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猫》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七年级上册猫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猫》
袁煜东
一、课前系统部分
(一)课标分析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启发、产生情感,引发联想,并生成意义。因此本节课,我加强了对学生阅读指导训练。
(二)教材分析
《猫》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现代散文。本单元选编了描写人类的生存伙伴——动物的文章。这些文章不仅反映了人对动物的了解和认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而且还试图从动物世界里折射人类的生活轨迹,本文用朴实无华的言辞将三次养猫的故事娓娓道来,意境深远、含蓄,留给人深深的思考。学习这篇散文,不仅可以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深入体验人与动物间的挚爱真情,而且能让学生领略到散文的语言美,作者细腻的描绘和朴素的文采。
(三)学生分析
本文故事性强,情节跌宕起伏,三起三落,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本文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本文蕴含的世态人情的写真较深奥,六年级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适当点拨,文中的细节描写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是学习的重点,应该让学生多读文、多体会、多谈自己的看法。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文中生字、新词,锻炼查工具书及结合课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质疑问难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并逐步提高学生根据自身兴趣自由鉴赏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查字典、圈点勾画、研讨合作把握文本内容、鉴赏写作妙处、体会作者情思、感悟生活哲理。情感与态度:
学会客观公正、宽容仁爱、关爱弱小的待人处事原则,反对主观臆断、提倡实事求是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
1、自主阅读课文,质疑问难、讨论交流。
2、根据兴趣,多角度欣赏文章的魅力之处。
3、自由鉴赏,获得人生感悟。教学时间:1课时 教法:对话法、情境教学法 学法:朗读法、圈点勾画法、讨论法
二、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瓦片上好冷啊,每天我都蜷缩着身子,即便这样,风还是呼呼地围着我转,我好想回家,可是又害怕主人的木棒。我看见别的小猫依偎在自己主人的怀里,泪水一下子湿润了我的眼睛。【配乐《我想有个家》】这是一只流浪猫的内心独白,今天就请同学们跟随老师开启心灵之旅,一起走进郑振铎的《猫》。
(二)整体感知
1、介绍作者
(1)课下收集整理作者资料,一人介绍,其他同学补充;(2)教师可对重点内容进行强调。
2、检查预习,夯实基础
羞涩()怂恿()()一缕()蜷()伏 怅()然 诅()骂 红绫()惩()戒
3、自读课文,并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教师可提示:人、事、结果(记叙文的要素)
(三)知内容 我设计
1、要求:快速浏览课文,回答问题。
这几只猫的来历、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都一样吗?请在文中做标记。
充分利用获取的信息,为文中的猫设计一张名片并展示。(形式可以灵活多样)
2、学生展示交流,并作评价
(四)查现场 巧断案
教师:通过刚刚这个活动,你们更关注的是那只猫?为什么是第三只猫?
1、默读15-34段,思考:
发生了什么事?涉及到几个人物?他们都是如何对待猫的?
2、芙蓉鸟案件 案发现场情况:
1、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板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
2、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很久 犯罪嫌疑人: 丑猫 犯罪嫌疑人作案的可能性:
1、案发前的表现:
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2、案发后的表现: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对犯罪嫌疑人的惩罚方式:
一时怒气冲天,拿起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愤愤地,以为惩罚得还不够快意。
3、师生角色扮演(教师扮演今日说法主持人,学生们分别扮演郑振铎,三妹,张嫂,观众)
师:这只小猫不仅引起了同学们的关注,还引起了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组的关注。因为这只小猫的身上发生了三起命案。好,我是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主持人,一只遍体鳞伤的小猫把著名作家郑振铎告上了法庭,而且要求我代表它提几个问题,现在我已经来到郑振铎家中采访几个被告。
三妹:
1、听说你十分喜欢小动物,尤其小猫是不是?家里曾养过几只小猫。是不是很喜欢它们?
2、为什么不喜欢第三只小猫?
3、可是小猫活着只是为了让人感到开心吗?(引导对生命的珍视)
张嫂:
1、听小猫说,是你把它带回家的,觉得它很可怜,你能不能说说当时的情况?
2、不过当“芙蓉鸟”事件发生后,为什么没有站出来给小猫求情呢? 郑振铎:
1、你是否确定是小猫杀死了芙蓉鸟,你有没有亲眼看到?
2、那你凭什么判断它是罪魁祸首呢?
3、当你看到小猫在嚼着东西的时候,你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去做的?
4、可怜的小猫无缘无故遭到毒打,再也没有回来,你是怎样想的? 教师:观众朋友们是怎样的看法呢?现在我来采访几位观众:
1、你对这件事与什么看法?
2、你刚刚听了郑振铎先生的忏悔,你觉得小猫在天堂会原谅他们吗?
(五)说感受 谈收获
谢谢这几位观众。我们对于作者的痛苦、懊悔和自责感同身受,跳过这些情感不谈,作者分明用他深刻的思考、无声的语言向我们幽幽地诉说着一个深刻的道理呢?你听到了吗?
预设答案:
待人要公正,不能歧视和欺负弱小,要宽容大度,满怀善意地给弱小以帮助,免受良心的谴责。
不能因为没有根据的揣测,妄下定论,误解他人,不给对方辩白的机会,否者有可能造成难以弥补的过失。
做人要严于律己,处理问题要客观公正,要实事求是,反对主观臆断。弱小者总是饱尝着生活的不幸,不受欢迎的人往往会成为冤案的牺牲品;人的个性需要自我完善,才能避免不幸。
(六)读句子 品真情 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以上两个句子在感情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七)拓展延伸
打开你记忆的闸门,想一想,你是否也曾经错怪过别人或被人误解呢?把事情的经过说给同学们听听,并和同学们讨论一下,怎样才能减小彼此之间的误解? 学生写作交流,教师点评总结:
1、要做一个善良的正义的人,严于自省的、富有良知的人。
2、凡是不能单凭印象,主观臆断。弄清事实,对人对事不存偏见私心,要宽容、仁爱,同情弱者。
3、弱者总是饱尝生活不幸,不受欢迎的人总会成为冤案牺牲品。
4、个性需要自我完善,才能避免不幸、课堂小结:
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的;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劳;你也许不是最顺的,但你可以最乐观。同学们,无论走到哪里,你们一定要让自己成为最好的,最绿的小草,最纯的水滴,最亮的星星。我希望大家永远记住这一次的心灵之旅。
板书设计
猫 ↙ ↓ ↘ 快乐 愉悦 厌恶
↓ ↓ ↓ 难过酸辛 怅然愤恨 愧疚自责
↘ ↙
关爱弱小
宽容仁爱
三、教学后记
《猫》是郑振铎小说的名篇,作者用朴实的言辞将三次养猫的故事娓娓道来,感情深沉真挚。本文篇幅较长,用一课时讲完,不可能面面俱到。我认为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善于观察生活、积累生活的习惯,教给学生客观公正、宽容仁爱、关爱弱小的待人处事原则和方法是课堂教学的旨意所在,所以此课教学我设计了三大板块:
一、说猫的来历、外形、性情、结局:
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同时培养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和概括叙述的表达能力。课堂上学生认真积极,实现了这一目标。
二、重点研读。通过前面的学习,知道文章的重点是写第三只猫,因为课文的第三部分才是本文的主旨。通过学生在自读时设计的三个思考问题,加深了对第三部分的品味,理解文章的主旨。
三、拓展感悟。通过“我”的教训,延伸到实际生活。如果在学习生活中,会不会又犯同样的错误呢?使学生感悟出,不管对人对事一定要弄清事实的真相,不能妄下断语。并且知道要善待身边的小动物,要平等的对待它们,尊重他们。才会避免看到生命之悲。
以上这三个板块由浅入深,逐块推递,让学生自由说话、至而理清作品、品味感情、领会深意、感悟人生、学会做人。一堂课下来,自己还是觉得在语言的品析上,我的功力还差得远,仅能点到,而未点透。对课文的赏析不到位。特别是对文中重点句子中的重点词语的赏析。如“它常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一句中的“滚”,没有让学生加以体会等。还有跟进式的提问还欠缺,对文本的解读还不全面。
林文新城关中学【课型】 公开课【教学创意】让学生说话:此课教学依“理解”“品味”“感悟”三大板块层层推进,以教师赠格言、学生拟格言的形式汲取作品人文内涵,升华作品美点......
教学目标:1、会认“乖”等7个生字,会写“性”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性格、任凭、贪玩、尽职、抓痒、踩印、梅花”等13个词语2、有感情朗读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3、理解课文内......
人教七年级上册《散步》教学设计范文(精选4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人教七年级上:《童趣》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人教语文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