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教学设计_教学设计春

教学设计 时间:2020-02-28 02:05:13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学设计】

《春》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教学设计春”。

《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2)学习本文细致地观察,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进行形象生动描写的方法。(3)揣摩、品味文章优美生动的语言。2.过程与方法

(1)诵读课文,引导学生体验课文情感,培养学生语感。

(2)结合课文内容,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朗读、品味中感受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2)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珍惜青春、积极进取的情怀。

教学重点

1.采取多种形式反复朗读,引导学生体验课文情感,培养学生语感。2.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进行形象生动描写的方法。3.掌握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

1.体会作者寓情于景的艺术手法。

2.学生掌握阅读、欣赏写景文章的一些方法,初步形成自学这类文章的方法。

教学方式

多媒体教学;自主、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春天是绚丽多姿的,她让人目不暇接、心旷神怡。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挥毫泼墨,描绘春天、歌颂春天。宋代诗人叶绍翁《游园不值》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所见所感,这首诗先写诗人游园看花而进不了园门,感情上是从有所期待到失望遗憾;然后又看到一枝红杏伸出墙外,进而领略到园中的盎然春意,感情又由失望到意外的惊喜,写得十分曲折而有层次。唐代诗人贺知章《咏柳》这首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诗中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她是美的创造者,赞美她裁出了春天。北宋诗人王安石创作的《泊船瓜洲》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园的深切感情,其中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颂。诗中“绿”字将无形的春风化为鲜明的形象,非常传神。

二、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改名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诗集《雪朝》(与人合著),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文艺论著《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等。

三、词语积累

1、扫清文字障碍

朗润 婉转 嘹亮 黄晕 应和 酝酿 繁花嫩叶 抖擞精神 散在草丛 披蓑戴笠 胳膊 涨

2、掌握下列词语意思(1)朗润:明朗润泽。

(2)酝酿:原意是造酒,这里是说各种气息混合在空气里,象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3)卖弄:炫耀。

(4)应和:(声音、语言、行动等)相呼应。(5)婉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6)嘹亮:(声音)清晰响亮。(7)黄晕:昏黄,不明亮。

(8)烘托:中国画的一种技法,从旁边或周围涂抹水墨或者淡彩,使画的主要部分更鲜明,更突出。这里是“衬托”的意思。(9)静默:指静静地不发出声音。(10)舒活:舒展,活动。(11)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12)抖擞精神:振作精神。

(13)繁花嫩叶:密密地开着的花和嫩绿的叶子。(14)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15)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

四、倾听配乐朗诵,初步感知课文

五、全班齐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要求:(1)加深对文中形象而生动的句子的理解;(2)用明快的节奏,读出作者热爱赞美春天的感情。

六、合作探究,理清结构

教师点拨:本文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春草、春花、春风、春雨、春忙)同学们分组讨论,明确课文主要内容,并且依据课文的脉络,整理出文章的思路。明确:全文围绕一个“春”字,可以划分为三个部分,写了盼春(1)、绘春(2-7)、颂春(8-10);课文第1段写盼春,是总领全篇,开启下文,即点题;第2段至第7段写绘春,是文章的主体;第8段至第10段写颂春,是结尾,也是点睛之笔。

七、精读课文、品析鉴赏

1、第一段连用两个“盼望着”,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讨论归纳:两个“盼望着”,语气逐渐加重,表达了作者盼望春天的心愿和欣喜的情感。

2、第二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总写春天,作者着眼于哪些景物的变化?这些景色的变化给人以怎样的感受?

讨论归纳:运用了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总写春天山、水、阳光的变化。写出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景象。

3、思考:作者从哪些方面描绘春草?另外写人又有什么作用? 讨论归纳:

(1)“偷偷地”、“钻”写春草的情态;(2)“嫩嫩的”写春草的质地;(3)“绿绿的”写春草的色泽;

(4)“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写春草的长势。

写草——嫩、绿、多、软;写人——坐、躺、滚、踢、跑、捉(喜悦、高兴之情);另外通过写人从侧面烘托春草的勃发和可爱。

4、质疑:“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一句中用“偷偷地”和“钻”这两个词好在哪里?“嫩嫩的”“绿绿的”本该放在“小草”前面,为什么放在句末?

讨论归纳:“偷偷地”写出了不经意之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钻”写出了春草冲破土层的挤劲,表现了春草旺盛的生命力。放在句末是为了强调、突出小草的嫩绿的特点。

八、课堂小结(略)

九、布置作业

(一)、背诵课文第1-3自然段;

(二)、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三。

第二课时(略)

春教学设计

《沁园春 雪》教学设计枣元九年制学校:王恒教学目标:1、多样朗读加深理解词所描写的意境;2、通过朗读更好的传递词的磅礴大气;3、比较中理解词的知识并试着填词;教学过程:一、导入......

春 教学设计

春 [教学目标]①反复朗读,感知内容,体会美②理清思路,揣摩词语,品味语言。③联系实际,广泛阅读,开阔视野。[教学重点] 反复朗读,感知内容,揣摩词语,品味语言。[教学方法 ]说春——赏......

《春》教学设计

《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需要掌握的字的读音:朗润 酝酿 卖弄 嘹亮 黄晕 烘托 静默 舒活 欣欣然繁花嫩叶 呼朋引伴 抖擞精神 花枝招展2.掌握下列词语的意思:朗润 卖弄......

《春》教学设计

《春》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掌握生字词(2)学会用鲜明、准确、生动的语言,具体地、绘声绘色地描绘春天的各种景色。2.过程与方法(1)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分析文章(2)多次朗读课......

《春》教学设计

《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反复朗读,领会作者赞美春天,积极进取的思想感情。2.感知内容,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征多角度地描写景物的方法 。3.揣摩词语,欣赏精彩、优美的语言,初......

下载《春》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春》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