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语文20小儿垂钓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20小儿垂钓教案”。
《小孩垂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学习本课生字,理解蓬头、垂纶、遥、应等词语,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意。
3、引导学生理解古诗的内容,感受诗中描写小儿垂钓的情景;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生字词,理解它们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谁跟爸爸去钓过鱼,或是看到过别人钓鱼?说说周围是什么样的景色?
2、在这样的季节这样的景色里,唐代诗人胡令能来到这河边散步,他看到什么呢?读一读这首诗。
小儿垂钓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二、引入古诗,了解诗意:
(一)初读古诗。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唐代诗人胡令能诗——小儿垂钓(板书课题)。
(释“垂”字,指导写“垂”字的横画比较多,中间这一横字得稍微长一点,字应站稳了。)
(1)同学们都预习课文了,谁来读读这个字?组词:垂直 垂柳 垂钓
(2)什么是垂钓?(就是钓鱼的意思。)读了题目你知道诗中写了什么事吗?(小孩钓鱼的事。)
2、谁愿意来读一读这件事?我们一起来轻轻地读一读这首古诗。小儿垂钓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3、出示诗中的生字进行检查。zhì lún 蓬头 稚子 垂纶 cè méi
侧坐 莓苔 借问 遥招手 不应人
(1)指名读。(2)齐读词语。(3)描红:稚 侧(4)齐读古诗。
(二)品读古诗。
小儿垂钓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1、师:同学们都能把古诗读的准确、流利,真不错。现在请大家默读2遍古诗,边读边想:(1)诗中都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2)你觉得诗中的孩子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孩?
2、交流:(1)你觉得诗中的孩子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孩?① 小孩非常可爱、非常顽皮、②做事很认真、很专注。(板书可爱、认真。)③这是一个很小的孩子(从哪看出孩子很小。解决“稚子”一词。)
(2)你从诗中的哪看出小孩非常可爱。出示:“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侧映身。”
①这一句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小孩很可爱?
②蓬头:头发很乱 稚子:年龄小的孩子。垂纶:钓鱼。纶:钓鱼用的丝线。莓:一种小草。苔:苔藓植物。
(3)谁不能结合具体词语或图画具体说一说?
诗意:一个蓬头小孩学着大人钓鱼,侧身坐在莓苔上,身影掩映在野草丛中。(4)刚才我们都认为诗中的小孩又可爱、做事有认真,咱们谈了小孩的可爱,现在谁说一说你从哪看出这个孩子做事很认真、很专注呢? 出示“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5)为什么?“路人借问遥招手”是怎么回事?
“路人”是过路的人,“借问”是想要像孩子打听一下路;(让孩子想象路人远处要怎么问,小孩才能听见?谁来?)
(6)“应”、“不应人”是什么意思?“遥招手”是怎么招手?(谁来表演一下给大家看一看。)
(7)如果你是那个小孩,你会对行人做什么手势?你为什么遥招手?而不是遥摇手?(体会是怕吓走小鱼,所以没有回应路人。)
(8)这两句子诗意: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连忙远远地招了招手,害怕惊动了鱼不敢大声答话。
(9)这两句写了孩子什么样的心情?小孩想说而不能说,心里很——(着急)。谁来读出孩子这样的心情?(10)谁能联起来说一说整首诗意。
小结:小孩年龄这么小,却独自坐在草丛中模仿大人的样子学钓鱼,你觉得小孩怎么样?这样的小孩你们喜欢吗?分角色演一演。(11)写一写路人和小朋友的对话过程。
三、作业:完成小练习册
板书: 小儿垂钓
天 真 可 爱 专 注 认 真
课堂练习。
1、背一背诗歌;
2、写一写路人和小朋友的对话过程。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认识一位诗人。他的名字叫“胡令能”。谁来读一下这段文字,向大家介绍一下他。师:一位手工匠最后能写出千古流传的诗歌,真是了不起啊!让我们带着敬意读读......
《小儿垂钓》教学设计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
《小儿垂钓》教学设计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
《小儿垂钓》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小儿垂钓》是苏教版第八册第六单元第20课《古诗两首》中的一首充满儿童情趣的七绝,作者是唐代诗人胡令能。这首诗描画了一个小孩儿初学钓鱼时......
《小儿垂钓》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诗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2.引导学生根据诗句想象小男孩钓鱼是的专心致志的可爱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3.培养学生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