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磁现象和磁场 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磁现象和磁场教学设计”。
物理选修3—1 第三章 第一节
物理选修3—1 第三章 第一节
《磁现象和磁场》教学设计
设计人:顾婷婷
一、设计思想
1.设计思想:这是磁场章节的第一节课,教学过程应重在显示学生对磁这一知识的了解和对磁知识的生活的体验。采用以问题为主线、实验为基础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形成对磁现象的认识;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了解科学研究方法,发展探索自然的兴趣与热情,培养实验探究能力和交流协作能力。
2.理论依据:探究教学理论、《物理课程标准》中的课程基本理念和科学探究及物理实验能力要求。
3.设计特色:本节课是以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为主的探究教学,充分重视情景、问题、体验、合作、自主、交流,既有实验现象的观察,又有分析、推理的的过程。还要将实验现象与分析、推理结合起来,既有学生的实验设计过程,又有教师的演示过程,实验手段上既传统的仪器演示实验,又有自制仪器。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动手、动脑和发挥才智的天地。另外本设计注意应用多媒体手段,将大量的图片、影象资料传递给学生,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对地磁的应用及其它天体磁场的认识,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和教学效果。
二、教材分析
磁现象和磁场是新教材中磁场章节的第一节课,从整个章节的知识安排来看,本节是此章的知识预备阶段,是本章后期学习的基础,是让学生建立学习磁知识兴趣的第一课,也是让学生建立电磁相互联系这一观点很重要的一节课,为以后学习电磁感应等知识提供铺垫。整节课主要侧重要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些磁现象的了解如我国古代在磁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生活中熟悉的地磁场和其他天体的磁场(太阳、月亮等),故本节课首先应通过学生自己总结生活中与磁有关的现象。电流磁效应现象和磁场对通电导线作用的教育是学生树立起事物之间存在普遍联系观点的重要教学点,是学生在以后学习物理、研究物理问题中应有的一种思想和观点。
三、学情分析
磁场的基本知识在初中学习中已经有所接触,学生在生活中对磁现象的了解也有一定的基础。但磁之间的相互作用毕竟是抽象的,并且大部分学生可能知道电与磁的联系,但没有用一种普遍联系的观点去看电与磁的关系,也没有一种自主的能力去用物理的思想推理实验现象和理论的联系。学生对磁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是比较感兴趣的,故通过多媒体手段让学生能了解地磁场、太阳的磁场和自然界的一些现象的联系(如黑子、极光等),满足学生渴望获取新知识的需求。
四、教学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磁现象,知道磁性、磁极的概念。2.知道电流的磁效应、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3.知道磁极和磁极之间、磁极和电流之间、电流和电流之间都是通过磁场发生相
互作用的.知道地球具有磁性。
(二)过程与方法
利用类比法、实验法、比较法使学生通过对磁场的客观认识去理解磁场的客观实在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类比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体现磁现象的广泛性
五、重点与难点
重点:电流的磁效应和磁场概念的形成 难点:磁现象的应用
六、教具:多媒体、条形磁铁、直导线、小磁针、投影仪
七、教学过程
(一)引入:介绍生活中的有关磁现象及本章所要研究的内容。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问题1]初中学过磁体有几个磁极? [学生答]磁体有两个磁极:南极、北极.[问题2]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是什么?
[学生答]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问题3]两个不直接接触的磁极之间是通过什么发生相互作用的? [学生答]磁场.磁场我们在初中就有所了解,从今天我们要更加深入地学习它。
(二)新课教学
1、磁现象
(1)通过介绍人们对磁现象的认识过程和我国古代对磁现象的研究、指南针的发明和作用来认识磁现象
(2)可以通过演示实验(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磁铁对铁钉的吸引)和生活生产中涉及的磁体(喇叭、磁盘、磁带、磁卡、门吸、电动机、电流表)来形象生动地认识磁现象。
【板书1】磁性、磁体、磁极:能吸引铁质物体的性质叫磁性。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磁体中磁性最强的区域叫磁极。
【板书2】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与电荷类比)
2、电流的磁效应
(1)介绍人类认识电现象和磁现象的过程。(2)演示奥斯特实验:
让学生直观认识电流的磁效应。做实验时可以分为四种情形观察并记录现象:水平电流在小磁针的正上方时,让电流分别由南向北流和由北向南流;水平电流在小磁针的正下方时,让电流分别由南向北和由北向南流。
在认识电流的磁效应的同时,也为地磁场和通电直导线的磁场的教学埋下伏笔,物理选修3—1 第三章 第一节
物理选修3—1 第三章 第一节
也可以留下问题让学生思考。
了解电流的磁效应的发现过程,体现物理思想(电与磁有联系)和研究方法(奥斯特实验),认识到奥斯特实验在电磁学中的重要意义(打开了电磁学的大门),为后来法拉第的研究工作(电能生磁、磁也可以生电)奠定了基础。
【板书1】奥斯特实验:导线应沿南北方向水平放置 【板书2】电流的磁效应: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周围存在磁场的现象(奥斯特实验)。
3、磁场
演示实验: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电流与电流的作用。
类比于库仑力和电场,形成磁场的概念,应说明磁场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和电场一样都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物质,我们可以通过磁场对磁体或电流的作用而认识磁场。
【板书1】磁场:磁体周围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看不见摸不着,是物质存在的一种特殊形式)。
【板书2】磁场的基本性质:对处于其中的磁极和电流有力的作用.【板书3】磁场是媒介物:磁极间、电流间、磁极与电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4、地球的磁场
了解地理的南北极和地磁的南北极的区别,了解磁偏角,介绍沈括对磁偏角的研究。地磁体周围的磁场分布情况和条形磁铁周围的磁场分布情况相似。用一个条形磁铁来模拟地磁场,说明小磁针静止时为什么会指向地理的南北极。
【板书1】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球周围存在磁场——地磁场。
【板书2】磁偏角:地球的地理两极与地磁两极不重合(地磁的N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地磁的S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其间存在磁偏角。
知识外延:宇宙中的许多天体都有磁场,太阳、月球、火星也有磁场。由地磁场产生的自然现象有太阳黑子、耀斑、太阳风、极光等。
八、课堂训练
1、下列关于磁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磁场跟电场一样,是人为假设的B.磁极或电流在自己周围的空间会产生磁场 C.指南针指南说明地球周围有磁场
D.磁极对磁极的作用、电流对电流的作用都是通过磁场发生的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
B.磁体与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而磁体与通电导体间以及通电导体与通电导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不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C.地球的周围存在着磁场,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地球的地理两极与地磁两极并不重合,其间有一个交角,这就是磁偏角,磁偏角的数值在地球上不同地方是相同的 D.磁场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物质
3、在做奥斯特实验时,下列操作中现象最明显的是 A、沿电流方向放置磁针,使磁针在导线的延长线上
B、沿电流方向放置磁针,使磁针在导线的正下方
C、电流沿南北方向放置在磁针的正上方
D、电流沿东西方向放置在磁针的正上方
九、课堂小结:(学生总结)
十、布置作业:课本82页 《问题与练习》
板书设计:
第三章 第一节 磁现象和磁场
一、磁现象
1.磁性、磁体、磁极 2.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二、电流的磁效应
1.奥斯特实验
2.电流的磁效应
三、磁场
1.磁场
2.磁场的基本性质
3.磁场是媒介物
四、地球的磁场
1.地磁场
2.磁偏角
磁现象和磁场的教学设计陈晓虎 淮南市第二中学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为一课时, “磁现象与磁场”是开启学生进入丰富多彩的电磁世界的钥匙。本课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学生对本......
磁现象和磁场 教案设计南京九中震旦校区 徐文晖【教材分析】“磁现象和磁场”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1)第三章第一节内容。在上一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静电......
磁现象 磁场教学设计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评论 秦始皇在建造阿房宫时,为了防止刺客的进入就在门上安装了一个原始的“安保系统” ,如果有人身怀......
《磁现象和磁场》教学反思《磁现象和磁场》教学反思 对教学模式的反思; 与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相比网络化物理教学更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的新的教学观点......
《磁现象和磁场》一课的教学反思对教学模式的反思;与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相比网络化物理教学更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的新的教学观点,物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