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菊》教学反思 教案教学设计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2-12 21:56:2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丑菊 教案教学设计

新桥中心学校黄昌富

一、 教材特点:

《丑菊》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讲了“我”很想知道名为“丑菊”的花儿究竟是什么样,于是种了一棵,一年后丑菊开花了,而花儿并不像它的名字,是一种很美的花儿,从这件事,“我”想到人间事物中,有不少东西往往名实并不完全相符。名可以丑,但实一定要美。

二、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教学的论述: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要充分顾及到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要让学生学会阅读的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2、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认为,我们的实际生活,就是我们的全部课程。生活是一本很好的教科书,教师应努力寻找生活中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三、 教学目的要求:

1、 了解课文内容,分清课文的主次。

2、 从丑菊身上得到启发,学习正确地看待事物,懂得做人的道理。

3、 学习借物喻人的状物写法。

4、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结合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继续进行重点训练项目“分清文章主次”的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部分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文章的思想,领悟做人的道理。

五、 教学准备:

1、 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丑菊的资料。

2、 制作课件。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方面的活动 学生方面的活动 设计意图

一、

分清主次

感知丑菊

1、 展示菊花的图片,揭示课题。组织学生质疑。

2、 出示初读课文要求:请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文中的生字,想想课文写了哪些内容?其中哪部分内容是主要的?再填空:

种丑菊--()--()

3、组织交流、汇报。

1、 欣赏图片。读课题,围绕课题质疑。

2、 按初读要求自学课文。

3、交流自学收获。 激发学习兴趣,

培养质疑能力

初读课文,分清主要内容和次要内容,感知丑菊的特点,落实单元训练重点。

教学环节 教师方面的活动 学生方面的活动 设计意图

二、

质疑释疑

领悟丑菊

三、

拓展运用

赞美丑菊 1、 请学生读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并说说根据“阅读提示”想解决哪些问题?

2、 组织学生疏理质疑的问题。

3、 组织学生讨论释疑的方法。

4、 请学生选择适合自己阅读习惯的方法,解决问题,巡视指导。

5、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并出示相关课件

1、 出示格言:花美在外貌,人美在勤劳。

指导学生仿写格言,制作书签。

2、 组织交流书签。

3、 布置课外作业:

请说说下列事物品格,并选择其中一种或其它事物写一篇借物喻人的习作:(1)小草(2)蜡烛(3)铺路石 1、 读“阅读提示”谈谈想解决的问题。

2、 疏理质疑的问题,归纳自学提纲:

a) 丑菊真的丑吗?它是什么样子的?

b) 课文表达了作者对丑菊怎样的感情?你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

c) 作者从丑菊中受到什么启发?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从丑菊中受到什么启发?

d) 在写法上你从《丑菊》和《落花生》中学到什么?

e) 其它问题

3、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边读边想,边读边议,圈点批注等

4、学生选择适合自己阅读习惯的方法,自学课文,解决问题。

5、交流评议、品读相关语句

1、 在书签上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赞美丑菊。(如:编格言,写小诗,写广告词,画画等)

2、 互相交流,互相评议。

3、 先说说列举的小草、蜡烛、铺路石的品格,再完成习作。 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

进行学法指导,提高阅读能力。

培养学生从内容体会思想,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面的能力。

在实践中学习语言,积累语言。

读写结合,知识转化为能力。

(此教案于2005年5月在县首届名师教学展示观摩活动中执教)

第2篇:《丑菊》教学反思

经过两轮试讲,对《丑菊》这课的把握越来越准确、熟练,教学效果也越来越理想。但仍有很多值得细致琢磨和推敲改进的地方。

1、导入:学生不知道描写菊花的诗句,只有一个同学能背诵出一句,而且不熟练。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马上教给学生适当的几句诗,不但可以引入新课,同时也是丰富了学生的积累。

2、汇报第2自然段:教师问的问题太碎,所以纠缠时间过多。完全可以一句带出“丑菊起初什么样,长了几天什么样,等了几天又是什么样?”学生就可以很快地有序地把握内容。

3、在让学生评读这段时,学生说出来了一些词应该重读,如“绿绿”“金黄金黄的”“一层又一层”。教师应该给与写法上的点拨总结,“这些描写丑菊颜色、形态的词应该读得突出些”。这样,既可以进行朗读的指导,又让学生体会写法的精妙。

4、读写结合:在一个学生汇报时,老师不能只针对这一个学生进行指导,而置其他学生于不顾,要让其他学生参与其中,评一评哪说得好,哪可以怎么修改。这样就可以做到在指导一个学生的同时,培养整体学生的思辩能力。

5、既然设计文章的第2段为读写结合的重点设计,那么,其它段就要以读代讲,处理的再淡些,才能突出重点。

6、结尾:首先应该尊重文本,“名”的意思就是名字、名声,在此基础上再加以引申为名誉、地位、外表等。学生谈对 最后一句话的理解也不要讲得过多,小组内议一议,指名两三个学生汇报即可,还是以朗读的形式来理解感悟。

总体看来,存在两方面问题还需在以后的教学中注意、改进。一是引导的便捷,教师要巧妙设计自己的教学语言,提出的问题要明确简练,引导学生的语言要尽可能的便捷,不但规范教师的教学语言,还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课堂容量和教学效率。

二是培养孩子倾听思辩,不能只是一对一的指导,而是让所有学生参与进来,使他们不至于无事可做,教师要逐渐培养他们倾听的好习惯和善于思辩的能力,课堂上不仅有师生对话,还要有生生对话,这样课堂才能有互动,指导面积也会扩大,这又是一个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极佳途径。

第3篇:《丑菊》教学反思

《丑菊》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们的教学记录下来,那么优秀的教学反思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丑菊》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经过两轮试讲,对《丑菊》这课的把握越来越准确、熟练,教学效果也越来越理想。但仍有很多值得细致琢磨和推敲改进的地方。

1、导入:学生不知道描写菊花的诗句,只有一个同学能背诵出一句,而且不熟练。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马上教给学生适当的几句诗,不但可以引入新课,同时也是丰富了学生的积累。

2、汇报第2自然段:教师问的问题太碎,所以纠缠时间过多。完全可以一句带出“丑菊起初什么样,长了几天什么样,等了几天又是什么样?”学生就可以很快地有序地把握内容。

3、在让学生评读这段时,学生说出来了一些词应该重读,如“绿绿”“金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丑菊》教学反思(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经过两轮试讲,对《丑菊》这课的把握越来越准确、熟练,教学效果也越来越理想。但仍有很多值得细致琢磨和推敲改进的地方。

1、 导入:学生不知道描写菊花的诗句,只有一个同学能背诵出一句,而且不熟练。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马上教给学生适当的几句诗,不但可以引入新课,同时也是丰富了学生的积累。

2、 汇报第2自然段:教师问的问题太碎,所以纠缠时间过多。完全可以一句带出“丑菊起初什么样,长了几天什么样,等了几天又是什么样?”学生就可以很快地有序地把握内容。

3、 在让学生评读这段时,学生说出来了一些词应该重读,如“绿绿”“金黄金黄的”“一层又一层”。教师应该给与写法上的点拨总结,“这些描写丑菊颜色、形态的词应该读得突出些”。这样,既可以进行朗读的指导,又让学生体会写法的精妙。

4、 读写结合:在一个学生汇报时,老师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丑菊》的教学反思

《丑菊》的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如何把教学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丑菊》的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丑菊》的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在互动对话中,发表自己的感受,体会作者对丑菊的情感。

2、有感情朗读课文,欣赏文中的优美词句,积累语句。

3、学习作者采用抑扬以及借物喻理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了解作者眼中的丑菊,体会作者对丑菊的情感。

难点:

从丑菊身上得到启发,学习正确看待事物的方法,懂得做人的道理。

教学设计: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课件显示丑菊)你们对丑菊有哪些了解呢?谁来说说?(教师板书课题:丑菊)

2、这节课,我们就来细细地读读课文,看看大家是怎样读懂课文的?听听大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丑菊》教学总结反思

《丑菊》教学总结反思

《丑菊》教学总结反思

经过两轮试讲,对《丑菊》这课的把握越来越准确、熟练,教学效果也越来越理想,《丑菊》教学反思。但仍有很多值得细致琢磨和推敲改进的地方。

1、导入:学生不知道描写菊花的诗句,只有一个同学能背诵出一句,而且不熟练。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马上教给学生适当的几句诗,不但可以引入新课,同时也是丰富了学生的积累。

2、汇报第2自然段:教师问的问题太碎,所以纠缠时间过多。完全可以一句带出“丑菊起初什么样,长了几天什么样,等了几天又是什么样?”学生就可以很快地有序地把握内容。

3、在让学生评读这段时,学生说出来了一些词应该重读,如“绿绿”“金黄金黄的”“一层又一层”。教师应该给与写法上的点拨总结,“这些描写丑菊颜色、形态的词应该读得突出些”,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丑菊》教学反思》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丑菊》教学反思范文

《丑菊》教学反思范文

经过两轮试讲,对《丑菊》这课的把握越来越准确、熟练,教学效果也越来越理想。但仍有很多值得细致琢磨和推敲改进的地方。

1、导入:学生不知道描写菊花的诗句,只有一个同学能背诵出一句,而且不熟练。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马上教给学生适当的几句诗,不但可以引入新课,同时也是丰富了学生的积累。

2、汇报第2自然段:教师问的问题太碎,所以纠缠时间过多。完全可以一句带出“丑菊起初什么样,长了几天什么样,等了几天又是什么样?”学生就可以很快地有序地把握内容。

3、在让学生评读这段时,学生说出来了一些词应该重读,如“绿绿”“金黄金黄的”“一层又一层”。教师应该给与写法上的点拨总结,“这些描写丑菊颜色、形态的词应该读得突出些”。这样,既可以进行朗读的指导,又让学生体会写法的精妙。

4、读写结合:在一个学生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课文《丑菊》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了解作者眼中的丑菊,体会作者对丑菊的情感及作者所要通过丑菊告诉我们的道理。

2、继续学习借物喻理的写作方法。

3、朗读课文,欣赏文中的优美词句。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课文,了解作者眼中的丑菊,体会作者对丑菊的情感及作者所要通过丑菊告诉我们的道理。

2、继续学习借物喻理的写作方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有没有见过菊花?它美不美?你能用一两句话来描述它的美?

2、可是有人偏偏说它不美,还叫它丑菊,他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文章《丑菊》。

二、初读课文,划出文中描写丑菊外形的语句。

1、自由读文,通读全文。

2、划出文中描写丑菊外形的语句反复读一读,体会它的美。

出示相关的句子,说说作者是如何描写丑菊的?

(前三句是从静态方面来描写花的美,介绍了花的颜色、大小,是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丑菊》教学反思 教案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丑菊》教学反思 教案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