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枫桥夜泊教学设计_枫桥夜泊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时间:2020-02-28 06:16:2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学设计】

三年级枫桥夜泊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枫桥夜泊教学设计”。

教学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写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描绘了诗人夜泊枫桥的所见所闻。月落、霜天、江枫、渔火伴着乌啼、钟声,交织成一幅凄美的秋江夜泊图。“愁眠”是《枫桥夜泊》的诗眼,因为愁眠,诗人才看到月落、江枫、渔火,感受到霜气满天,听到乌啼、钟声。月落后,天地之间一片昏暗,江边枫树影影绰绰,江中渔火星星点点,霜气袭人、乌啼凄厉,景中无不带着作者的愁思。诗人与愁思相伴,难以入眠。或许,只有城外寒山寺悠扬回荡的钟声,才能与诗人相伴。

本诗有教学价值的内容是:1.解释重点词语,理解诗义,诵读诗文。2.由“愁眠”入手,品读诗人的所见、所闻、所感,在脑中形成秋江夜泊图,从景中体会诗人的愁情。3.感受“夜半钟声”所传达的诗人情感。教学对象分析

我班学生已经明确了预习的基本任务,能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组成词语的意思,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进入三年级后,学生开始进行定向预习。教师设计预习要求,课前学生根据要求,完成以下预习:1.学习课后生字,主动识记字形;2.自读古诗,借助字典理解“泊”的意思;3.了解诗中所出现的地名:枫桥、姑苏、寒山寺。根据文本特点,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学习中可能存在的困难是:1.学生对“霜满天”的理解;2.从诗景中体味诗情。教师自我分析

教师熟悉课标对本学段的要求,能根据课标要求并结合教材文本特点及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合宜的教学目标;能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细读文本的预习作业;能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尊重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下,给予学生必要帮助和支持。教学方法分析

根据学生年段特点、本课学习需要,在教学中以诵读引领学生感悟诗境,感受诗情,在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品诗品图中,感受诗人夜泊枫桥时的愁思,感悟客观的景带着主观的情。教学目标

1.正确、有节奏、充满感情的诵读《枫桥夜泊》,理解“泊”的意思。

2.在读中,感受“愁眠”,在脑中勾勒出秋江夜泊图,能够说出诗中所写到的景,体会景中的情。.感受“钟声”悠远,体会作者难以言说的愁情。教学重难点

重点:从景中感悟“愁眠”。

难点:从“夜半钟声到客船”,体味诗人难以言说的满腹愁情。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布置预习作业,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

完成预习作业:1.学习课后生字,主动识记字形;2.自读古诗,借助字典理解“泊”的意思;3.了解诗中所出现的地名:枫桥、姑苏、寒山寺。

根据文本特点,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学习中可能存在的困难是:1.学生对“霜满天”的理解;2.从诗景中体味诗情。教师自我分析

教师熟悉课标对本学段的要求,能根据课标要求并结合教材文本特点及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合宜的教学目标;能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细读文本的预习作业;能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尊重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下,给予学生必要帮助和支持。教学方法分析

根据学生年段特点、本课学习需要,在教学中以诵读引领学生感悟诗境,感受诗情,在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品诗品图中,感受诗人夜泊枫桥时的愁思,感悟客观的景带着主观的情。教学目标

1.正确、有节奏、充满感情的诵读《枫桥夜泊》,理解“泊”的意思。

2.在读中,感受“愁眠”,在脑中勾勒出秋江夜泊图,能够说出诗中所写到的景,体会景中的情。.感受“钟声”悠远,体会作者难以言说的愁情。教学重难点

重点:从景中感悟“愁眠”。

难点:从“夜半钟声到客船”,体味诗人难以言说的满腹愁情。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布置预习作业,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

完成预习作业:1.学习课后生字,主动识记字形;2.自读古诗,借助字典理解“泊”的意思;3.了解诗中所出现的地名:枫桥、姑苏、寒山寺。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运用 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杜牧的《山行》,让我们一起吟诵。

2、《山行》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林秋景图,诗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写秋的古诗。板书:枫桥夜泊

从题目中你读出了什么?有什么疑问 “泊”是什么意思?你能给“泊”组个词吗? 这首诗的作者是——

1、齐背《山行》

2、说出《山行》中诗人的情感。

3、学生说一说从诗题中了解到的信息。地点:枫桥(了解枫桥)时间:夜晚

事情:把船停泊在岸边

说出“泊”的意思,并在书中写出注解:停船靠岸 说出本诗的作者,了解诗人是湖北襄樊人。

1、复习引入,明确《枫桥夜泊》描绘的也是秋景图。

2、从解读诗题初步了解本诗所写内容。

二、初读古诗。

1、请学生自由读诗,提出要求:第一遍读正确;第二遍读出诗的节奏;读出诗人的情绪。

2、指名朗读。

(1)读准字音,注意诗中生字的读音

一生读诗后,PPT出示词语: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钟声 词中有两个地名,你了解吗?

(2)有节奏的读诗,指出停顿4-3(3)你读出了诗人哪种情感?“(板书:愁)

因为愁,诗人能不能入睡?你从哪个词读出来的?(在“愁”后板书:眠)愁眠就是——

你能读出诗人的愁吗?

1、学生按要求读诗。

2、学生读诗

(1)一生读诗,齐读词。说说对“姑苏”、“寒山寺”的了解

(2)一生读诗,学生试着说一说停顿处,并在书中标示;齐读。(3)理解“愁眠”的意思,读出愁情:语速稍慢、语调稍低。PPT:出示本课生字词

1、有层次的读诗,从读准字音,到读的有节奏,再到读出愁情,步步深入。

2、从了解地名,学生初感苏州距离诗人家乡千里之外。

3、引出诗眼“愁眠”,在读中感受诗的感情基调,为后面的诗歌品读做准备。

三、品读诗景。

1、勾勒诗中画面。

诗人愁思万千,难以入眠,他轻轻吟诵着——。

在秋夜中,诗人看到了什么,请默读古诗,用“-”画出诗人看到的景物。诗人看到了什么,你能不能按顺序说一说? 你能把诗人看到的画面,用几句话说一说吗?

2、细品诗景。

(1)月落:诗人看到月亮落下了,此时,天地之间一片幽暗,一片朦胧。霜满天:你见过霜满天吗?你在哪里见过霜?诗人写错了吗?你从“霜满天”中读出了什么? 江枫:江边的枫树在诗人眼里是什么色彩?看的清楚吗? 渔火:你能用一个词形容渔火吗? 用自己的话再说一说诗人看到的画面。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都伴随着诗人的“愁眠”,这里的“对”有伴随的意思。(2)诗人在幽暗的夜色中听到了什么?

乌啼:乌鸦的啼叫,在静静的夜里传来,给你什么感觉? 钟声:什么时候传来的钟声?这钟声从哪里传来?

1、学生集体吟诵古诗后,默读,用“—”画出诗人看到的景物。指名说出诗人看到的景物。用几句话说出诗人看到的景色。

2、品读诗景。

(1)感受月落之后一片幽暗;说出对“霜满天”的理解,是诗人感受到的霜气满天;说一说江边的枫树是什么样的:模模糊糊、隐隐约约,不清楚;用词形容渔火:星星点点、忽明忽暗、隐隐约约。再说一说诗人看到的画面。在书中写出“对”的注解。

(2)指名说出诗人听到了什么。

说出“乌啼”的感觉:凄凉;说一说夜半时分姑苏城外的寒山寺传来钟声。

1、这是一首写景诗,学生从诗中要“观景”、“赏景”,借助读诗,帮助学生建立相关物象。

2、诗中的景都因诗人“愁眠”而出现,品景,也是在了解诗人的情。月落之后,天地间一片幽暗,江边的枫树模糊不清,只有渔火星星点点。在凄冷的夜里,景是凄美的。初读时,让学生用几句话说出看到的画面,这是大致勾勒,而品读诗景后,再说画面,则是细细描绘。

3、诗要整体把握,理解诗义不是逐字逐句翻译,后两行诗没有难懂之处,所以重在让学生说景。

四、品味“钟声”。

1、乌鸦的啼叫带着凄冷,寒山寺的钟声远远传来,传到客船之上,传到诗人耳中,你听过撞钟的声音吗?能不能用一个词来形容钟声。

2、诗人身在姑苏城,离家千里。此时,天地间昏昏暗暗,秋霜袭人,诗人无人相陪,只有远处传来的钟声作伴。如果你化身成寒山寺的钟声,你会向诗人诉说什么?

3、因为张继的《枫桥夜泊》,寒山寺名声大振;提到寒山寺,大家又不由得想起张继。过年时,夜里11点40分寒山寺的钟声都会敲响108下,最后一声敲响正好第新年的0点。这108声钟声,预示着人的108种烦恼都会随钟声消除。

4、播放《涛声依旧》片段:这首歌好听吗?“留连的钟声,还在敲打我的无眠”,千年之后,寒山寺的钟声在我们的歌声中回响。希望,这钟声能够送走张继的哀愁。让我们一起轻轻吟诵《枫桥夜泊》。

1、学生用词语形容钟声:悠远、绵长、浑厚……

2、同桌说一说,全班交流。

3、听老师介绍寒山寺的钟声,了解小知识。

4、集体吟诵《枫桥夜泊》。

1、PPT出示:这钟声好像在对张继说:……

2、播放《涛声依旧》

1、用词语形容钟声,让学生感受钟声的悠远、浑厚,这像是对张继的慰藉。

2、让学生用一段话说一说“钟声会向诗人诉说什么”,让学生在说话中感受“夜半钟声”里传出的是诗人难以言说的愁情。

3、一首诗,会让一处景名声大振;一处景,会让你想到一个人、一首诗,即使千年后,我们的歌声中仍然回响着寒山寺的钟声,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诗的魅力、诗的文化,一切尽在不言中。教学板书 枫桥夜泊 愁眠 钟声

枫桥夜泊教学设计

枫桥夜泊一、教学要求:1、知识点:(1)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色; (2)背诵古诗,默写古诗。2、能力点:培养朗读能力、品诗析句能力,体会诗人孤寂忧愁之情。3、德育渗透点:感受诗的......

《枫桥夜泊》教学设计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枫桥夜泊》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枫桥夜泊教学设计

枫桥夜泊教学设计......

《枫桥夜泊》教学设计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7篇《枫桥夜泊》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枫桥夜泊》教学设计

《枫桥夜泊》教学设计宜良县清远小学李晓红(人教版第九册第19课) 教学目标:l、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能力,想像诗所描绘的画面;3、体会诗人浓浓的愁绪......

下载三年级枫桥夜泊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三年级枫桥夜泊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