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北平》教学设计[材料]_想北平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设计 时间:2020-02-26 06:57:3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学设计】

《想北平》教学设计[材料]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想北平教学设计教案”。

想北平 老舍

教学目标:

1、掌握鉴赏散文的基本方法:带着感情阅读课文,抓住关键词,提炼、概括。

2、从平凡的小事、朴素的语言中,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爱,探讨作者“落泪”的原因。

3、深入研读文本,分析“家”的内涵。教学重点:

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对故乡深深的思念和爱。教学难点:

“家”的概念及其内涵。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 教 具:

多媒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如果时光可以回溯,让我们回到1936年。那年,有一位37岁的中年男子,写了一篇想念家乡的抒情散文,这篇散文就是《想北平》,这位中年男子就是老舍。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来感受老舍先生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款款相思。

二、初读课文: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谈一下你读完课文后的感受。思考:

1、作者写了什么?(事、物)

2、作者要表达什么?(情感)

3、作者是怎么表达的?(语言、手法)

明确:

1、交代自己对如何写北平的考虑:我的北平。

2、作者对北平深深的爱:我真爱北平(文眼)。

3、京味语言朴实自然、运用对比手法,写出了北平的特点:既复杂又有个边际,动中有静;布置匀调,人为之中显出自然;树多古物多,花多菜多果子多。

“北平”让作者感到快乐,安适。作者说:或许只有在北平才能享受一点清福吧。

三、再读课文:

请同学们再次阅读课文,思考:

1、老舍在文章第4段中说: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地感到寂苦。那么,北平就有家的感觉了吗?这种感觉体现在哪里?是如何体现的?

(补充:1924年——1929年,老舍赴英国巴黎任教。)

明确:文章第4段中说:面向着积水滩,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地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 ,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

(1966年,老舍不忍屈辱自沉太平湖离世。太平湖就是当年的积水滩。)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作者在北平有过一段快乐的童年时光。作者出生在北平,一直到廿七岁才离开,北平让他感到快乐、安适。同时作者选择在北平结束自己的生命,作者对北平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北平既是作者的生地,又是作者的葬地。因为只有在这里,作者才有家的感觉,它不仅可以容纳作者的人,也能容纳作者的心。北平不仅是作者的居住地,更是作者的精神家园。不是居住的地方就是家,身和心都可以安放的地方才是家。

2、从2、3段看,哪些语句的抒情与4、5、6段中北平的特点相照应?是如何照应的?为什么作者一直在强调“说不出”?

明确:第2段:可是,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想说而说不出的。我爱我的母亲,怎样爱?我说不出。在我想做一件事讨她老人家喜欢的时候,我独自微微的笑着;在我想到她的健康而不放心的时候,我欲落泪。言语是不够表现我的心情的,只有独自微笑或落泪才足以把内心表达出来。我爱北平也近乎这个。

每一细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只是说不出而已。

第3段:我不能爱上海与天津,因为我心中有个北平。可是我说不出来!

第2段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对北平的爱 比喻成对母亲的爱。老舍特别爱自己的母亲,这是文坛佳话。老舍自幼丧父,由母亲独自带大,和母亲有着无比深厚的感情。这一点从他的作品《我的母亲》中就可以看出:

我有三个哥哥,四个姐姐,但能长大成人的,只有大姐,二姐,三姐,三哥与我。我是“老”儿子。生我的时候,母亲已有四十一岁,大姐二姐已都出了阁。

一岁半,我把父亲“克”死了。

兄不到十岁,三姐十二、三岁,我才一岁半,全仗母亲独立抚养了。

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

——《我的母亲》

要理解“说不出”的含义,需要看下一个问题。

3、文章最后一段: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分析这段话中蕴含的作者的情感。

(补充背景:1936 年,日本帝国主义已经加紧 对中国的侵略,国民党华北军分区代理委员长何应钦,与侵华日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何梅协定”,适应日本侵略需要的“冀察政务委员会”的成立,华北告急,北平危急!)

明确:作为一名爱国知识分子,怎能不忧心如焚,撕心裂肺,最后这一段,字字含泪,震撼人心。我的故乡北平,即将遭受战争的蹂躏,我怎能不想念,不忧虑,不落泪啊!融进血液里的爱在心里咆哮,却在笔端难以尽说,不是说不出,是每说一句都心痛无比。课堂小结: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人们对故乡总有一种割舍不断的特殊情感。老舍以一个漂泊在外的游子身份,写出了心中的属于他的北平,表现了他对故乡真挚的爱。布置作业:

写一篇读后感,体会老舍对故乡的那种真挚情感。板书设计:

北平----------家 爱 / / 母亲

想北平教学设计

《想北平》教学设计一、教案背景、教学课题1.面向学生: 高一年级2.学科、课题: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一“月是故乡明”专题中的《想北平》3.课时数:一课时4.学情分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

《想北平》教学设计

《想北平》教学设计 固城中学 史素丽主题:“讲练议”课堂的有效组织 分题:语文课堂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 教会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学生是语......

《想北平》教学设计

四、教学过程(一)教师激趣导入同学们,我们一起用心倾听一首思乡的歌曲。 【播放满文军演唱的的《望乡》】几度芳草绿几度霜叶红,他乡山也绿他乡水也清。身在他乡的游子依然忍不......

《想北平》教学设计

《想北平》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一)、通过反复研读,与文本、编者对话,能深刻体会作者对北平刻骨铭心的眷恋思乡之情; (二)、通过学习能了解散文衬托手法,学习作者从平凡的事物入手,......

《想北平》教学设计

《想北平》教学设计执教者:单琦娜【教学目标】一、通过品味语言,感受老舍在《想北平》一文中所展现的一颗强烈的赤子之心,并且体味老舍语言风格中最突出的特点——京味。二、通......

下载《想北平》教学设计[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想北平》教学设计[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