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淀》教学设计_荷花淀教案教学教案

教学设计 时间:2020-02-28 04:14:5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学设计】

《荷花淀》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荷花淀教案教学教案”。

《荷花淀》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荷花淀》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主要内容描述的是荷花淀地区人民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故事。作者孙犁用一种淡雅、纯净的笔法为我们铺叙开颇具乡土气息的民俗生活图。初读文章,诗境渐开,幽静美好之感袭上心头。而《荷花淀》这篇文章在《祝福》、《边城》两篇课文之后继续深入探析小说人物形象,学习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手法、品味以及作品的语言风格,培养学生们欣赏小说的能力,为今后的阅读、学习小说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针对高二年级学生的语文水平,在基本对课文的基本内容有认识且在人物分析上有相应的技巧的基础上,《荷花淀》这篇课文的学习应该侧重于欣赏小说人物形象和小说的语言。在欣赏中国现代小说和外国小说的过程中,高中语文的教学方向应该结合学生鉴赏小说的能力以及发展的基础,注重对话描写、细节描写、景物描写对人物性格形成以及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而对学生语感的培养应加强培养学生对课文语言氛围的深层理解力以及应用朗读等方式感受思想内涵的能力。学习《荷花淀》这篇文章,要求学生在同一题材写作不同写法的差异对比有基本的认识,这样对于拓宽阅读面,了解多样风格的小说有着很大的裨益。

三、教学目标:

1.熟知作家孙犁的生平以及创作风格,对所属流派有基本的了解。2.培养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3.能在欣赏阅读小说的过程中运用情景结合分析人物性格的手法。

4.能感悟“荷花淀派”笔下的纯净的人情美与景物美,理解文章风格的本土化倾向。

四、教学重点

1.鉴赏传神的对话描写和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

2.能在以小组探究、音频朗诵等教学方式寻找对课文诠释的突破口。

3.探析同为战争题材的三部不同写作方式的小说的视角以及写作风格、原因等的差异。

五、教学难点

1.在全文简洁的描写中读出内涵,品出味道,由浅入深,浅中见深。2.领略课文中浓郁的人性美与景物美,体悟中国传统文化的古典含蓄美。

六、教学方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考虑教学内容的特点,我依次采用预习指导法、阅读鉴赏法、音频朗读法、引导讨论法等四种方法使学生在多样的教学方式中掌握知识,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掌握本课知识,在发现中交流,在交流中体验,在体验中发展。

七、教学课时:2-3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关于荷花淀的传说吗?相传很久很久之前,嫦娥偷吃了仙药慢慢地飞向月宫,但是离月宫还有一步之遥之时,她腰间佩戴的宝镜突然掉了下来。宝镜掉落凡间,摔碎成大大小小的99个碎片,而碎片就成了一个个异彩纷呈,各有千秋的水淀。荷花淀便是其中一个美丽的淀泊。而本次上课的内容与这个美丽的地方——荷花淀是决然分不开的。

这篇课文所发生的地点就是在美丽的荷花淀,但是文章的主题是沉重的——抗日战争。大家一讲起战争,脑海里肯定是硝烟弥漫、炮火四起的战争场面。但是今天我将带领大家走进一个纯净的世界。此文的作者孙犁用一个独特的视角去关照满是血腥和炮火的战争,这与大家所知晓的其他作家描绘战争的手法肯定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虽然这个世界充满着战火,但是它的人情美与诗画般的景色定会给你带来不一般的感受。

(二)作家与所属流派以及创作风格

孙犁(1913年4月6日~2002年7月11日),现代小说家、散文家、作家,被誉为“荷花淀派”创始人。原名孙树勋。河北省安平县人。12岁在安平县城上小学时,开始接触五四新文学。鲁迅和文学研究会对他有很大影响。他一直相信艺术为人生的主张。孙犁14岁考入保定育德中学。学习期间,开始阅读社会科学、文艺理论著作和一些苏联文学作品,扩大了他的视野,并为后来的创作和评论奠定了很好的基础。高中毕业后无力升学,流浪北平,在图书馆读书或在大学旁听,曾用笔名“芸夫”在《大公报》上发表文章。还先后在市政机关和小学当过职员。1936年暑假后,孙犁到河北安新县的小学教书,在这里他对白洋淀一带人民群众的生活有了初步了解。后任教于冀中抗战学院和华北联大,在晋察冀通讯社、《晋察冀日报》当编辑。

孙犁的小说有诗体小说之称。在结构和行文上富有散文美,环境的优美,人性的美好,使其小说洋溢着浪漫主义的诗情画意。孙犁善于从日常生活中透视和捕捉生活的美质,把平凡和伟大、真实与典型、写实与抒情、单纯与丰富、朴素与绚丽完美地融为一体,写出了真善美的极致。《荷花淀》一文,像一株素雅而又美丽的荷花,等待着你的欣赏„„

(三)课前预习检查

1.生字生词熟知(要求学生在课前对课文有初步的了解,特别是对生字生词的熟悉。先浏览课文,看看下面这些字词是否全部掌握。)

惦(diàn)记

吆喝(he)掠(luè)过水面 穿梭(suō)膝(xī)盖 窜(cuàn)进 横(hèng)样子 吮(shǔn)手 隐蔽 嘱咐

荷花淀(diàn)凫(fú)水 噘(juē)嘴 围剿(jiǎo)扑愣愣(lèng)

2.整体感知,情节梳理

●层次分段,概括段意(根据预习的情况要求同学们在把握全文大意的基础上进行层次分段,并以简洁的语言概括段意。)第一层:夫妻话别(开端)第二层:探夫遇敌(经过)第三层:助夫杀敌(高潮)第四层:归途说笑(尾声)

●课文的线索: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安排情节

月亮升起来——很晚——鸡叫的时候——第二天——过了两天——快到晌午——正午——这一年秋季——冬天

(通过如上标志性时间词对课文情节安排进一步熟悉,以时间为发展顺序的故事情节能够更快地让学生对文章的结构脉络有较为清晰的了解。)

(四)教学主体内容分化

1.人情美——对文中的对话描写与细节描写进行分析 ●对话描写——人物形象分析

个性化语言的突出描绘是《荷花淀》的一大特色。以人物对话为主要突破点,思考分析生动传神的人物语言,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提高学生对该类小说的鉴赏能力。选取有代表性的对话来进行分析: ①、“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

②、“她们几个呢?” ③、“怎么了,你?”

以上几句对话,表现了水生嫂体贴、温柔、机敏和稳重的性格。

④、“你总是很积极的”───在妻子逼问下,水生终于说出自己“第一个举手”报名参加大部队。水生嫂此时的心情十分复杂,她爱丈夫,爱自己的家,舍不得丈夫离开。因为她毕竟只是一个普通的女人,所以,这是一种责怪的口气。“总是”有自豪也有嗔怪。

⑤、“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丈夫参军去打鬼子,她没有阻拦,在“小家”和“大家”发生矛盾的时候,她选择了“大家”,说明她能顾大局。但她毕竟是一个普通的劳动妇女,自然会想起丈夫一去,留下的生产和生活的担子该有多重!这是她的顾虑。

⑥、“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经过水生的一番劝说,水生嫂感到丈夫确实是个好丈夫,他不仅为革命事事走在头里,而且能体谅家里的难处,所以,水生嫂摆正家庭和民族的关系,统一对丈夫和祖国的爱,决心挑起生产和生活的重担,支持丈夫参军。

以上几句对话,表现了水生嫂顾大局,明大义的崇高品质。

⑦、“你有什么话,嘱咐嘱咐我吧。”───水生嫂为了让丈夫放心,自觉承担任务。

⑧、“嗯”───水生鼓励妻子政治上、思想上、文化上进步,劝诫妻子不要当俘虏,要与敌人拼命。两个“嗯”字表现了水生嫂既有中国妇女吃大苦耐大劳的传统美德,又有新一代妇女勇敢战斗的精神,也表现了她的忠贞。

以上的对话中,作者孙犁为我们刻画了一个勤劳纯朴、挚爱丈夫、热爱祖国、顾大局、明大义的农村妇女形象——水生嫂,为后来写水生嫂等机智勇敢地与敌人斗争,发展成为抗日游击战士作了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同时,另一个主人公水生也在对话中可以看出他热爱祖国,处处以民族利益为重,事事争先,也爱家庭、妻子、孩子,体贴理解妻子,鼓励妻子进步这样一个革命战士的形象。

●细节描写——形象描写、动作描写与神态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特点,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突出文章中心)

仔细地体味对话内容,捕捉人物对话时的神态(“笑着”、“低着头”、“呆呆地”、“流着泪”)和动作(“站起来要去端饭”,“手指震动了一下”,“坐在院里等”),进而把握水生嫂的性格。

外貌描写:

这年轻人不过二十五六岁,头戴一顶大草帽,上身穿一件洁白的小褂,黑单裤卷过了膝盖,光着脚。他叫水生,小苇庄的游击组长,党的负责人。——没有特征化描写,一副普通年轻人的打扮,淡化的人物。

动作描写:

“站起来要去端饭。”——关心丈夫

“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对丈夫要去参军吃惊的神情

“女人流着眼泪答应了他。”—— 不舍,坚强,勇于承担家庭

神态描写:

“她望着丈夫的脸,她看出他的脸有些红胀,说话也有些气喘” “女人看出他笑的不像平常” ——水生嫂心细,善于观察,关心丈夫

“女人鼻子里有些酸,但她并没有哭。”——对丈夫即将离去的依依不舍,但又表现出坚强的一面,深明大义。

水生嫂是个勤劳纯朴、外柔内刚的女子,她关心体贴丈夫,温柔贤惠;她能及时感应到丈夫的心理和情绪变化,聪慧机智;她理解支持丈夫参军,深明大义。

2.景物意境美——景物描写 语言的石化 荷花淀派散文的诗意美乡土气息

(主要通过多媒体的展示进行教授,分为音频播放——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朗诵。)

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富有诗情画意的片段,朗读中需要注意:语调应柔美自然,切忌沉重、急躁。

1.第一段“月亮升起来,院子„„”幽雅的月夜,艰辛、无聊的劳动成为轻松、愉快的,作者把劳动美化了、诗化了。这些景物描写为任务提供了背景,烘托了人物形象,烘托出水生嫂勤劳淳朴、温顺善良。热爱劳动、热爱亲人,以景写人,情景相生,景物美中又能实现人情美。

2.第四段 作者刻画了一个诗化的女人。劳动场面被诗化和美化,人物的心事不再采用一般小说叙事方式,而是通过散文诗的绘画笔法来描绘,诗意盎然,引人入胜。

3.第六十段 这是一个美丽的画面,蓝天、碧水、小船、女人、作者描绘了一幅诗意的画面,白洋淀的景物是多么美丽啊,美得如诗如画,它激励着白洋淀的人民去奋勇保卫。作者把白洋淀的诗情画意和乡土气息融合在一起,充满生活气息的语言让同学们更熟悉当地的风土人情。

3.视角的独特性

作为文章的主旨,战争似乎很难逃脱人们的视野。而抗战中的广大劳动人民团结一致,共御外敌。正如作者孙犁所说:“在他们,没有人谈论今天生活的得失,或是庆幸没死,他们是:死就是死了,没死就是活着,活着就是要欢乐的。”“因为离敌人最近,眼看到有些地方被敌人剥夺埋葬了,但六七年来共产党和人民又从敌人手中夺回来,努力创造了新的生活,因而就更珍爱这个心的生活,对他的成长也就寄托更大的希望。”这些善良、朴实、纯真的人们在战争环境中闪耀出人性的光辉,表现了人民不畏强暴、保卫家园的精神状态。

小说虽然描写的是抗日战争的事情,但是少有直接写战争的激烈、残酷,而是把笔墨集中在普通百姓的夫妻之情、家国之爱上。这是作者战争题材写作的视角虚化。而从另一个方面讲,这也是对主题的进一步深化。侵略战争是反人性的,反抗侵略者的人们以纯美的人性、崇高的人格,在精神上已经战胜了侵略者。军民一心,这是抗战胜利的精神源泉,也是抗战胜利的最根本原因!

文中白洋淀地区人民的抗日战争生活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和乐观主义精神,在感情得到升华的同时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战争题材写作的视角,提高欣赏小说的能力。

接下来主要以探究的形式引导学生结合两篇外国战争题材小说进行分析(卡尔维诺《牲畜林》海明威《永别了武器》)。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对两篇外国战争题材小说选段进行评析,主要探讨一下与中国作家写作视角等方面的差异。

两篇课文的选段(课前发放资料,《牲畜林》因是短篇,可以全篇,而《永别了,武器》可以选取一部分进行阅读。重点是对两篇小说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1.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的《牲畜林》(《牲畜林》通过滑稽可笑的故事场景来讽刺侵略者的残暴,而这样的写作方法与《荷花淀》有异曲同工之妙,两者都是以一种缓冲的姿态虚化战争,但于浅处更显作品的内涵和深度。)

2.美国作家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永别了,武器》表现战争的深刻主题,被称为“迷惘一代”的接触成就。小说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意大利战场为背景,描写战争怎样摧毁亨利与凯塞林的爱却和幸福,反映战争如何毁灭人的精神,扼杀人的爱情,如何导致人与人之间无谓地相互残杀。作品并没有将希望寄托在战后的和平生活上,而是对人类文明怀着失落的情绪。)

(五)课堂总结

1.作家及创作风格的总结

从《荷花淀》这篇课文中,我们看出作者孙犁整体的创作风格。《荷花淀》的清丽隽永使其荣膺“诗体小说”的美名,茅盾因此以“用谈笑从容的态度来描摹风云变幻”来赞誉孙犁,此更显现出孙犁创作的风格。他的作品作品从许多方面勾勒了时代和社会的风俗画,以名利流畅的笔调刻画了众多劳动者,尤其是农村青年妇女的形象,形成了他朴实深沉、优美淡雅的文风。

在当时的背景中,作为战争描写的题材被很多文学流派所竞相描绘。而在其中,以孙犁为代表的“荷花淀派”脱颖而出,独树一帜,以浪漫主义为创作风格,以自己特有的视角去还原历史,带给读者鲜活的阅读体验和强烈的阅读期待,完美地诠释了“陌生化”的文学内涵,拓宽了抗战文学的艺术外延。

2.人情美与景物美相映成趣,体现风格的本土化

美丽的荷花淀给同学们留下的是片片荷叶裹着荷花,充满生机,充满活力,也象征着白洋淀人民对没有战争的幸福生活的美好憧憬和追求。这是一幅纯美的画面,满是荷花荷叶,人物缀于画面之中,融入荷花荷叶的灵魂,这么美丽的一方水土养育出一方英雄儿女,他们的美丽身心不容玷污,他们平时的温情到战时都转化成勇气,这是人情美与景物美的完美契合。这才是《荷花淀》所要传达的艺术效果,也正是作品生活高度艺术化,审美化的结晶。

3.正确把握战争视角,探究战争描写异同

《荷花淀》写作视角独特,意境诗化纯美,与两例(卡尔维诺《牲畜林、海明威《永别了,武器》)战争系列小说在视角、风格、背景有着较大的差异。孙犁在《荷花淀》中甚少描写战争的对象、战争场面的残酷以及战争对人的迫害,而是赋予这个宁静的荷花淀浓厚的人文情怀。这种写作手法比大篇幅描写侵略者的暴虐行经更深入人心。军民一心,这是课文集中表现的,也是本文创作意图之一。

(六)作业设计 1.对字音字形的掌握

2.景物描写与对话描写的学习 3.故事续写

4.孙犁作品的课外拓展阅读

(七)板书设计

教学设施采用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PPT制作主要侧重课文的主体内容,板书这块侧重于课文鉴赏。

荷花淀教学设计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7篇荷花淀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荷花淀》教学设计

《荷花淀》教学设计......

荷花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1、学习通过人物对话、景物烘托、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和感情思想的写法。2、整体领略小说充满诗情画意的意境美和人物形象的人情美,通过人物分析理解小说的......

荷花淀教学设计

荷花淀教学设计((精选14篇))由网友“kiakiakiakia”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荷花淀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篇1:《荷花淀》教学设计 一、教学......

《荷花淀》教学设计

《荷花淀》教学设计《荷花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的。1、认识白洋淀地区人民的抗日斗争生活,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2、理解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和传神的......

下载《荷花淀》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荷花淀》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