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梅止渴》教学设计(第四周)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望梅止渴教学设计”。
社团活动教学设计
第四课 《望梅止渴》
教学目的:
1、学习《望梅止渴》,理解意思,感悟寓言背后的道理。
2、会讲《望梅止渴》寓言故事。
3、知道“望梅止渴”的故事,体会曹操的聪明才智。懂得在危急的情况下,要积极开动脑筋,想办法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教学重、难点:
1、读懂《望梅止渴》这个故事。
2、感悟寓言中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
网络 视频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新课
上一节活动课,我们学习了《画龙点睛》,明白了“我们做多余的事反而不恰当的道理”的道理。那我们讲一讲《《画龙点睛》。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则新的寓言故事《望梅止渴》。
二、学习《望梅止渴》,感知内容
(一)出示《望梅止渴》,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天气热得出奇,骄阳似火,天上一丝云彩也没有,部队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上行走,两边密密的树木和被阳光晒得滚烫的山石,让人透不过气来。到了中午时分,士兵的衣服都湿透了,行军的速度也慢下来,有几个体弱的士兵竟晕倒在路边。
曹操看行军的速度越来越慢,担心贻误战机,心里很是着急。可是,眼下几万人马连水都喝不上,又怎么能加快速度呢?他立刻叫来向导,悄悄问他:“这附近可有水源?”向导摇摇头说:“泉水在山谷的那一边,要绕道过去还有很远的路程。”曹操想了一下说,“不行,时间来不及。”他看了看前边的树林,沉思了一会儿,对向导说:“你什么也别说,我来想办法。”他知道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队加快速度也无济于事。脑筋一转,办法来了,他一夹马肚子,快速赶到队伍前面,用马鞭指着前方说:“士兵们,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们快点赶路,绕过这个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们一听,仿佛已经吃到嘴里,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许多。
(二)自由读文,老师指导。
1、学生自己读。
2、教师出示下列生字词,指名读一读。
3、指名读课文,集体评议。
4、教师范读,学生倾听。
5、学生齐读。
(三)播放视频,感悟道理。
1、播放视频《望梅止渴》。
2、课堂比赛: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3、对比前后行军的情况,体会望梅止渴的有效。
讨论:将士们走出荒原没有看到梅林会怎么说,怎么想?
4、学生交流体会望梅止渴的涵义,用空想来安慰自己和别人。
(四)拓展延伸,明白寓意。
1、你们能从现实生活中举些类似的例子来谈谈对这个道理的体会吗?
2、小结:《望梅止渴》这个成语的寓意就是以一个空想或假象安慰自己。懂得遇到危险,冷静思考,想办法解决。
三、总结
这则故事写了曹操在大军断绝水源、士卒干渴难忍的危急情况下,提及甘酸的梅子,不仅使士卒引起条件反射、暂解干渴之苦,而且也鼓舞了士气,是军队顺利地走到有水的地方,表现了曹操的机智聪明,也让我们懂得在危急的情况下,要积极开动脑筋,想办法克服困难,解决问题。行军途中无水慢,曹操机智想办法。为使万军不唇干,挥鞭一指生梅林。无中生有真智者,随机应变不简单,今后行动多思考,你也会是聪明人。
四、作业:把《望梅止渴》讲给他人听。
板书设计:
望梅止渴
困难
烈日高照
火烧火燎
越来越慢
口干舌燥
嗓子冒烟
办法
骑
挥
指
喊
走出荒原
反思重建:
《望梅止渴》的故事离学生的生活实际非常遥远,要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并积极思维并非易事。为了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我便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来理解课题的意思,我利用《望梅止渴》视频资料,声情并茂,直观形象,便于学生理解内容,感悟故事的寓意,方便学生讲述故事,效果不错!
《望梅止渴》优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能在阅读过程中,借助拼音认读“止、期、舌、燥、导、根、灵、骑、酸、精”10个生字。用音序查字法,从字典里查“燎、酸、润”三个字的页......
科目:主题班会年级:一教学设计:张桂梅审核:郝际玲时间:2015.3.19编号:04第四周 生活习惯——我喜欢我的小手绢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让同学们明白纸的生产过程消耗了地球上有限......
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 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2.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
三年级下册习作教学设计 单元文化主题:最喜欢的老师单元主题:新一代的小学生有自己新的想法和思想。他们的知识更新很快,老师一定要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做到了解学生的发展和......
第十二课时练习课(二)教学内容:课本P34页,练习七8、9、10题。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的乘、除法知识解决问题。2、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不断提高学生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