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引路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优秀教案蜜蜂引路”。
《蜜蜂引路》教学设计 19号 一、趣味解字,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一个与蜜蜂有关的故事。
1、伸出右手,跟老师写蜂。
左窄右宽,横撇和捺要写开,为下面的丰撑开一把小伞,竖在竖中线稍稍偏左的位置。
2、引:左边是?右边是?看图片。一张弓和一支箭,组成了引字。第二张图片,拉弓射箭的样子。
快跟老师一起做。起立站好。左手握弓,右手持箭。瞄准屏幕上的红色圆心,发射。离弦的箭引领我们快速找到目标,准确射击。因此,引也有引领、带领之意。
3、谁再来猜猜课题的意思。
4、齐读课题。
二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一)认读带拼音的词语
1、出示初读要求。
请同学们端起课本,摆正读书姿势。用喜欢的方式自由读书,遇到不认识的字划出来多读几遍。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带拼音的词语宝宝要和大家交朋友,赶快自己读一读。
3、小老师领读和他们握握手吧!
4、排火车读。
(二)认读去拼音生字
1、去掉拼音考考你。
2、全班齐读。
3、交流识字方法。你们太棒了,说说自己的识字小窍门。
师引导:莫大大的太阳温暖着小草,小草说:“莫吵莫吵,我要睡觉。”
(三)认读、理解、运用词语。
生字宝宝会说话,要是再组成词语就更有意思了。
1、莫斯科 莫斯科是俄国的首都。
2、蜜蜂:仔细观察这两个字,说说你的发现。了解造字规律,虫部旁的字都与昆虫有关。
老师也有一个发现。两个字换一换,蜂蜜就变成了蜜蜂酿造的劳动果实。你能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语吗?
3、区分、理解词语。找近义词 三 指导书写
1、仔细观察这些字,你认为哪一个最难写?
2、要想些好派字,关键笔画是什么?
3、范写。
4、练写 强调写字姿势:头正 肩平 足安
5、反馈
6、再次练写。
7、范写后三个。
8、强调敲字
9、生练写。
10、同桌检查。
互相欣赏,才能共同进步。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越写越好。接下就让我们有滋有问读故事吧!
四、再读课文,理解感悟。
(一)整体感知。
1、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同桌说给对方听。
3、全班交流。
4、点拨指导。用上这三个词语简单地说一说。
了解列宁。故事发生在1922年,当时列宁住在莫斯科附近的小山上,养蜂人就住在当地。他们两人的关系怎样。
生:好朋友。从哪里看出来的?
5、列宁为什么要亲自去呢?--板画:山 路 板书:列宁
他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呢?
(二)分层次读书,以读促悟。学习第三自然段
1、感知
(1)默读第三自然段,根据老师的提示自己找出列宁寻找养蜂人的路线。(2)同桌合作,交流讨论。(3)全班交流,完善课件。
2、理解
(1)出示第一句:指生读,两个学生。
(2)哎!列宁看到了路边的花丛和蜜蜂,(板画)他在想什么?(3)现在你是列宁,让大家听出你在边看边想。
(4)养蜂人一定就在附近,所以列宁立刻仔细观察。(板书)指生读。当他发现蜜蜂飞进园子里,旁边还有小房子时。板画。他在想:
你也来边看边想。指生读。
(5)列宁确定养蜂人一定在房子里。
所以列宁会()走到那所房子跟前呢?加上自己的词语读给大家听!句子中还有一个词语也能证明列宁的推断是正确的。看谁先找到?
3、体会
列宁一路走来,由花丛和蜜蜂—园子—小房子--果然找到了养蜂人。(箭头并板书养蜂人)
这样的列宁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带着你对列宁的敬佩、喜爱之情再来读。学习第四自然段。
1、当养蜂人看到列宁的那一刻又是什么心情呢?用文中的一个词语告诉大家。
2、换词理解惊讶。你能换个词语吗? 惊奇、奇怪„„
3、学生练习读出惊讶的语气。
4、列宁为什么很惊讶?
5、养蜂人认为太不可思议了!谁再读?
6、分角色朗读对话。列宁风趣地说回答了养蜂人。
男女生分角色读,男生读列宁的话,女生读养蜂人的话。
7、知道列宁竟然是用蜜蜂找到了自己,养蜂人心里会怎么想?
你喜欢列宁吗?为什么。
五、作业超市
六、结语
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问题动脑筋,想办法,做个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好孩子。
这篇课文讲的是列宁利用蜜蜂作向导,找到养蜂人的故事。表现了列宁具有非凡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列宁是个善于观察,认真思考的人。课文共有4个自然段。第一、二自然段交代了故事......
《蜜蜂引路》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两个字及一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区别“常常”和“往常”的不同用法。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认字、写字、......
《蜜蜂引路》教学设计《蜜蜂引路》教学设计《蜜蜂引路》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无数蜜蜂在花丛中飞舞,看似纷乱的蜂群,在列宁眼中却有清晰的规律,利用此规律找到了养蜂人。要让学生......
《蜜蜂引路》教学设计凤冈二小 聂世飞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的生字、生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区别“常常”和“往常”的不同用法。3.初步培养学生抓住事物之间的......
教学目的1、知识点:读通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列宁的住所、小山、花丛、养蜂人的小房子的确切位置。引导学生明确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理解列宁的话“我有向导,是您的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