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古诗两首教案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说说古诗的大概意思。
3.凭借语言文字,想象诗歌所描写的景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教学重点及难点:
1.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
2.通过思索、想象诗中所描写的环境、心情,并反复吟诵、回味,理解诗人的言外之意、意外之情。◆教与学的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体会《寻隐者不遇》这首诗采取问答体,写出山的高大幽深和行踪不定的隐士生活情景。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我们曾经学习过不少古诗,谁来背背?大家想想,我们以前是怎样来学习古诗的?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两首新的古诗。
二、学习《寻隐者不遇》
(一)初读感知 1.出示古诗。
2.初读诗歌,学习生字。
指名读,齐读,读准生字。3.简介作者。
贾岛(约七七九-八四三),字阆仙,范阳(今北京大兴县附近)人。屡次应试不第,出家为僧,法名无本。后又还俗应试,仍然未考中进士。曾任长江主簿、普州司仓参军。贾岛是功名富贵场合中失意之士,又是以苦吟著名的诗人。在充满着忧郁与阴黯的灰色人生里,他把自己紧紧地封闭在文学的象牙之塔中,希图开辟一个小小的王国,填补个人精神世界里的寂寞和空虚。因而他不但日日推敲,年年祭诗,以至使他的诗思得到了世人的认同,并有了广泛的影响。
贾岛的诗以清奇僻苦著称。描写题材,较多的是自然风景。抒情小诗,写得曲折而深刻,在艺术技巧上有其独到之处。著有《长江集》十卷。
4.解题。
指名说说题目的意思。
(二)细读理解
1.自由朗读课文,想想:这首诗里都写了些什么?主要内容是什么? 2.指导理解。
(1)“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松下问童子”告诉我们什么?由“言师采药去”可知道什么?还可以推测诗人问了些什么?(2)“只在此山,云深不知处。”
这是谁说的?由此推测诗人问了些什么?从童子的回答中,我们可以想象到什么?(童子的语气、神态)
诗人听了童子的回答,想象一下诗人可能会做些什么动作?心里会想些什么?(诗人听后的动作、神态,看到山的幽深„„)(3)指导朗读。3.感悟诗情。
(1)读完全诗,你们觉得作者所抒发的感情是什么?请谈谈理由。(2)学生自主思考,小组交流。(3)讨论交流。
隐者沉醉于山林之中,诗人对隐者充满了敬意,也洋溢着羡慕之情。当然,由于“不遇”,多多少少有些怅然若失,但观赏了山中美景,忘却了世俗的烦恼,心中更多的是兴奋、开朗。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作业设计:
1.朗读、背诵这首古诗。
2.试着把这首古诗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板书设计:
寻隐者不遇
满怀希望 有些失望 一丝希望 彻底失望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古诗《所见》,理解诗句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2.借助语言文字,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朗读、背诵《寻隐者不遇》。
2.同学们,如果说中国悠悠五千年的文化是一串珍珠,那古诗就是其中的一颗美丽的明珠,古诗的魅力就在于能用最少的文字,展现出丰富的画面,让有多产生无尽的想象。今天,我们用读诗句、想画面的方法再来学习一首古诗。
3.解题:“所见”是什么意思?想知道作者看到了些什么吗?读了这首诗就会明白了。
4.简介作者:(公元1716年—1798年),字子才,号简斋,钱塘(今杭州市)人。清代诗人。清乾隆四年中进士,入翰林,做过江宁等地知县。后辞官,定居南京,在小仓山构筑园林,过着论文赋诗、悠闲自在的生活。他主张诗应该抒写性情,因此,多数作品抒发闲情逸致。著有《随园诗话》、《小仓山房集》和《子不语》等。
二、初读感知
1.自读古诗,读准生字,读通诗句。2.指名读、齐读.3.读了这首诗,你知道诗人所看到的是什么了吗?
三、整体感悟
1.自由读全诗,边读边想,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全班交流。)2.理解一、二行诗句。
(1)出示课文插图:这是怎样的一幅情景?(牧童骑黄牛)
牧童高兴的唱起了歌,他的歌声怎么样呢?(2)出示: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这可真是个快乐的小牧童,你能用哪些词语来形容牧童此时的心情呢?(3)是啊,让小牧童高兴的事可多了,让我们和小牧童一起走进树林,大家边读边想,边读边看,瞧瞧小牧童一路上都看到了什么风景。
(4)多么美的田园风光啊,让我们也骑上小黄牛,把前两行美美地读一读.3.理解三、四行诗句。
(1)诗人袁牧看到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听到那悦耳的歌声,正欣赏着,突然,一个小插曲出现了:
出示: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此时诗人又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2)边读边想象牧童寻蝉的样子,用自己的话说一说。(3)谁能用一两句话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4)谁能把这有趣的一幕读出来呢? 4.指导朗读。
四、总结课文
同学们,你们能从短短二十个字想象出色彩绚丽的风景,人物可爱的表情,有趣的动作,让整首诗都活了起来。下面再让我们看看画面美美地吟诵这首诗,把这如画的诗、如诗的画留在我们的心里吧!◆作业设计
1.朗读、背诵《所见》。
2.根据诗的内容展开想象,改写《所见》.◆板书设计:
所见 牧童骑牛图 牧童捕蝉图 ◆教与学的反思: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4.激起对祖国诗歌的......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明确学法 1.揭题。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我国古诗......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古诗两首》二 学情与教材分析《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编排在新人教版第七册第五单元,两首都是送别诗,耳熟能详,学生对这两首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