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教学设计基本功”。
《功》教学设计
潘铺初中 汪峰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力学中做功的含义。能说出做功包含的两个必要因素,并能判断出力是否对物体做功。
2.明确计算功的大小的表达式,以及表达式中每个物理量的物理意义和单位。3.能应用公式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和生活中的例子,理解做功包含的两个必要因素,判断出力是否对物体做功。
2.通过观察和分析,了解功的含义,学会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联系生活、生产实际激发求知欲,培养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兴趣。用物理学史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2.通过合作性的探究,展示性交流,增强自信,树立自尊、学会合作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明确力学中功的含义和功的大小的定量计算。教学难点:判断力是否对物体做功。
三、教学资源准备:小车一个、小烧杯一只、木箱一个、大烧杯一只,两只50克钩码、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幻灯片1)通过新闻场景拎水引入新课。说明在这幅场景里蕴含着一个物理知识,人们在拎水上楼过程中对水做了很多的功。
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新课教学
1、功的定义
活动:
1、请两位同学分别展示推桌子和在讲台上推木箱,2、让同学们举起手中的课本,让学生观察哪个力产生了成效,(通过以上体验,对做功的概念形成一个基本的认识)让学生小组讨论总结一下做功的必要因素是什么? 引导学生表述完整。
2、活动2:判断物体是否做功的。(幻灯片2)吊车吊起重物(做了功)(幻灯片3)铁锤钉钉子(做了功)(幻灯片4)推车而不动。(劳而无功)
(幻灯片5)踢球,球离开脚之后,脚对球还做功吗?学生讨论(不劳无功)(幻灯片6)服务员托着一盘菜向我们走来。学生讨论(垂直无功)
(通过这个活动,要让同学们认识到常见的三种不做功的情况,加深对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的认识。)
活动3:请同学们利用身边的物体设置一个做功的情景,并且互相讨论一下做功的理由是什么?并请一些学生展示。
(通过亲身体会,进一步加深对做功条件理解)
2、功的计算
活动4:用大小水杯和学生比一比谁做的功大(引入对怎样比较功的大小的思考)
活动5::请同学们自学课本—页内容,功的计算,找到功的计算公式,各物理量的单位以及焦耳的规定,然后各小组合作交流根据合理的步骤计算出例题中的功的大小,请同学上来展示自学成果,写在黑板上。在这个过程中请学生同步介绍一下公式及单位
提问:你知道1焦耳是怎么规定的吗?(幻灯片7)师:(简单介绍焦耳这个物理学家)
板书1J=1N*M同时结合手托两个鸡蛋的力是1N,引导学生对1J作个规定。活动6小组合作交流解决例题并展示
3、小结(请同学们小结一下这节课学习的内容。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学以致用, 判断对错:(巩固对功的概念的认识。)
1.苹果从树上落下,重力对苹果做了功。()2.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举力做了功。()3.背着书包上学,肩膀对书包做了功。()
4.电梯上升过程中,电梯对站在电梯上的人做 了功。()功的计算:
5、用50N的推力,将重40N的铅球抛到7m远外,则人对物体做得功是()
A、350J B、280J C、0J D、无法计算
6、(1)小李用力把重80N的水桶从地上提起0.3 m,小李做了多少功?
(2)随后,小李提着重80N的水桶,原地不动,停了1min,这个过程中,小李做了多少功?
(3)小王提着同样重的水,沿水平方向前进了20m,小王做了多少功?
(4)小张提着重80N的水桶上坡,已知坡的长度为10m,高度为4m,小张做了多少功?
五、板书设计:
功
一、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1、有力作用在物体上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
二、功的计算
W=FS
六、教学反思
《功》教学设计依安县三兴镇中学董发林《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功的概念,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2、初步理解功的计算公式、功的单位,学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功》教学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功》教学设计山东威海新都中学 杨龙飞一、设计理念课堂教学终极目的是让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
教学设计 课题:§15.1 功学习目标1.结合实例认识机械功的概念,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能用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解释机械功的含义。2.理解功的计算公式W=FS,并能进行相关计算,知道......
第一节《 功 》教学设计 陇城初级中学洪应存【教学内容】《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结合实例知道机械功的概念。(2)能用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解释机械功的含义。 (3)理解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