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下语文优质课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草原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教学设计 时间:2020-02-27 19:58:1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下语文优质课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草原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草原》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4个生字,能正确书写14个字,读准多音字“蒙、好、行、似”;借助注释及生活实际理解“渲染、勾勒、翠色欲流”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抓住草原风光、草原迎客、草原联欢三个画面,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感受充满诗意的草原风光与民族风情。

3.能找出描写草原的优美语句,通过联系上下文、比较品读、吟诵、想象画面等方法揣摩优美的语句,领会其表达效果,并体会作者情景交融表达方法。

4.积累运用,指导背诵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教学重点】

感受草原的美好风光,抓住关键语句,运用“品读、对比、联想、小练笔”多种方式,体会草原的“碧绿”和“辽阔”和作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揣摩、感悟文中的重点语句,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教学准备】

1.课前要求同学们收集的有关草原的资料,以及作家老舍的有关情况。

2.有关美丽的草原的风光片和能抒发美丽辽阔草原歌曲。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五十年前,老舍先生第一次来到内蒙古大草原去参观访问,记录下了沿途的所见所闻所感,今天,就让我们与老舍先生一起——“走进草原”。【板书: 草原 老舍】 齐读课题

2、老舍已经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位作家了,谁来说说我们还学过他的哪些文章?

3、老舍先生还写过很多的文章,是我国著名的小说家和文学家。

二、交流预习,检查字词。

1、昨天,同学们已经预习课文了,这些词语你们都会读了吗? 【出示词语】渲染 勾勒 鄂温克 天涯 低吟 襟飘带舞 马蹄 礼貌 拘束 羞涩 摔跤 偏西

2、自己先读一读,指名读。

3、【出示词语】 内蒙古 好客 同行 似乎

①读了这组词语,你有什么发现?(这些词语中,都含有多音字。)【出示“蒙”的三种读音】蒙mēng:瞎蒙 蒙mãng:蒙蒙细雨蒙měng:内蒙古指读,强调在本课中,读měng ②还有一个词也比较特殊(指“同行”一词),这个词既可以读“同行xíng”也可以读“同行háng”,那我们如何区分它的读音呢?指名读,相信了解了这两个词语的意思,这两句话就难不倒大家了,指读。【出示句子】我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歌来。我和妈妈是同行,我们都是医生。

三、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

1、词语同学们都掌握了,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走进草原。请同学们浏览一遍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哪几方面的内容?

2、老师想把刚才大家说的以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出来,第一部分写的是草原的美丽风光,我们可以概括为“草原风光图”。请你也来概括一下第二、三部分吧。

四、品读感悟,体会草原之美。

1、就让我们赶快走进这草原风光图,去领略一下她的无限魅力!

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老舍笔下的草原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把相关的句子画下来,也可以在旁边写写你的感受。出示“阅读提示”,生默读自学,师巡视。

3、全班交流:

①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体会“更可爱”“那么清鲜”“那么明朗”和作者愉悦的心情。指导朗读:你能体会着作者当时的心情来读一读吗? ②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在你脑海中,“一碧千里”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茫茫”是什么意思?(视线模糊,看不清楚。)

为什么在这里说“并不茫茫”?能联系上下文来谈谈你的理解吗?(前面说“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说明空气非常新鲜,非常干净,能见度非常高,远处碧绿的草原也是清晰可辨的,所以说“并不茫茫”。)预设学生回答“一碧千里”是“一千里之内非常的绿”,这里的千里真的是指一千里吗?(引导学生理解,“一”是“全、都”的意思)

③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这句话里,分别把什么比作了什么?这样比喻有什么好处?引导学生体会“绣”的妙用。(羊群是动的,作者用“绣”字把这些白色的大花定格在了无边的绿毯上,动静结合,更加突出了草原的生机勃勃。)④(渲染 勾勒)谁能说说这两种画法的不同?

(提醒学生结合课文注释来理解词语)【出示“渲染”“勾勒”两幅中国画进行对比,加深理解】再来看看这句话,你有新的理解吗?老舍为什么会用“渲染”这个词来描写草原?

⑤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老舍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引导学生联系上文理解这句话)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如果老舍先生真的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那么这首小诗会描写什么内容呢?又会表达作者什么样的心情呢?【板书:喜爱】 ⑥这种境界......无限乐趣。(最后一句话变暗)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再一次突出了草原的美丽连牛马都被吸引住,又借牛马表达出自己对草原的喜爱之情。)

五、总结写法,积累背诵。

1、刚才,我们一起跟随作者老舍先生去领略了美丽的草原风光,作者初到草原,先写了明朗的天空,又写了碧绿的草原,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观察的?(按照从上到下的观察顺序。)

2、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就能使文章既清楚、又有条理。

3、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都有哪些收获?

4、积累好词好句也是提高我们写作水平的一个重要的方法,下面,就请同位两个合作着来背诵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5、请学生上台展示背诵。

六、小结,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

草原的景美,人更美,老舍先生一行人初到草原,会受到草原人民怎样的欢迎呢?下节课我们再来学习。

课堂作业

一、看拼音写词语。

ɡāo ɡē

lǜ tǎn róu měi xuàn rǎn()()()

()

ɡōu lâ

dī yín qí lì

()()()huí wâi sǎ tuō

yū huí

()()()

jí chí

mǎ tí

lǐ mào jū shù()

()()()

二、我会填,我会选。

一()千()

()立()望 襟()带()

()涯()草

()色欲()

高()一()

()()长青

忽()忽()

1.()是描写绿的颜色的。2.()是描写绿的状态的。3.()是描写绿的生命的。4.()是描写绿的范围的。

板书设计

草原

景色 美丽如画

人民 热情好客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两点:一是从文章的思想内容出发考虑,让学生感受草原景色美、人情美,受到民族团结友爱情感的熏陶。作为第二个课时的教学,我将目标确定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5段,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展开想象,感受“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美好意境。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在教学中,我努力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1.小组合作学习,体会人情美。思考:如果要用一个词概括草原人民对待客人的特点,你想用什么?(热情好客)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迎客待客 话别)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用~~~勾画出来。这一设计便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较好的发挥。2.开展活动,突破难点。我设计了以下活动:A 创设情境,模拟蒙古包外见面握手的场面。B 假如你是客人,你会说些什么?假如你是主人,你又会说些什么?C 如果我就是蒙族同胞,我来到美丽的阳城观光旅游,你们会怎样招待我?这些情境的创设、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深刻的感悟中,在语言的练习中,将“蒙汉情”升华为“民族情”,这一教学重点和难点得到了很好的突破。

人教版五下语文优质课草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草原》第二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草原的自然风光。2、研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草原》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草原》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草原》第一时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学习全文,知道文写的是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草原美景,另一部分是蒙汉情深。2、读懂文,有感情地朗读文,背诵文第一自然段。【教学重点、难点】通......

《草原》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草原》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大草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2、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感受内蒙古歌舞的旋律特色,掌握3、5、6三音。3、通过音乐实践活动......

下载人教版五下语文优质课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教版五下语文优质课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