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菊和莲》教学设计_菊和莲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时间:2020-02-28 03:54:5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学设计】

25《菊和莲》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菊和莲教学设计”。

25、菊和莲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会5个生字。

2.学习课文,知道菊花的香味,形状,颜色和本性,知道莲的花、叶、茎、实的名称及其作用。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初步感受课文的语言魅力,培养学生文言文的语感。过程与方法:

学会借助注释,自读,自议,画出思维导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感受文言文的魅力,陶冶学生的情操。

第一课时

一、引入话题,比较古今,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雍容华贵的牡丹,清秀淡雅的荷花,飘逸高洁的菊花,傲雪凌霜的梅花都点缀了我们的生活。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个赏花爱花的传统国度。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一篇与花有关的文章。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快速浏览课文,这篇课文有什么特别之处? 生交流看法。

师:这篇课文由两篇文言文和两段译文组成。文言文是古人写的文章或说的话,白话文则是现代人写的文章或说的活。

过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文言文就像一艘大船,承载着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与白话文相比,文言文好比是根,白话文是枝叶,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节课我们先学《菊》。板书 3、(PPT:菊花的图片)这是古人画的菊花图。你看,这菊花,画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自古菊花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晋代的陶渊明最爱菊曾写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今天我们学习《菊》,(出示PPT《菊》文言文部分)看看古人是如何介绍菊花的。

二、初读感知课文内容,读通读顺。

1、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是学习文言文的决窍。(板书:读)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谁来读?(指四名同学读,每人读一句)其他学生边听边评。(可从学生朗读时读准字音,断句,停顿等方面评价)

生评读,是否读准了?师就学生朗读和评价相机给予评价,反馈。

3、集体纠正:学生说到哪儿,相机指导。(“既”,“爪”)

(PPT出示爪的读音,强调“爪”字的读音:读zhǎo:指鸟兽的有尖甲的脚;也指尖利的趾甲。如鹰爪、爪牙、张牙舞爪、鳞爪飞扬。

读zhuǎ:指禽兽的脚或像爪的东西。如猪爪、鸡爪。)师:(出示图片,原文,“其瓣如丝、如爪。”)这里应该读什么呢?指名读。

4、比较读法,感知文言文的特点。

师:古人读文是一件很风雅的事,一卷在手,书声朗朗。文言文的朗读特别要注意节奏和韵味。我也想读读(师配乐朗读)老师读得怎么样? 配上音乐,男生读文言文,女生读译文。

5、画一画

借助译文同学们看看作者从哪些方面来写菊花的?画画思维导图(板书:借)生画师巡视,找出有代表性的展示。

三、再读古文,借助插图、译文,品读古文。

1、师:同学们,这些古文是古代文化遗产的瑰宝,如同《我爱你,中国的汉字》中说的:“每个字都有不同的风韵。它们是有着独特性格的精灵。”刚才同学们通过画思维导图,发现这篇文言文从以下四个方面来介绍了菊花。现在就让我们好好地品一品这些文字。(板书:品)

2、借助ppt逐句分析品读。

1)读读这句话:PPT出示 “菊花盛开,清香四溢。”(生述意:“菊花盛开的时候,清香四处散发。”)这一句写了菊花的哪个方面?(板书:香味)你读慢一点,让我们都来品品菊花的清香。(生慢读)嗯,仿佛有一股淡淡的清香。谁还想读?(指名读)一起读。师:你准备品哪个字?(“清”或“溢”)是啊,菊花盛开,香味十足。齐读,读出作者对菊花的喜爱之情。

2)PPT出示:其瓣如丝、如爪。师:这句写了菊花的——(形状)师:觉得哪个字用到好?(“如”就是像的意思作者一连用了几个比喻?好在哪?)。来,你看着这些形状各异的菊花读这一句。还有谁愿意读?

3)PPT出示:其色或黄,或白,或赭,或红,种类繁多。四个“或”采用了排比的写作手法,写出了菊花颜色多。(读给大伙听听)PPT:其色或黄,或白,或赭,或红,或,或,种类繁多。(口头拓展“或”)

师:用一个成语形容一下菊花的颜色。(色彩缤纷、五颜六色、色彩斑斓、姹紫嫣红)4)PPT出示“性耐寒,严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独盛。” 它告诉了我们菊花的特征,(板书)从哪些字、词让你体会到菊的耐寒的本性?把你的感受通过这些词语传递给大家吧!(指名读)一起赞赞菊耐寒的本性吧!(学生齐读)师:细细地,读一读,品一品,从这句中品出了什么? 预设:

(一)菊花不畏严寒(请你读一读)

(二)将百花零落与惟菊独盛进行对比,突出了菊花的顽强。

(三)我们从什么字感受出菊花不畏严寒的特性和品性啊?(惟、独)

(四)出示PPT,“性耐寒,严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独盛。”(“严”变红,比较文言文和译文,体会“严”精妙。)

(五)诵读古文,表现魅力,PPT:“百花零落,惟菊独盛。”

有了这样的文,我们似乎看到菊花不畏严寒,如君子般凌霜傲霜的品性。因此当百花零落之时,——读,惟菊独盛。(板书:惟菊独盛)

5、悟情。

我国古代有一位诗人叫陶渊明,他在自己房前屋后种植着菊花,更是以菊的品格自喻,希望自己有菊花那样的美德,你能说说是什么美德吗?(指名回答)师小结:不仅因为美丽,更在它不畏严寒的坚强品质。让我们一起来歌颂菊的美好品质吧!(齐读最后一句)

四、条理清晰,背诵课文,积累语言。

怎么样,文言文学起来蛮有意思吧!来,咱们把它珍藏在脑海里。和着古曲,我们一起试着背一背,(板书:背)不会背的可以看书。学生背诵。配上音乐。

五、小结:今天,我们领略了文言文的《菊》的独特魅力,掌握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真棒!

六、作业。

1、诵读《菊》。收集写菊花的名句。

2、用今天学到的方法预习《莲》。

第2课时

一、导入新课。

1、猜谜语(猜两种植物)

小小一姑娘,坐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袄,阵阵放清香。(荷花)泥里一条龙,头顶一个蓬。身体一节节,满肚小窟窿。(莲藕)

2、说说你从什么地方猜出来的?荷花与莲藕都是莲的组成部分,还有同学来说说你对日常生活中莲的其他部分了解?来,看古人是怎么描述的,板书课题《菊》。

二、朗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根据上节课学习,自读文言文《莲》,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断句停顿,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指名朗读。

3、相机指导“曰”“茎”“藕”“皆”等字读音。

三、精读课文,理解文意。

1、小组合作学习,对照译文,说说读懂了什么?

2、学生质疑,提出不懂字义。

亦:也。

曰:叫做。

其实:它的果实。

3、全班交流,指导朗读,读懂了哪些句子?文中介绍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板书:①花

②叶

③茎

④实

⑤用途 PPT出示莲在不同时期的图片,指导学生朗读。

四、再读课文,指导背诵。

1、学生自由读,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2、根据板书内容,学生练习背诵。

3、配乐配图齐诵。

五、拓展延伸

1、莲不仅作用大,而且品质高尚。师出示《爱莲说》中名句了解莲的品质,“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师释义)莲是多么高洁呀!

2、读一读,赞一赞。

六、小结

《爱莲说》向我们揭示了莲的高尚的品质,而我们这则文言文侧重于莲花知识的介绍,让我们再一次在优美的图片和乐声中齐诵《莲》。

七、作业

1、书写课后生字。

2、读读《爱莲说》

板书设计:

25、菊和莲

味香

荷花

形奇

如盘如钱

春种夏开

色多

莲藕

可观可食 性耐寒

莲子

菊和莲教学设计[全文]

《菊和莲》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2.学习课文,了解菊花的香味、形状、颜色和本性,了解“菊花”性耐寒的特点。3.初步感受文言......

菊与莲

教学目标:1、学会5个生字。2、学习课文,知道菊花的香味、形状、颜色、本性。3、学会借助注释,自读,自议。4、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语感悟菊花的香、美和品性,背诵课文,初步感受课文......

菊 教学设计

《菊》教学设计菊菊花盛开,清香四溢。其瓣如丝,如爪。其色或黄、或白、或赭、或红,种类繁多。性耐寒,严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独盛。一、导入1、出示谜语:小朋友们,先给你们猜个谜瓣......

2023年菊和莲课文原文范文(13篇)

总结可以使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怎样培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总结是一种对经验和教训的归纳和总结,以下是一些总结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菊和莲课文原文篇一......

《菊花台》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册音乐课《菊花台》教学设计太和县民族中学赵国锋 2017.4 《菊花台》教学设计太和县民族中学赵国锋一、教学目标1、分析通俗歌曲《菊花台》的“民族味”,激发学生学......

下载25《菊和莲》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25《菊和莲》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