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教学设计空气”。
(三)三个活动片段
《课题1 空 气》教学片段
————空气的组成
㈠、新课导入 教师提问:
1.空气就在我们周围,你对它有哪些了解?
2.桌子上有一个空杯子,它真的是“空”的吗?
学生回答:(可能有如下一些)
·
1.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既看不见,也摸不着。
2.空气中有氧气,我们人呼吸的就是空气中的氧气.
3.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人和动植物的生活都离不开空气.
4.不同的环境,空气有所不同。如农村空气清新,城市空气污浊.
5.蜡烛可以在空气中燃烧。
6.桌子上的空杯子中有空气。
教师:通过大家刚才的回答,可以看出大家对空气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它是一种既看不到踪影又闻不到气味的气体,它与人类和动植物的关系非常密切.为了让大家对空气有一个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本单元我们就来认识我们周围的空气。
㈡、新课讲授
1、教师讲述:因为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所以人们对空气的认识比较晚。17世纪中叶以前,人们一直认为空气是一种单一成分的物质,直到18世纪,通过对燃烧现象和呼吸作用的深入研究.人们才开始认识到气体的多样性和空气的复杂性。那么,空气到底是由哪些成分组成的呢?
2、师板书:
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3、教师:为了搞清楚空气的成分.很多科学家都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其中,最有名的是法国的化学家拉瓦锡,他最早运用天平作为研究工具,用液态的金属汞作为研究对象,最终研究出了空气的成分.
4、教师提问:那么,拉瓦锡是通过什么方法研究出了空气的成分呢?
5、学生阅读课本P22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过程,井仔细观看图2—2(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所用的装置)
6、师讲解:其实,拉瓦锡并不是最早研究空气成分的人,在他之前已有很多科学家着手研究空气的组成,如瑞典化学家舍勒和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里,他们很早就发现了空气中的氧气。但拉瓦锡最早用实验得出了结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拉瓦锡的实验是在200多年前做的,由于受到当时条件的限制,他的实验比较麻烦.现在我们已经能用简单的实验来验证拉瓦锡所得出的结论,接下来我们就用红磷作原料来测定一下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7、教师演示课本27页[实验2—1] 教师边操作边提出实验注意事项:①装置不能漏气;②集气瓶中预先要加入少量水;③点燃红磷后要立即伸人集气瓶中,并塞紧塞子.
教师提醒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可让学生描述实验现象及结果
8、学生描述实验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水面尽管上升了,但上升不到l/5。
9、师讲解:集气瓶内水面上升,说明空气中的氧气被消耗了。
10、请大家根据日常知识的积累和前面我们讲到的内容,分组讨论下面的问题.
投影讨论内容: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而在我们的实验中,为什么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
学生回答:水面上升达不到1/5体积的原因是:①、因为氧气含量低。②、在塞塞子的过程中,已经有少部分氧气被消耗掉。③、红磷不足,瓶内有残余的氧气。④、装置漏气。⑤、燃烧匙与水面之间的氧气没被消耗掉。
11、教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到位,这些原因都有可能造成水面上升不到1/5。
12、教师:在红磷燃烧这个实验中,红磷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一种叫做五氧化二磷的白色固体,我们可以用文字的形式把这个反应表示出来,红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13、教师提问:从这个实验我们得到什么结论呢? 学生思考、展示。
14、教师小结:上述实验说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15、师讲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实验仪器的不断精密化,空气中的其他成分也被科学家通过实验一一发现.实验表明:
16、师小结: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空气教学设计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7篇空气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空气》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化学与化工系的号选手赵景方。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空气》,接下来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
课题1 空 气 教学设计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 明海一、教学设计思路 【教材分析】本课为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要求学生通过对空气成分的探究,了解空气的组成......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空气》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