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语文11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_11难忘的泼水节教案

教学设计 时间:2020-02-27 19:53:0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册语文11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11难忘的泼水节教案”。

难忘的泼水节

教材说明:

本文记述的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故事。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而1961年的泼水节,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难忘的。因为敬爱的周总理和他们共同庆祝了这个富有情趣的民族节日。周总理的到来使傣族人民沸腾了,人们“敲起象脚鼓”“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放着喜庆的花炮,迎接总理的到来。周总理换上了傣族服装,“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他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泼水,同庆盛大的节日。整篇课文洋溢着热情,就像火红的凤凰花,撒满字里行间,表达了傣族人民的激动、幸福和难忘。

学习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抓住重点词句自主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4、培养学生初步的自主查阅资料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领会课文内容和感情的主要方法,要让学生多层次、多形式地反复朗读课文,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体会他们之间心连心的深情厚谊。

教学准备:

1、让学生查阅有关泼水节、周总理及少数民族节日的资料。

2、教学课件、生字卡片、教学实物。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情感

1、谈话导入。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除了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而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今天我要带领大家一起去参加傣

2、图片激趣。出示课文插图,图上的人们在干什么?(人们和周总理在一起过泼水节)(板书:泼水节)然后在前面加上“难忘”二字:为什么说这是难忘的 泼水节呢?学习课文我们就会知道。

二、自读课文,识记生字。

出示导学一 自学:

1、借助课下拼音自由朗读课文。

2、自学“我会认”的生字,试说生字的读音、结构、部首,并组词。

(完成后用坐姿告诉老师。)

【识字和朗读是低年级的重点。此环节采用多种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地提高读书效率。】 对学:

同桌轮读生字,并组词。要求:

读的同学:

读准字音,至少组一个词。听的同学:

手指生字,认真倾听,有错及时纠正。(完成后用坐姿告诉老师。)三.班内展示

1、小组合作检查生字读音,注意瓣读ban,在句子中读花瓣时要加儿化音“花瓣儿”。“因为”的“为”读wèi

。翘舌音有“蘸、寿”,平舌音有“踩”。

2、交流识字方法。小组内说说自己是怎样认字的,然后全班推荐好的识字方法。

3、游戏检查识字:抓“特务”、“对号入座”、“购买门票”

【本课有些生字在生活中跟学生见面的机会较少,字形比较复杂,字音难点

较多。教学时,要努力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的趣味性,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识字。】

四,出示导学二:自主读课文,读后思考:

为什么说这是一个难忘的泼水节呢?

总结:周总理生活俭朴、品德高尚,是深受人民爱戴的好总理。为了新中国的建设,他日夜操劳、鞠躬尽瘁,一天只能睡3、4个小时的觉。就这样他还是抽出宝贵的时间,从遥远的北京来到云南,和傣族人民一起过这个泼水节。这,怎能不让傣族人们难忘呢? 五.回顾内容谈收获。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我会流利地朗读课文(难点)

2、我会书写12个生字并组词(重点)

重点难点:

流利朗读课文,体会周总理与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写字

易错易混点:

龙---尤

度---席

学习方法:

自学、对学、群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今天继续学习难忘的泼水节

二、感情朗读、理解感悟 出示导学二

再读课文,思考 :总理怎样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 班内交流、让我们带着对周总理的敬爱之情,去体会傣族人民当时的高兴心情。(齐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2、让我们回到1961年,回到那激动人心的场景中,和傣族人民一起迎接周总理的到来。(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

(2)傣族人民是怎样迎接周总理的到来的?(让学生在文中找出来)(3)学生交流、体会,教师指导朗读。

(4)从“四面八方”“赶来了”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指导学生读出人们的急切心情。)

(5)傣族人民为什么要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

(6)周总理就要来了,人们禁不住欢呼起来——(指导学生读人们欢呼的句子,体会人们的激动心情。)

3、周总理来了,来到欢乐的傣族人群当中。(课件出示课文插图)(1)看图:你发现了什么?

(2)看图、听老师读课文,想象当时情景。(教师朗读第四、五自然段)(3)学生自己读课文,思考:周总理与傣族人民是怎样过泼水节的?(4)在泼水节上,周总理是怎样做的?傣族人民是怎样做的?(学生读有关句子,教师板书)

(5)总结:清清的水,代表着吉祥、幸福,传递着总理与傣族人民之间深厚的感情,那就是爱。(板书:爱)

4、课文学到这里,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吗?(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共同交流解决)

5、齐读最后三个自然段,思考:周总理和人们为什么那么开心?为什么说1961年的泼水节令人难忘?(周总理的到来,使傣族人民1961年的泼水节特别难忘,特别地激动,让我们怀着这种激动与难忘,)

6、朗读指导:练习读——范读——分组读——竞赛读——齐读

文章结尾是全文的高潮,要满怀深情地朗读,读出无比幸福、难以忘怀的情

感。再如,读结尾几个感叹句,情绪要激动,但不能只是提高声音,要虚实结合,读出陶醉在幸福中的感觉。

四、导学二 自学:

1、我会试着书写12个生字并组词

2、区分易错易混点

五、班内展示:

1、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生区分易错易混点

3、师在黑板上出示生字生书空

4、生描红色生字

5、生书写生字

六、课后实践活动

1、查找、搜集周总理的图片、故事。

2、用学习伙伴的话,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节日和民间习俗、开个小小介绍会。

七、板书设计:

11、难忘的泼水节

凤凰花 火红火红

──周总理 对襟白褂 咖啡色长裤

傣族人民 特别高兴

难忘

八、教后记

这篇课文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叙述了周总理在西双版纳的黎明城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情景,表达了周总理和人民群众心连心的深厚感情。在学习课文第四段“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互相泼水祝福”这一部分时,我引导学生想象:周总理把水泼向谁?向他(她)祝福什么?傣族人民把水泼向谁?向他祝福什么?学生说后表演读,气氛很活跃。从这里,学生真正感受到周总理的可亲可敬,与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情,充分感受到周总理的人格魅力。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了傣

族人民对周总理的敬爱。

三(蒙古的那达慕大会、彝族的火把节、藏族的沐浴节)

相关链接

1、傣族有人口162万多人,主要聚居在西双纳州和德宏州。临沧的耿马、孟宝、思茅的孟连、玉溪的新平等30多个县也都有分布。傣族历史悠久,在近年发现的傣文史籍中,记述着远古时期傣族先民的活动。“傣”,意为热爱自由和平的人。傣族有水傣、旱傣和花腰傣之分。建国前,傣族地区处于封建领主制向封建地主经济发展的过程。不同地区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西双版纳为代表的领主经济保存比较完整;德宏、孟连、耿马是代表领主经济向地主经济过渡的地区;景谷、新平、元江等内地的傣族地区地主经济已经确立。

2、傣族的节日主要有开门节、关门节、送龙节等,其中最隆重的是泼水节。泼水节是傣族人民送旧迎新的传统节日,人们认为互洒清水可以消灾弥难,互相祝福。节日里还举行堆沙、丢包、放高升,赛龙舟等活动。

3、漫话竹楼

傣族人住竹楼已有1 4 0 0 多年的历史。竹楼是傣族人民因地制宜,创造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民居。顾名思义,竹楼是以竹子为主要建筑材料。西双版纳是有名的竹乡,大龙竹、金竹、凤尾竹、毛竹多达数十种,都是筑楼的天然材料。

阅读在线 :

绿色的竹楼

西双版纳,一片翠绿。那儿的房屋很怪,不用砖,不用石,是用绿色的竹子建造的。竹楼是悬空的,由粗大的竹子支撑着。把竹楼架高,不但能防潮,还能在楼下养牛喂猪呢!据说,这种建房子的办法,还是当年诸葛亮教给傣族人的呢!进竹楼,先得把鞋脱下放在楼梯边,光着脚走在用竹子铺着的地板上,凉丝丝怪舒服的。人们盘腿坐在竹楼里火塘边的竹席上。老年人手拿一根二尺来长的大竹筒把一根小竹签在火塘里点燃,嘴斜着埋进竹筒里,呼噜噜地抽着。原来这是“水烟筒”。

吃饭时,人们围坐在竹编的圆桌旁。摆在桌上的菜更新鲜。什么“蚂蚁蛋拌酸笋”啦,“油炸青苔”啦,而鸡肉是用香茅草裹着在火上烤熟的。

走出竹楼,满眼是绿树、鲜花,连围寨子的墙,都是长得又高又绿的仙人掌。西双版纳真是绿色的土地。

课后反思:

这篇课文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叙述了周总理在西双版纳的黎明城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情景,表达了周总理和人民群众心连心的深厚感情。

开课时,我从少数民族的节日谈话中,引出泼水节,导入课题。接着,引导学生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精读课文部分,我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设疑并梳理出两个贯穿全文的问题:为什么这一年的泼水节令人难忘?然后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感受泼水节的欢乐气氛,体会这一年的泼水节与以往不同之处及令人难忘的场面。从而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节的幸福快乐,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感情。

在学习课文第四段“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互相泼水祝福”这一部分时,我引导学生想象:周总理把水泼向谁?向他(她)祝福什么?学生说后表演读,气氛很活跃。从这里,学生真正感受到周总理的可亲可敬,与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情,充分感受到周总理的人格魅力。教学的难点突破了,教学效果显而易见。

二年级下册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二年级

二年级下册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二年级......

二年级语文下册《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二年级语文下册《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二年级语文下册《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下册《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教材说明 这是一篇看图学文。讲的是1961年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来到西双版纳的黎明城,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事。这篇看图学文由一幅......

二年级下册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二年级

二年级下册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二年级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怎样写教学设......

二年级语文下册《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1、会写“泼、凤、凰”。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与快乐。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

下载二年级下册语文11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二年级下册语文11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