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分子和原子的教学设计”。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
阜宁县实验初中
田菊香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能力目标:培养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情感目标:
1、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教学重点:
建立分子和原子概念,并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宏观现象。教学难点:如何把微观粒子与宏观现象联系起来。教学过程:
一、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由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品红在水中扩散的实验以及苯分子、硅原子的图象,让学生认识到物质的微粒性。
1、物质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水、酒精、氢气、氧气、蔗糖等。有些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如:碳、硅、铁、汞等。
2、分子、原子的特点:
(1)分子、原子质量体积都很小。(2)分子、原子是运动的,温度升高,粒子的运动速率加快。(3)分子、原子之间有间隔,温度升高,粒子间的间隔增大。练习: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问题
(1)墙内开花墙外香;
(2)25m3的石油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0.024m3的钢瓶中。(3)10ml水和1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ml。(4)湿衣服在阳光下比阴凉处易晾干。
二、分子、原子概念的形成1、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展示几种分子模型:水分子、氧分子、氢分子
讨论:水的蒸发与水的分解两种变化的不同归纳总结出分子、原子的定义。
2、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3、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思考与分析:
1、从分子的观点分析,冰水混合物 与糖水混合物有何不同。
2、碘是由碘分子构成的。加热固体碘产生紫色的蒸气,有人说这是碘的升华,有人说这是碘的分解。你同意哪种观点?请设计实验来证明。
3、金、铜、锌等金属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把锌、铜等金属通过化学反应炼成黄金一直是古代炼金术士的梦想,请问他们有没有实现梦想?用你学过的知识分析其中的奥妙。
变个角度看: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用微粒的变化分析物质的变化。世界更精彩!
课例2 实验、想象,感受微观世界——《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内容简析《分子和原子》是初中学生初次接触到的微小粒子,在此之前只有一些微观现象的感性认识,没有任何理性认识,通......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保亭中学梁 萍一、教学设计思路分子和原子是初中学生初次接触到的微小的粒子,在此之前只有一些微观现象的感性认识,没有任何理性的认识。我在教学过程......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3.初步学习科学探究......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本课题内容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子、原子概念。在前面学习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及混合物、纯净物的知识基础上,作为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