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风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画风教学设计教案”。
《画风》教学设计
执教者
孟帅帅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15课《画风》
二、教材解读
《画风》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四册第十五课。主要讲三个小朋友一起动脑筋想办法,把无形的风生动地展现在纸上的故事。课文内容浅显,学生一读即懂,但本文对话较多,因此,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中去体会三个孩子的思想,学习他们敢想敢做、相互协作的精神。同时通过让学生说一说除了课文中三个小朋友画风的方法外,你还有什么方法画风?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中应尽量创设情景让学生乐读、乐听、乐思、乐说。
三、教法、学法
由于语文教学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求知,掌握学法,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因此,我设立了“读——悟——说——画”的学法导向,层层推进教学。
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以及动口说、动手画,在读中积累了语言,说中培养了口语交际能力,又在画中培养创新精神。
四、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音乐、视频等多媒体素材。
五、教学目标
A、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小朋友们是怎样画风的。
2、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进行说话、写话练习,丰富学生的语言。
B、过程与方法:
1、课件出示图片帮助学生观察,了解三个孩子画风的过程。
2、分角色朗读课文加深感悟和理解,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学会怎样画风。C、情感与价值:
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知道小朋友们是怎样画风的。
教学难点: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六、教学过程
(一)创造情景,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张照片,你们看,这是哪里? 生:我们的学校,乐天小学
师:嘘,你们听,什么声音?(风),嗯,是风来了,(随手板书:风)。师:风在你的印象中是什么样子的?
生:看不见,摸不着的,能感觉到风,能听到风的声音------师: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和风有关的文章。(板书:17 画)齐读课题
师: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预设1:风是怎么画出来的?
是啊,老师一开始也有这么个疑问,风怎么能画出来呢?可是啊,就是有三个可爱的小朋友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居然把风画出来了。瞧,他们来了,(帖头像),预习了的小朋友告诉我他们是谁?(赵小艺、陈丹、宋涛。)老师把他们的名字写在黑板上。欢迎他们吗?(欢迎)你想和他们交朋友吗?(想)那就和他们打个招呼,介绍一下你自己,和他们交个朋友吧。(生打招呼)
预设2:是谁在画风?
哦,是谁在画风,有提前预习的同学吗?谁能够解答他的问题?(赵小艺、陈丹、宋涛。)今天这三个可爱的小朋友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帖头像,)老师把他们的名字写在黑板上。欢迎他们吗?(欢迎)你想和他们交朋友吗?(想)那就和他们打个招呼,介绍一下你自己,和他们交个朋友吧。(生打招呼)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识字教学
师:同学们可真热情,看,这三个小朋友为我们带来了生字宝宝。你认识他们吗?(指名读)师:这两个同学可真厉害,你们是怎么认识这些生字宝宝的,快拿出你的自主预习卡,与你的小组同学交流一下识字方法吧。(小组交流。)
师:老师请一个小组来分享一下你们的识字方法。(小组汇报)师:这个小组汇报得好不好,好,掌声表扬,奖励小花瓣。
师:同学们,如果老师把这些生字宝宝打乱顺序,你还能认出他们吗?我们来开火车读一读,火车火车哪里开?
生:这里开,这里开------开火车读。
师:小火车可开得真顺利啊!下面我一起来读一读,好不好?(齐读)
师:同学们读的可真棒啊,刚才,我们认识了三个新朋友,让我们再喊一喊他们的名字吧。(师指黑板贴图,生喊名字。)
2、写字教学
师:接下来,我们的新朋友赵小艺可给同学们提出了挑战了,听听她说什么?(播放课件:同学们,你们好,我是赵小艺,你们会写我名字中的“艺”字吗?)
师:你们会写吗?(会)哦,那怎么才能把这个字写好呢?你有什么提醒大家要注意的地方? 生汇报。
师总结:“艺”字的草字头的横宜略长,下面的“乙”字折笔应尽量向左斜,弯应写平,钩直上。
师范写。生书空。
师:请同学们把写字纸、铅笔准备好,在写之前听听赵小艺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播放课件:同学们,我要提醒你们的是:注意你的写字姿势哟,头正、肩平、身直、足安。还要做到三个一,一寸、一拳、一尺。正确的写字姿势不仅能保证书写自如,减轻疲劳,提高书写水平,而且还能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预防近视呢。)
生练写,师巡视指导。
(三)理解课文,朗读感悟
1、画出画风的句子。
师:宋涛、陈丹、赵小艺他们到底是怎么画风的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中去看一看。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1)请同学们以小组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
(2)小组交流讨论,完成自主预习卡“读文感悟”的第2题。(小组交流。)
师:同学们讨论的激烈而又认真,老师真高兴。你们看,这三个小朋友也把他们的画带到了课堂上,等下小组汇报的时候,请组长委派一名小组成员上台来把这三幅画分别贴到三个小朋友的头像旁边。
师:下面哪一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交流的成果。小组汇报,师相应地出示句子。
师:这些句子你们找到了吗?(找到了)我们再来看看这位同学三幅画贴的对不对?(对)师:看来,这个小组也想当地出色。掌声表扬,奖励小花瓣。
2、学习画风,朗读感悟
(1)“赵小艺画风”
师:赵小艺是怎样画风的?请你自己读一读这句话。生:“只见她在房子前面画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飘着。”
师:你从哪个字中体会出有风呢?(飘)
为什么?
因为是风把旗子吹得飘了起来。
你能读出有风的感觉来吗?(指名读)
嗯,老师听出来了,你把飘着重读了,就读出了有风的感觉。谁再来试着读一读,让我们感受到风来了。指名读。
女同学试着来读一读怎么样?女同学读的可真好,让老师感觉到一阵微风扑面而来。
(2)“赵小艺又画风”
赵小艺还有一种画风的方法,她画了个——生读 生读:“她画了个拿风车的小男孩,风车在呼呼地转。” 师:多神奇啊!风车转动的声音是什么样的?(呼呼地)你从呼呼体会出什么来了? 风车转动的很快。
师:谁能让风车转起来呢,我请一个同学来读一读。听,转得多快啊!咱们读的时候“呼呼”要读得重一点,有力一点。谁再来读一读?老师相信男孩子会把这种神奇有力的样子表现出来。来,小男子汉们,你们来读一读吧.(男生齐读)
赵小艺她可真爱动脑筋啊,她一下子想出了两种画风的方法,那剩下的两个小朋友又是怎样画风的呢?
(3)“陈丹画风” 陈丹是怎样画风的,谁来读?
生:“她在大树旁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 哪个词让你感觉到风来了?(弯弯的),为什么?
是风把小树吹弯了。
你想不想来当一当小树,能不能一边读一边配上动作来试试。(指名生读)谁还想再来做小树?
师:小树多可爱啊!我们都来当一当小树,一起来试着边读边配上动作读一读这段话吧!(齐读)
(4)“宋涛画风”
最后,宋涛又是怎么把风划出来的呢?指名读。
生:“宋涛想了想,他把画上的太阳擦去,画了几片乌云,又画了几条斜斜的雨丝,说:下雨了,风把雨丝吹斜了。”
你觉得怎样读才能读出有风的感觉? 要把斜斜的读得重一点? 为什么?
因为是风把雨丝吹斜了。谁来读一读?
师:请同学们,想像一下这样一幅画面,太阳公公躲起来了,天边飘来几朵乌云。不一会儿,小雨一个接着一个跳了下来,形成了细细的雨丝。“斜斜的雨丝好像一幅帘子挂在天空中”,多美啊!愿意读的小朋友站起来一起读一读吧。
3、学习最后一段。
师:“三个小朋友正说着,画着,忽然吹来——生;一阵风,画中的景物——生:好像都在动。一张张画显得——生:更美了
师:为什么他们觉得画中的景物“好像都在动”?(风来了。)
师:是啊,三个小朋友画风画得太逼真了,风来了,所以感觉到画中的景物好像都在动。他们学会了画风的本领又高兴又自豪。大家一起来读一读最后一段。
4、分角色朗读课文。
师:同学们,想不想分角色来读读课文。愿意当宋涛的举手,愿意当赵小艺举手,愿意当陈丹举手,其他同学读旁白,老师负责给你们放音乐,好不好。(全班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发挥想象,拓展巩固
1、联系生活拓展练习。
师:课文中的三个小朋友宋涛、陈丹、赵小艺善于观察生活,善于思考,通过自己动脑筋想办法画出了风。你们愿意动脑筋吗?那你还有什么办法画风?在小组内说一说,再写下来,完成课后练习题“读读写写”,看哪个小组说的最好?老师可有奖励啊!
2、总结课外延伸,巩固所学。
师:同学们,只要肯动脑筋,生活中还有许多像风一样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你都能把它画下来,比如声音、气味等等,聪明的你,开动脑筋把它们画下来吧!
教学设计:《画风》教学设计:《画风》预设目标:1、会认7个字,会写4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3、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
[画风教学设计]画风教学设计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那么大家知道......
《画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认识宋、涛,陈、丹、赵、艺、显7个生字,会写显字。2、能力目标:⑴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画风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画风》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