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容量和升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认识容量和升教案”。
《认识容量和升》教学设计
东流镇中心学校本部 金春雷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2页内容 教学目标
1、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容量,体会计量容量需要有统一的容量单位;联系实际初步形成1升的容量观念,通过实验操作体会1升有多少。
2、学生学会估计一些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3、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学情分析
学生的已有生活知识经验是:1.容器越大,能盛的水就越多;2.对正方体容器的感性经验。第一个已有知识经验对学生正确建立“容量”概念的表象至关重要,并为深层次理解“容量”的含义打下基础,学生建立概念的线索是“感性材料→数学含义→概念的具体化”。第二个已有知识经验对学生正确理解、体会“1升到底有多少”也是很重要的;虽然通过一个标有“1L”烧杯似乎也能让学生体会这“1升到底有多少”,但这样无法让学生将“升”的知识与已有知识经验衔接起来,学生的认知也是“无本之木”,是表面化的,很难进行深层次的理解。教学重点
认识容量的含义及容量单位升。教学难点
容量单位1升的观念的建立。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量杯,水壶,不一样大小的杯子,体积是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容器。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讲故事:老虎和狮子正在进行的“喝饮料决赛”。老虎一连喝了5杯,还想喝,狮子刚喝了2杯就撑不住了,老虎得意地说:“我是喝饮料的冠军,森林中的老大!”狮子不服气地嚷道:“你的杯子小,我的杯子大。所以我是冠军!”老虎和狮子谁也不肯让步,争得面红耳赤。同学们,你们认为他们谁说的有道理呢?
二、探索领悟,认识容量
1、初步认识容量
教师首先应该肯定同学们的想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不全面,教师这时取出两个不一样大的杯子。大杯子的容量比较大,小杯子的容量比较小。板书:容量
2、加深对容量的认识
出示两个大小不一的水壶1和水壶2 让学生想办法来验证说明两个水壶的大小。学生操作验证。
3、进一步感受容量的含义
小组活动,将一壶水分别倒入各自准备的水杯中。
师小结:人们就需要给容量定出统一的单位,你们说对不对。
三、联系生活,认识容量单位升
1、认识升
组织交流:让同学们说一说本组中带来的最大的容器的容量。(板书:升或L)
说明:升是容量的单位之一,在数学上,计量液体多少时通常用升做单位。
2、认识1升
(1)出示量杯,量杯是用来测量液体容量的工具,在量杯上有一些刻度,标着1的地方就表示容量是1升。教师缓缓地往量杯里倒水,够1升后,让学生轮流观察,然后把水倒出。(2)出示一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容器,让学生测量观察这个正方体容器口的长和宽,再量量容器的深度,把测量的结果告诉老师,水倒入量杯中,你发现了什么?
四、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做“练一练”第1题。
提问:观察三幅图,哪个容器的容量最大?为什么?(小组交流)
2、做“练一练”第2题。
提问:比较3个容器的容量,你发现了什么?(先独立思考,然后同桌交流,最后全班交流。)
五、总结评价,课外延伸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得愉快吗?谁能说说你的收获是什么?你还想了解什么?
六、作业
到商场寻找升的踪迹。
认识容量和升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2页内容 教学目标1、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容量,体会计量容量需要有......
认识容量和升备课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0~12页。备课人: 涟水县向阳小学 吴莹 教学目标:1.结合实例在具体情境中体验容量的含义,体会计量......
“认识容量和升”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江苏教育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0-12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2、......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小学数学《认识容量和升》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认识容量和升”教学设计及意图◆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认识容量和升”教学设计及意图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认识容量和升”教学设计及意图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