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卧薪尝胆》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卧薪尝胆教学设计”。
《卧薪尝胆》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课是一篇寓含深刻道理的中国历史故事。课文叙述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之间征战胜败的故事。越王勾践败不馁,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最后转败为胜;吴王夫差非常骄傲,不听忠言,放虎归山,最终被越国灭掉。课文着重表现越王励志图强的精神。课文故事脉络清晰,文字浅显易懂,学生易于理解。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识字能力,对一些历史故事书读的情况可能参差不齐,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读书,尤其是读历史故事书的兴趣。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讲述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2个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建议”造句。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胜不骄,败不馁,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合理想象,领悟故事蕴涵的哲理。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自学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解题质疑,导入新课。
1、出示课题《卧薪尝胆》,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成语故事,齐读课题。
2、这个故事发生在我国古代的“越国”和“吴国”,你了解“越国”和“吴国”吗?请你介绍一下。(学生不知道,教师介绍,重点围绕课文第一自然段介绍。)
3、“薪”指什么?“胆”指什么?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预设问题:
谁卧薪尝胆?为什么要卧薪尝胆?
(设计意图:从题目入手,通过释题质疑,激起学生读文欲望。)
二、初读课文,感知全文。
1、带问题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联系上下文理解,或查字典,或作标记与同学探讨。
读完想想故事的内容。
2、检查生字。
出示:败仗 表示 免除 屈辱 万般无奈 建议 谋臣 后患 耻辱 转弱为强 吴王 勾贱 奴仆 灭掉
(指名读,齐读)
3、简单说说课文的主要讲了什么。
下面我们就深入文中,好好读读这个故事,相信大家会有更大的收获。
三、精读故事,感悟体验。
1、学习第一段
通过初读,知道这个故事时发生在什么时期的吗?引导学习第一自然段 过渡 :两个国家都想使自己的国家强盛起来,所以他们就进行了战争。
2、学习2、3自然段 学习第2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读了课文后,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那你知道勾践为什么要向吴王求和,表示愿意给吴王当奴仆?
(因为会稽一战,越国站败,所以越王才会无可奈何地去吴国当奴仆。)板书:兵败求和
除了这样做,勾践还有其他的办法吗?(没有)从哪些词看出?(万般无奈 只好)
(3)你能把“万般无奈”的感觉读出来吗?(指名读,评议)
(4)那吴国有什么反应呢?想象当时吴王和他的谋臣们会说些什么?(小组练说)
指名扮演众大臣,向吴王提出建议。一名扮演吴王回答大臣们的话。
(5)多么骄傲的吴王啊!能把他的傲气读出来吗?
(6)看着这位傲气十足的吴王,你能预测一下今后局势的发展吗?
学习第3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为了自己国家的子民,勾践夫妇只好来到吴国,当起了奴仆,他们受到了哪些屈辱?画出有关的语句。
(2)交流:
穿:粗布衣;
住:石头房;
做:养马驾车,舂米推磨;吃:粗茶淡饭(想象)
小结:贵为一国之君,却这样做,这些就叫——屈辱,就叫忍辱负重。
板书:忍辱负重
(3)文中还有那些地方可看出勾践在吴国受尽了屈辱?(在吴国整整干了3年)把“整整”换成“才”再读读,句子的含义前后一样吗?
看来他们真是受尽屈辱、度日如年啊!(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这部分是课文的重点,也是卧薪尝胆的原因。指导学生深入其境,发挥想象,激发情感,理解朗读,感受文本内涵。)
3、学习第四段
过渡:回国后的勾践是怎样做的?
出示图片,请看,这就是勾践,他正在干什么?(饭前坐在柴草上尝苦胆)
(1)、指名读
(2)、出示:白天,他亲自下田耕种;晚上,就睡在柴草上。他还在屋子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前,总要先尝尝它的苦味,提醒自己不忘兵败会稽的耻辱。
(3)、齐读,思考:哪句是写卧薪?哪句是写尝胆?
“卧薪”是什么意思?(睡在柴草上)“薪”是指什么?
“尝胆”懂吗?尝苦胆该是怎样的滋味呢?(象尝苦药一样)
板书:卧薪尝胆
(4)、勾践贵为越国一国之君,他为什么放着华丽舒适的皇宫不睡,放着丰盛可口的美味不吃,而去睡柴草,尝苦胆,折磨自己呢?
出示:回国以后。越王勾践时刻不忘报仇雪恨。
(5)轻声读这一自然段,思考:
这一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说的?(第一句)
从哪些地方看出他时刻不忘报仇雪恨?
交流归纳:这一自然段以第一句为中心句,围绕这一句分别从勾践白天亲自耕种,晚上睡在柴草上,饭前先尝苦胆这三个方面来写他如何激励自己的。这样的段落结构属于总分结构。(板书:总——分)
(6)这一段用了几个“不忘”?分别是——?(指名读)
两个不忘前分别加了词语“时刻”、“提醒”,如果不加有什么不同吗?
(朗读对比体会:仇恨和耻辱的刻骨铭心,强调勾践不会忘记。)
(7)勾践时刻不忘记报仇雪恨,你能读出来吗?试试看?
(设计意图:抓住中心,直奔主题,理解卧薪尝胆。抓住关键词语,体会勾践仇恨的刻骨铭心,是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4、理解第五自然段
(1)、讨论:在这段受尽屈辱的日子里,他会想些什么呢?(立志报仇雪恨)
(2)、过渡:是啊,这些日子会让公勾践刻骨铭心,发誓要报仇雪恨,回国以后,他卧薪尝胆,发愤图强,不但发展农业生产,还训练军队,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苦奋斗,越国终于(引读)——转弱为强,出奇兵灭掉了吴国。
板书:发愤图强 转弱为强
(3)、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设计意图:理解卧薪尝胆的结果,苦尽甘来。)
四、总结全文 领悟内涵
五、巩固练习,反馈矫正。
指导书写:议、吴
出示: 老师有个建议,同学们注意听,我建议大家课后查一下历史书,再进一步了解勾践这个人。如果同学们采纳了老师的建议,我将很高兴。
在刚才的话中,有个词语老师一连说了三次,你听出来了吗?(建议)
你会用这个词语造句吗?
在中队会上,队长李红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学生造句,教师评议。
六、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收集自己感兴趣的历史人物故事到班里来交流。
板书设计:
兵败求和
忍辱负重
26、卧薪尝胆
发愤图强
转弱为强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7篇小学语文《卧薪尝胆》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小学语文《卧薪尝胆》教学设计小学语文《卧薪尝胆》教学设计12、卧薪尝胆教学要求:1、变序学文,指导朗读。2、能结合课文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3、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只有胜......
小学三年级上册:《卧薪尝胆》教案教材简析:本课是一篇寓含深刻道理的中国历史故事。课文叙述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之间征战胜败的故事。越王勾践败不馁,忍辱负重,卧薪......
三年级语文集体备课计划集体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保障。集体备课就是年级组内教师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苏教版教材的特点,并结合本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最科学的教法和程......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人教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