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三稿)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地毯、渲染、勾勒”等词语,理解“翠色欲流、渲染、勾勒”等词语。
2、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3、感受内蒙古大草原美好的风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4、揣摩优美语句,体会作者将草原美景写具体生动的方法。
教学重点:
感受内蒙古大草原美好的风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教学难点:
揣摩优美语句,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1、明确单元学习目标:
(1)这节课我们将学习第一组课文,打开书,自读单元提示的内容,看看从中了解到了什么?(生:自读)
(2)指名:走进西部【出示地形图:简介范围】
你知道了本单元的三个学习目标。
2、接下来我们走进西部的第一站——《草原》齐读课题
(1)有谁去过草原吗?草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生:一望无际、一碧千里)(2)这就是草原【图片配音乐】看过有怎样的感受?
(3)50年前,老舍先生到内蒙古参观访问,记下了沿途的所见所感,在他的笔下内蒙古大草原是怎样的呢? 都来读读课文吧,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作者写了内蒙古大草原的什么?(6分钟)
二、检查预习:
课前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现在老师考考你们。【出示幻灯片】
1、谁来给大家读读这些词?(指名一人一行,发现多音字、清声)迂回
拘束
乘马
好客
蒙古包
同行
似的疾驰
渲染
勾勒
茫茫
低吟
礼貌
羞涩
天涯
襟飘带舞
翠色欲流
2、你怎样帮助同学记住这些生字呢?(低吟
礼貌
羞涩 天涯 襟飘带舞)
教师板书:貌 涩(学生在书上写)
2、你知道这些词的意思吗?(渲染:出示图
勾勒:出示图
翠色欲流
襟飘带舞
茫茫)
【放回句子中读】)你还自学了哪些生词?(或你还有哪些词语不理解吗?)三.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同学们预习得很充分。浏览课文,想一想老舍先生写了草原的什么呢?(生:草原的美丽景色和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浏览:哪个自然段着重写了草原美丽的景色?1段,除此之外还写了什么?草原人民热情好客。哪个自然段都表现了这一点?2—5段 用三角标段首1段2段。)(板书: 景
人)
2、作者就是从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这两方面来描写草原的。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风光美
(一)理思路。
1、第一次来到草原,老舍先生都看到了什么?又有怎样的感受?(默读课文,用括号括出描写看到的景物,直线画出直接描写感受的语句。)
预设:
(1)天空
高歌
(2)(天底下)四面、羊群、小丘(3)惊叹、舒服、低吟
2、作者就是按照从上到下的观察顺序描写了草原的天和天底下的景物,进而产生了想高歌、想低吟小诗的诸多感受。
(二)感受美。
草原的景色是怎样的,让老舍先生萌生了这么多的想法?静静地默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象草原的景色,把你感受深的地方画下来? 简单写下自己的感受。并思考作者是怎样表达的。
谁来跟大家交流一下。
预设一: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1)师导对比体会:把这句中的清鲜换成清新?把明朗换成晴朗好吗?
(清鲜:清新而新鲜;明朗:色彩明丽而晴朗。)(2)“那么”清鲜是怎样的清鲜,“那么”明朗又是怎样的明朗呢?(要多清鲜有多清鲜,要多明朗有多明朗。)
师:踏进这样的草原,呼吸着这样的空气,仰望着这样的天空,你会有怎样的感受?
带着这样愉快的心情,放声朗读这句话吧!(生朗读)这样的天让人的心胸都一下子开阔了。预设二:“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1)“一碧千里”在你的脑海中是一幅怎样的画面?(板书:一碧千里)(生:整个草原全是碧绿碧绿望不到边的青草。)就是这样的画面,谁能读出来。(指名读)为什么说“并不茫茫”,“茫茫”什么意思?(板书:并不茫茫 生:没有边际看不清楚。联系前文天空是明朗的,所以景色看得清晰)后面的学习会给你一些启示。碧绿的大草原辽阔无垠谁来读?(指名读)
接着交流让你印象深刻的语句? 预设三: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4)师:(作者运用了怎样的方法让你体会到了什么:运用了比喻:草原比成绿毯,羊群比成白色的大花,体会到草原白绿相称的色彩美。形象、贴切、传神)如果说绿色的小丘呈现的是动态的美,那么白色的羊群又为草原增添了一份生机与活力。指名读。
(5)指导朗读:是啊,碧绿的小丘,洁白的羊群,多么清新明丽的一幅画啊!谁来读出这种美?
(6)作者运用比喻把草原比作无边的绿毯,把羊群比作白色的大花,你们也展开想象,羊群在草地上还能比作什么?请你把这个比喻句写下来。(指名读)
(7)
只要将观察与想象结合,你的笔下也能生花。谁继续交流美丽的图画?
预设四: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1)品词:柔美(线条柔和优美,自然流畅)
(2)师:这是一幅怎样的中国画?(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
谁有过在宣纸上作画的经历?能解释一下“只用绿色渲染”吗?(只用绿色的颜料涂抹画面)
你会发现什么?(绿色慢慢向周围扩散、渗透、流动)眼前看到的是一片绿色,没有界限。这样的境界使你怎样?(柔和、舒服)带着感受读。(3)是啊,一大片一大片的绿色,那为什么不用“到处绿(碧色)色欲流”呢?(青草鲜嫩、翠绿、鲜亮充满生机,似乎在流动,富有动态美。)“翠色欲流,为什么后面又说轻轻流入云际?”“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青草鲜嫩、翠绿、鲜亮充满生机。小丘一座连着一座,连绵起伏,消失在天际。)这样的境界又使你怎样?(4)指导朗读。带着这样的感受朗读。【配图配乐】
(二)体会作者感受。【出示图片】
1、师:天空赋予草原以明丽,小丘赋予草原以诗情,羊群赋予草原以生命的活力,难怪老舍先生说“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师生合作朗读
2、置身这样的境界,你最想做什么?(生:)老舍先生也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学生读,出示:“这种境界。。。无限乐趣。”
3、如果你是骏马和大牛你会回味什么? 让我们伴随着美妙的音乐,陶醉其间吧!【配乐读】
(三)总结写法。
这段,作者怎样就把草原的美丽风光清晰生动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了呢?
1、顺序清晰(板书 由上到下)
2、巧妙运用修辞手法(比喻、拟人)
3、情景交融(板书)【幻灯片】还运用了一种方法,发现了吗?
五、指导背诵。作者就是这样将草原的美景清晰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抒发他的赞美之情的。让我们也记下作者那动情的描绘吧。根据提示进行背诵。(【幻灯片出示】按照写作顺序去背诵记忆)
六、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内蒙古大草原的美丽风光,下节课我们走进热情好客的蒙古族人民,去领略那里的民俗风情。正是因为这样,老舍才发出了由衷的赞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七、布置作业:选取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一处自然风景,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出它的特点,表达出你对它的热爱。
八、板书设计:
风景美 一碧千里 并不茫茫 从上到下 情景交融
草原:
人情美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地毯、渲染、勾勒”等词语,理解“翠色欲流、渲染、勾勒”等词语。2、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整体把握课......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草原》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草原》第一时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学习全文,知道文写的是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草原美景,另一部分是蒙汉情深。2、读懂文,有感情地朗读文,背诵文第一自然段。【教学重点、难点】通......
《草原》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大草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2、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感受内蒙古歌舞的旋律特色,掌握3、5、6三音。3、通过音乐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