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教学设计采薇”。
《小雅·采薇》
【教学目标】
1、积累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知识。
2、反复诵读,感知课文,能翻译课文。
3、了解诗歌的的思想内容及重章叠句等艺术特色,把握诗歌中人物的感情经历。【教学重点】
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字词,体会诗中融情于景、重章叠句等手法及其作用。【教学难点】
把握戍卒的形象,领会其思想情感及社会意义。【教学方法】诵读法、文本研习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介绍《诗经》相关知识)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先秦称《诗经》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三百篇》。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是地方民歌,有十五国风,共一百六十首;“雅”主要是朝廷乐歌,分大雅和小雅,共一百零五篇;“颂”主要是宗庙乐歌,有四十首。表现手法主要是赋、比、兴。“赋”就是铺陈(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就是类比(以彼物比此物也),“兴”就是启发(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诗经》思想和艺术价值最高的是民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伐檀》、《硕鼠》就是“风”的代表作。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注意重点词语解释)
三、课文讲析
1.“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薇菜采了又菜,薇菜冒出了芽尖。说要回家了要回家了,但已到了年末仍不能实现。有家等于没有家,都是因为和玁狁打仗的缘故。没有时间安居休息,都是因为和玁狁打仗的缘故。
2.“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薇菜采了又采,薇菜多么鲜嫩。说要回家了要回家了,心中多么忧闷。忧闷的心好像烈火在燃烧,又饥又渴实在难忍。我驻守的地方还不安定,没有人可委托去打听家里的消息。
3.“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薇菜采了又采,薇菜已经又老又硬。说要回家了要回家了,又到了十月小阳春。王室的征役没有休止,哪能有片刻休息。心中是那么痛苦,我生怕此行回不了家。4.“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什么花儿开得盛?棠棣花开密层层。什么车儿高又大?高大战车将军乘。驾起兵车要出战,四匹壮马齐奔腾。边地怎敢图安居?一月要争几回胜!
5.“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驾起四匹雄马,四匹马高大而又强壮。将帅们威武的靠立在战车上,士兵们也靠它隐蔽遮挡。四匹马行列整齐、动作熟练,(士兵们身上挂着)象牙装饰的弓和鲨鱼皮箭袋。怎么能不每天戒备呢?玁狁之难很紧急啊!
6.“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满心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
四、思考:《采薇》 一诗表达了普通士兵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表现了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复习《诗经》相关知识)
二、回顾重要文言字词
三、结构梳理
第一章至第三章:忆思归之情,叙述难归原因和军旅生活的劳苦。第四、五章:直接写战事 第六章:写戍卒归途中悲伤痛苦的心情。
四、问题探究(学生讨论交流,合作探究)
1、《采薇》一诗表达了普通士兵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为什么从“采薇”写起?
明确:表现了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
这是“起兴”的手法。以“薇”的从“作”到“柔”到“刚”的生长过程,暗示的时间的流逝和戍边的漫长。
2、诗歌前三章诗句有什么特点?这种手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重章叠句
内容上:关键词语的变化,表现了时间的流逝,时序的更替。抒发了主人公的焦虑,痛苦的心情随着服役期限的无限延长越来越重,思乡之情越来越浓。音节上:反复咏唱,一唱三叹,音节和谐,旋律协调,在鲜明的节奏中表现出诗歌特有的音乐美。
3、朗读四、五两章,思考:
(1)这两章写了些什么?此处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明确:对战争场面的描写。写的是战车,战马,象弭,鱼服以及士兵的劳累奔波,饥渴难当。运用了细节描写。
(2)从这两章中,你还能读出些什么?是怎么表现出来的? 明确:通过对比,写出了苦乐不均的怨恨情绪。
4、佳句赏析:“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明确:征人离家之时,正是桃红柳绿的丽春,面对美景,征人却不得不与亲人分别,杨柳依依,正含着不忍与亲人分别的依依之情。春色愈美,愈能惹起生死离别的哀愁。(以乐衬哀)
苦尽甘来,能活着踏上归途,不久将和家人团聚,但偏偏遇上坏天气,还要忍受途中的饥寒,以哀景写乐,增强了哀乐的鲜明对比度。
5、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戍卒终于踏上了归途,这本来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然而我们看到的是不是这样呢?为什么?
明确:“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悲和哀,可见戍卒归家途中是百感交集的;长久的戍边生活; 昔日上路时的依依不惜之情;今日返家路途的艰难和内心的悲苦。
五、艺术特色
1、重章叠句、叠词的运用
叠句、叠词(言情、状物)叠句-前三章的重章叠句中,文字略有变化,以薇菜的生长过程,衬托离家日久企盼早归之情,异常生动妥贴。叠音词:烈烈—表示内心忧思的炽烈;
业业、骙骙、翼翼—形容战马高大雄壮、行列整齐; 依依—描绘柳枝迎风飘拂、柔软袅娜的姿态; 霏霏—摹写雪花飞舞、纷纷扬扬的图景;
迟迟—形容士兵归途中饥寒交迫、步履艰难的情形。
2、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3、比兴手法的运用
4、注重细节描写
5、和谐铿锵的节奏韵律
六、作业
1、熟读《采薇》
2、完成“课时同步练测”相关练习 【板书设计】
(1—3):叙述难归原因和军旅生活的劳苦。(4—5):直接写战争。
(6):写归途中悲伤痛苦的心情。【教学反思】
《采薇》这首诗所叙写的是卫国战士离乡出征的艰苦生活和内心的苦痛,这样的军旅生活离学生们的现实比较远,诗篇中战士英勇爱国但又思亲恋家的复杂心理让现在的学生去理解有些困难。所以,如何设置情境,如何引领学生去体会,去理解就成为本课教学中的难点。自我感觉本课对这方面难点的处理还不是很得力,希望下次可以得到改进。
采薇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了解《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2.学习诗中的比兴手法及重章叠唱的章法。3.《采薇》是如何体现《诗经》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4.了解我国古......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归纳诗歌的章法特点、表现手法,进一步认识诗歌的文体特点 2.过程与方法:自行诵读、翻译,了解作品主旨,当堂成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抒情主人公复杂......
教材分析:《采薇》出自《诗经小雅》,八年级语文下册节选了其中一段。《采薇》是一首描写戍边士卒生活的诗,诗中主要抒写了兵士们戍边作战的艰苦生活及其思乡之情,课本所选一段则......
《采薇》教学设计——轻叩诗经的大门一、导入新课1、诵读小诗美哉,诗经跨越千年的文明,聆听那揉进琴瑟的飞歌流韵,“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爱情箴言,绵亘千古;“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采薇》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