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有余数的除法优秀教案”。
二年级年级下册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0页例1及第61页例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的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及余数的含义。
2.借助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操作,感受有余数的平均分,并能根据图列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3.在具体的活动中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积累观察、操作、讨论、交流、抽象、概括等教学活动经验,感受除法意义的发展和延伸。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借助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展开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情趣,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教学重点:
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教学难点:
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教学准备:
课件、草莓图、实物果盘、小棒。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1.复习表内除法的含义
教师:把下面这些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教师:请同学们读一读题目,并在小组内说一说你都知道了什么?
教师:请同学们边说边摆一摆。
学生:6个草莓,每2个一盘,可以摆3盘。教师:你能把刚才摆的过程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 教师随学生汇报板书,6÷2=3(盘)
教师:你能说说为什么选择用除法来列式呢? 生:因为是平均分。
教师:6÷2=3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生:这个算式表示“6个草莓,每2个一盘,可以摆三盘”(设计意图:回顾除法算式的含义,及各部分的名称,是学生能够坚强记忆。)
2.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
(1)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平均分时会出现有剩余的情况。教师:如果有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能摆几盘,摆一摆。教师: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实物来摆一摆。在摆的过程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剩一个草莓。
教师:这一个草莓为什么没有摆到盘子里,它能在摆一盘吗? 生:不能。
教师:为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生:因为题目中要求每2个摆一盘,剩下1个不够摆1盘。(2)在交流中确定表示平均分时有剩余的方法。
教师:你们能把刚才摆的过程用一个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吗? 生:学生写出除法算式。7÷2=3(盘)„„1(个)教师:谁来把刚才写出来的算式读给大家呢。生:学生汇报。
教师:板书。省略号后的数字,我们把它叫余数。(3)归纳总结,完善认知结构。
(设计意图:再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在对比中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
(二)探索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动动手:8根小棒能摆2个正方形,如果用9根,10根,11根,12根呢?先摆一摆,并写出算式。8÷4=2(个)8根9根10根11根12根13根13 ÷4=3(个)……1(根)14 ÷4=3(个)……2(根)15 ÷4=3(个)……3(根)14根15根
1.按要求操作并记录。2.组织交流。
3.通过对比发现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下问题。
a.余数可能是4、5、6吗?为什么?说说你的想法。b.余数和谁有关系?有什么关系?你是怎样想的? 板书:余数小于除数
教师小结:刚才我们通过摆小棒的活动,写出了这么多有规律的算式,大家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了除数要比余数小的规律。现在我们就用刚才学到的知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出现的数学问题。
(三)巩固练习。
教材60、61页“做一做”。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在今天的学习中有哪些收获呢? 板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
例1、6个草莓,每2个一盘,可以摆几盘?
6÷2=3(盘)
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能摆几盘?
7÷2=3(盘)„„1(个)
…
余数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教师:王秋菊教学目标 :1.通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 2.借助用小棒......
教学目标(三维融通表述):1、通过同学们秋游的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开展学习,让学生感受到运用有余数的除法的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通过独立计算,学......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页例1、例2以及“做一做”。二教学目标1.通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会用除法横式表示。2.借助用......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