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_地形图的判读教案

教学设计 时间:2020-02-28 00:26:4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学设计】

《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地形图的判读教案”。

《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运用地图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2.会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陡崖、鞍部 3.会在地形图上判读地势高低起伏、坡度陡缓并能绘制简单的地形剖面图。

教学重点

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

教学难点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体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形态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观察法、演示法等。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我们前面学习认识的这些地图,都是绘制在平面上的。大家都知道地球表面有高山,有低地,是高低起伏不平的(展示图片),那么,如何将高低起伏的地表特征比较准确地在平面的地图上表示出来呢?——这就是本节课要重点讨论的“地形图的判读”(课题展示)

(设问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过程

〖会读地图上的高度〗

(图片展示)——地图上的高度(学生观察体会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差异),然后计算珠穆拉玛峰和马里亚纳海沟的相对高度(图片展示),再次明确两个概念。

归纳小结: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

承转:人们是怎样把立体的高低起伏的地形绘制到平面地图上的呢?

〖等高线示意图〗

(学生自学)——读P16课文并观察课本上的“等高线示意图”,体会等高线是怎么绘制的?(动画展示)——等高线图的绘制过程(学生认真观察,形象感知,同时提高学习兴趣)

(这里还要注意两个概念:等高线和等高距,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己总结归纳,再加以训练)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第一部分:坡度陡缓

设疑:有一老一少要爬山(出示图片),请你为二人安排一下各自的登山路线,并说说原因。(这里学生能够通过图片快速回答,增强学习自信)

进一步提问:你能把你的原因用这座山的等高线图加以解释吗?(出示等高线图,学生解释,教师引导归纳)

第二部分:山体不同部位的地形形态

(图片展示)——出示山体不同部位的素描图,形成感性的认识 辨别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的等高线形状及其特点。(精讲点拨:用电脑出示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的相关图进行分析对比。)

〖分层设色地形图〗

设疑:用电脑出示分层设色地形图,提问:怎么读呢? 学生活动1:读课本P17“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素描图”,完成活动1(学生自主发现、获取、分析所给地图中的有用信息)

(教师点拨,师生互动,归纳总结)〖地形剖面图绘制和判读〗

读图观察:出示地形剖面图(电脑出示),让学生观察地形起伏状况。

设问:地形剖面图反映地形起伏一目了然,它是怎么绘制出来的?

出示动画: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学生仔细观察,感悟画法)学生活动2:P18---绘制地形剖面图 归纳总结:三步法绘制地形剖面图 〖课堂小结〗 要点回顾

地形图判读教学设计

地形图判读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

《地形图的判读》 教学设计

《地形图的判读》 教学设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对于入学不久的的初一新生显得尤为重要。兴趣调动起来,学生们的学习就会乐在其中,“图”我自在。《地形图的判读》是在......

《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

《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TRS_AUTADD_119079491733{ARGIN-TP:0px;ARGIN-BTT:0px}#TRS_AUTADD_119079491733P{ARGIN-TP:0px;ARGIN-BTT:0px}#TRS_AUTADD_119079491733TD{ARGI......

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

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海拔、相对高度、等高线的基本概念。(2)学会从地图上估算不同地点的海拔高度及地势的高低起伏。(3)初步学会运用......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

(要求)小组合作讨论 (学生活动) (师生活动)(小结)以海平面为起点,测出地面上各个地面的海拔,把它们填注在地图上;然后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点连接成线,这就是等高线。每条等高线上,都标有......

下载《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