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教学设计_将进酒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时间:2020-02-28 06:22:3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学设计】

《将进酒》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将进酒教案教学设计”。

将进酒

教学目标:

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2、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复杂性;

3、理清诗歌中诗人情感变化的线索,背诵全诗。教学重、难点:

领悟诗人“狂歌痛饮”豪放外表下的愤激之情。教学方法:学生主讲 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用具:多媒体 白板 平板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在盛唐诗歌发展史上有两座无法超越的高峰,一座是浪漫主义的最高峰李白,一座是现实主义的最高峰杜甫。世人对他们的评价也截然不同,一个是放荡不羁的浪荡公子,一个是忧国忧民的忧郁王子。李白豪气冲天、狂放不羁的性格气质造就了他“豪放飘逸”的独特诗风。今天就让我们在两位展讲员的带领下走近《将进酒》,走近潇洒飘逸的李白,感受他“豪放飘逸”的独特诗风。有请第一位展讲员李姣颖同学

二、展讲员播放幻灯片,并进行展讲

1、李白生平简介:

李白(701-762年),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我国历史上,被称为诗仙。

李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隋朝末年,迁徙到中亚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李白即诞生于此。五岁时,其家迁入绵州彰明县(今四川 江油市)。

二十岁时只身出川,开始了广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县)。

他到处游历,希望结交朋友,干谒社会名流,从而得到引荐,一举登上高位,去实现政治理想和抱负。可是,十年漫游,却一事无成。

天宝初年,由道士吴人筠推荐,唐玄宗召他进京,命他供奉翰林。不久,因权贵的谗悔,于天宝三、四年间(公元 744或745年),被排挤出京。此后,他在江、淮一带盘桓,思想极度烦闷。

2、赐金放还(744年):

李白首次入长安,希望能得到皇帝的“垂青”,实现自己的抱负,于是结交了宰相之子崔宗之、玄宗之妹玉真公主等朝中的显赫人物,希望他们能向皇帝引荐自己,但这些努力并没有实现目的,反而招来一些人的嫉妒,没有实现步入仕途的梦想,他只好四处云游。等到玄宗诏用天下有才华的人时,李白才又一次入长安,留下“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得意狂语。开始时他也确实得到了玄宗的宠信,替皇帝写写诗做做赋,但他的才华不久就受到皇帝身边的佞巨权贵嫉妒诋毁,他的狂放傲岸也让皇帝吃不消,升迁的大门自然被悄悄地关上了。当他发现自己仅是皇帝的御用文人时,不满情绪渐生,要求还乡,玄宗顺水推舟准许他的请求“赐金放还”。

3、写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三年(744),诗人被排挤出长安后,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将进酒》这首诗则是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752)。距诗人离开长安已达八年之久。当时,他跟好朋友岑勋应邀到嵩山的另一位友人元丹丘家做客。三个好朋友登高饮宴,借酒放歌,抒发情怀。

4、解题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的曲名。将,读qiāng,“请”“愿”的意思。“将进酒”意即“劝酒歌”,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李白的这首诗是借用乐府旧题,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5、有关“酒” 的诗句

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相从相随,几乎有一种天生的缘分。中国诗人大多爱喝酒。多少诗人因酒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因酒在自由的时空中尽情遨游,因酒而丢掉面具口吐真言,因酒而成就传世佳作。学生回答

出示: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苏轼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李清照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李清照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

三、整体感知

1、读诗歌,正音:请翟雅欣同学朗读诗歌,读准字音。

2、自己读诗歌,找出诗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词。并说明诗人的感情有几个阶段的变化。

四、内容赏析

1、情感脉络一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作者一开始就将我们拉到了奔腾咆哮的黄河岸边,黄河之水一泻千里,大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气魄。

同学们,当大家看到这么气势磅礴的黄河的时候会感到心情怎么样?

——激动

那么接下来,李白从这一片浩浩汤汤的江水联想到了什么呢?

——人生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作者为什么从江水想到了人生?

——人生和江水一样,江水的流逝正像生命在时间的轨迹上慢慢流逝一样,一去不返。

人生是短促的,那么李白又把这种原本就短促的人生写得更加不可把握了,“朝如青丝暮成雪”。早上还是“青丝”,傍晚就青丝成雪,让我们在时间的一去不返中体味人生。实际上,这一句中有一个字明确的表达了作者的感情,那就是——悲。

那么,李白的悲是一种怎样的悲呢?

古人有一个词评说的好——悲而不伤,悲而愈壮,就是说不仅是“悲”的,而且还有一种“壮”的感情融于胸中。

所以,李白这时候的感情是悲壮。由对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由衷赞叹变成了对人生苦短的悲壮情怀。

人生真是很短暂的,那么如何面对这种短暂的人生呢? 李白选择的方法是纵酒狂歌。

2、情感脉络二

李白毕竟是一位豪放的诗人,在下文他用一句话就把这种悲的感情逆转过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读完这一句,我们会发现作者用其中两个字明确的表达了他的感情: “欢”和“乐”。

在这里有一种心态让诗人感到欢乐,这种心态是——自信。

哪一句?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读着这几句诗,我们仿佛看到了那个狂傲不羁的李白在明月之下与朋友推杯换盏、把酒言欢。人生高兴的时候就应当及时行乐,不要辜负了清风明月,金樽美酒,不要时时刻刻都想着功名呀、事业呀、理想呀,有才干总会得到老天给予的使命,该来的总有一天会到来,就像金钱一样,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在酒中渐渐的找回了自我,在酒酣耳热之际,他呼朋唤友侃侃而谈“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他不仅自己喝,还劝他的朋友喝。这里也就点明了“将进酒”的这个题目的意思,劝酒歌。

在这里作者连续用了四个“三字句”,那么这四个三字句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明确:使得诗歌的节奏不单调,富于变化。加快了诗歌的节奏,旋律的加快实际上就反映出作者这个时候的心情是非常激动地。

行文至此,诗人的激动地甚至使他忘记了这是在写诗,“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这就是本诗的第一次感情变化,由原来的悲壮转成了欢快。

3、情感脉络三

那么李白的这一曲劝酒歌里谈到了什么呢?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李白刚刚展露头角时就曾写下“事成拂衣去,深藏身与名”,作为一个儒生,他有着强烈的实现理想和抱负的愿望,然而,这首诗写成之时他却已经被唐玄宗赐金放还,李白只能借古人酒杯,浇自己胸中块垒,他说“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这分明是得不到重用的一种——愤慨。

接下来,“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作者在愤慨之余,想到了陈王曹植,想到在陈王的宴席上,那些圣贤之才放怀壮饮的豪情,自己就像曹植一样备受排挤,有志难展,所以他说“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既是对陈王昔时宴饮的倾慕,更是对现实遭遇的愤恨与控诉。

这就出现了本首诗中的第二次感情变化:由欢快转为愤恨。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历史上有那么多寂寞的“圣贤”,留名的“饮者”,李白为什么仅仅提到曹植呢?学生讨论

既是对陈王昔时宴饮的倾慕,又是为曹植的怀才不遇抱恨终生而叹惋。

用曹植自况:同样才思敏捷,同样遭人妒忌排挤,有志难展。是对自己在现实中遭遇不平的激愤控诉。

4、情感脉络四

然而愤恨之情刚刚显露,诗人又回到了酒中。“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这些很多人苦苦追求的东西到了李白这里却抵不过一碗美酒,在李白的眼中充满着鄙视之情。

“呼儿将出换美酒”正是诗人豪放之情的再一次彰显。

这种彰显使我们看到了一个用激情和豪放的浓墨重彩写成的大写的李白。

这就出现了本首诗中的第三次感情变化:由愤恨再转到狂放,而这种狂放是一种癫狂。

然而,“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所以他在诗歌的最后一句写道“与尔同销万古愁”。这种“愁”不再是一时一刻的,而是“万古愁”。

“酒尽兴来”,原本是应当高兴的时候,然而这种愁为什么不消反长了呢?刚才说过“五花马,千金裘,呼尔将出换美酒”是诗人的欢快的弦紧紧地绷了起来,然而这种欢快却只能用酒来麻醉,甚至这种短暂的欢乐也被“愁”这股力量一触即断,在恣酒欢乐中诗人猛然发现,“愁”就像一个影子一样无时无刻不在跟随着他。

那么诗人为什么而愁呢?学生讨论(1)人生易老,青春不再(2)壮志未酬,怀才不遇(3)圣贤寂寞,陈王失意

5、情感总结

悲(开头四句):景象悲壮——人生悲凉:境界阔大,气势宏伟 欢(“人生”以下六句):人生得意——痛饮高歌:洒脱自信,豪气冲天 愤(“钟鼓”以下六句):个人蔑视——深广忧愤:豪情万丈,悲壮不伤 狂(“主人”以后):贵物换酒——同消古愁:狂傲不羁,慷慨坦率

五、写作手法

第二位展讲员吕世兴用平板展示自己的诗歌体系,并发送到白板进行展讲 一个开端:惊心动魄

两个典故:烹羊宰牛且为乐 陈王昔时宴平乐 三种情感:诗人对未来充满信心

流露出人生短促的感慨和及时行乐的积极思想

蔑视权贵,尽吐郁积在胸中的不平之气 四层感情:悲——欢——愤——狂

1夸张 手法:○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朝如青丝暮成雪 会须一饮三百杯 斗酒千金

与尔同销万古愁 2比兴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六、课堂小结:

全诗紧紧围绕一个“酒”字,感情跌宕起伏:悲壮——欢乐——狂放——愤恨——癫狂——愁苦,而这所有的情感又都是基于一个“愁”字,作者因愁而悲叹时光易逝,因愁而纵酒作乐,因愁而慷慨愤激,也因愁而狂放失态,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白既有大济苍生的理想,又有怀才不遇的苦闷,但他傲世的态度和豪放不羁的个性使全诗哀而不伤,忧而不愁。请同学们在理解了诗歌情感的基础上集体来朗读一下这首诗。

七、课堂评价

展讲员准备是否充分,思路是否清晰,言表是否准确流畅,内容是否准确详实,展讲是否自信大方

其他同学是否积极参与讨论,参与课堂,踊跃回答问题,是否认真听讲,记笔记

八、布置作业:

杜甫不赞成李白饮酒过多,曾写到:“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你对李白的“痛饮狂歌”有什么看法?请写一段话表达你的看法,不少于一百字。

将进酒教学设计

《将进酒》教学设计阜阳城郊中学 王玲学情分析我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他们通过一年多的高中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中国古典诗歌的学习兴趣和方法,所以在这个基础......

《将进酒》教学设计

《将进酒》教学设计刘建平教学目标:通过反复诵读,把握诗歌内容,品味诗中蕴涵的感情,从而了解诗人复杂的感情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本诗中诗人情感并把握其变化一、导入著名诗人余光中......

《将进酒》教学设计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7篇《将进酒》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将进酒》教学设计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将进酒》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将进酒》教学设计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将进酒》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下载《将进酒》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将进酒》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