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七年级必修)_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时间:2020-02-28 04:14:5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学设计】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七年级必修)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朗读诗歌的基本要求,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

2、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3、品味重点词语的深层含义,领会全诗所阐述的人生哲理。

4、树立理想,并培养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奋斗的精神。教学重点

1、朗诵课文。

2、品味重点语句的深层含义。

3、领会全诗所阐述的人生哲理。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都是山里的孩子,在孩提时代我们对山外到底有什么肯定有过很多奇特的想象,那么,你的想象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位从山里走出来的诗人的诗歌——《在山的那边》,和山里的孩子一起,去探寻山外那美好的世界。

2、作家简介:

王家新,1957年生于湖北均县(现在丹江口市)。1978年入武汉大学中文系读书。1982 年毕业,分配到湖北郧阳师专任教。1985年借调到北京《诗刊》社从事编辑工作,1990年离开。1992年去英国。1994年归国,在北京教育学院中文系从事教学工作。出版的诗 集有《纪念》(1985年)、《游动悬崖》(1997)等。

二、检查学生预习字词

见课后要求读读写写的生字生词。

三、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在朗读中品味重点语句含义

1、范读课文。读前强调:

a.诗歌朗读的基本要求:语速、节奏、重音。要求学生注意老师朗读的节奏、停顿及意义重音。

b.理解诗中“山”与“海”的意思。

2、学生集体朗读课文。

3、组织学生讨论“山”与“海”在诗中的意思。

学生刚刚接触合作讨论的方式,能说对大意就行。老师要以鼓励为主,即使说的不全面、不深刻也无妨,后面还要引导深入探究。[教师指导] a、先给诗句划分朗读节奏。b.再挑选意义重音。

以上两点是教给学生最基本的朗读方法,掌握了朗读节奏与重音,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诗句意义。教师可以以几个诗句为例,然后让学生讨论、自己划出节奏及意义重音即可。

4、结合朗读生意,指导学生探究式阅读,讨论。a.讨论,理解重点词语含义.(教师边板书) “铁青”什么意思?是写山的颜色吗?如果不是,那又是表现什么? 我的“幻想”指什么?“零分”又指什么?  “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具体指什么?为什么说是“飘来”的?  “诱惑”是什么意思?课文中指什么?  “喧腾”是什么意思?课文中指什么?  “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的“终会”表达了一种什么心情? 学生通过讨论,以上重点词语基本可以正确理解。个别有争议的词语,教师可指导学生结合“山”与“海”的含义,也从象征意义上来理解,来解释,可予以补充,纠正。

b.在学生初步掌握朗读节奏、意义重音的基础上,再指导学生揣摩语意,初步读出句子所表达的语气。然后讨论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深刻含义。

七年级《在山那边》教学设计

七年级《在山那边》教学设计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了解朗读诗歌的基本要求,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2、整体感知诗歌内容。3、品味重点词语的深层含义,领会全诗所阐述的人生哲理。4、树立理想,并培养为......

在山的那边(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1、初步感知诗歌内容;2、通过反复诵读,达到熟读成诵3、理解作者所创设的诗歌意境,把握本诗主旨;4、体会“山”和“海”的不同含义,体会诗歌蕴含的人生哲理。1、理解作者所创设的......

《在山的那边》(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在山的那边》(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在山的那边(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教案示例 学习目标:1.体会作者“为理想而奋斗”的思想情怀;理解作者所创设的诗歌意境,把握本诗主旨。2.深入诗歌意境,体会“山”和“海”的不同含义,体会诗歌蕴含的人生哲理。3......

下载《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七年级必修)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七年级必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