研究水的毛细现象、表面张力、溶解现象、并了解水的这些......

神奇的水教学设计

《神奇的水》教学设计北票市花园小学 蔡莉【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神奇的水》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1、能用多种感官和身边的物品认识水。2、能用语......

《神奇的水》教学设计

《神奇的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1、会使用滴管。2、能观察到区域小的水面的弧度,发现水面有些像球面。 科学知识:1、知道小水滴在一个平面上会变成一个球形。2、初步......

《神奇的水》教学设计

小学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神奇的水》的教学设计2009年9月20日3.神奇的水教学目的:1.知道水能够产生毛细现象,会产生表面张力,了解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能够选择自己擅长......

下载《神奇的水》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神奇的水》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