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梅兰芳学艺教案”。
《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关键词、句的意思,并能展开合理的想象。
2、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立志从小练好基本功。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把握课文内容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梅兰芳学艺》。(齐读课题)
2、出示词语: 拜师学艺 没有动摇 勤学苦练 世界闻名
指名读、齐读。
3、这4个词语分别藏在课文的什么地方呢?请小朋友打开课本,赶快找一找,把你找到的句子读给大家听一听。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关句子,齐读。
出示:经过勤学苦练,梅兰芳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板书: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点击“世界闻名”,指名读词。
“世界闻名”就是——(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他)是啊,梅兰芳不仅在中国非常有名,而且世界上很多国家的人们都知道他,喜欢他的表演,梅兰芳真是“世界闻名”。
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为“京剧大师”?(点击“京剧大师”)(京剧演得非常好,非常棒)
就是这样一位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小时候去拜师学艺却不是一帆风顺的。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出示第一自然段,轻声自由读,边读边想: 梅兰芳小时候去拜师学艺,遇到了什么困难?
2、指名说,并出示(师傅说他的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1)交流。理解:什么叫没有神儿?(板书:没有神儿)(是说他的眼睛不够灵活)
补充:梅兰芳小时候眼睛有些近视,眼皮总是下垂,遇到风还一直流泪。(2)“不是唱戏的料子”是什么意思?(板书:不是料子)(是说梅兰芳不适合唱戏,不具备唱戏的条件)
你能完成这个填空吗?
出示:师傅说梅兰芳不是(),是因为()。因为梅兰芳(),所以师傅说他()。先说给同桌听听。指名说。
3、小朋友们说得很对,是呀!梅兰芳的师傅是个唱京剧的行家,他告诉梅兰芳,要当好京剧演员,不光嗓子要好,身体要棒,眼睛更要有神,因为舞台上的演员常常要靠眼睛来表达内心的感情,比如:高兴了,生气了,难过了,都要通过眼神儿来告诉观众。可师傅发现梅兰芳的眼睛没有神儿,不具备唱好京戏的条件,所以认为他不是唱京戏的料子。(出示第一自然段)
4、我们一起来把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读好。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过渡:听了师傅的话,梅兰芳是不是灰心、放弃了呢?他是怎样做的呢? 自读第二自然段。交流。
1、哪一句话说出了他没有灰心失望?(出示第一句)(点击:没有动摇)
指名读。(评价:老师听出来了,你把梅兰芳学好京戏的决心读出来了。真棒!还有哪位小朋友也想来读的?是呀!梅兰芳并没有因为师傅的批评而丧失信心,他下定决心要克服自身的缺点,好好学唱戏,让我们一起来读好这句话。)
2、梅兰芳学艺的决心这么大,那他又是怎样做的呢?请小朋友们自己读一读第二自然段,结合观察书上的插图,边读边画出梅兰芳勤学苦练的句子。
出示: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
3、你画的什么句子?(指名说)
(出示: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你们是不是也这样画的?真能干!(自读句子,指名读)
4、你能找出这句话中哪些词语表示看?(点击“紧盯”“注视”)
5、那梅兰芳紧盯的是——(飞翔的鸽子),注视的是——(游动的鱼儿)
6、请一个小朋友来尝试表演 “紧盯”“注视”(老师用手演示“鸽子” 和“鱼儿”,配合表演)其他小朋友注意观察他是怎样“看”的。看到了吗,刚才他那样的“看”就是——“紧盯”和“注视” 都是怎样地看?——认真、仔细、眼睛一眨也不眨
7、现在我们都是梅兰芳,一起来试试“紧盯”和“注视”。说说你的眼睛现在感觉怎么样?(自由说)
8、梅兰芳像我们一样就练一会儿吗?你是从哪个词知道的?(常常)给“常常”换个说法。(经常)
是啊,梅兰芳总是这样练习着——
引读:当别人在玩耍时——“他常常……鱼儿。” 当别人在休息时——“他常常……鱼儿。”(点击句子)谁再来读读这句话?
生读,评:老师仿佛看到梅兰芳正在勤奋练习眼神呢!
生读,评:听了你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梅兰芳已经练得眼睛流出了泪水,但他仍然坚持着,多么刻苦啊!
9、梅兰芳为什么要“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来练眼神呢?
(鸽子在飞翔,鱼儿在游动,要能“紧盯”和“注视”,眼珠就要不停地转动,所以——点击,出示“日子一长……灵活起来”)“日子一长”(点击)你知道他练了多长时间吗?老师从网上查到的资料中得知,他练了整整十年,梅兰芳每天早晨起来放飞鸽子,目光紧盯鸽子渐渐远去,十年间从没有停止过,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哪!
(齐读“日子一长……灵活起来。”)灵活到什么程度?(引读“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点击“会说话了”)
“眼睛会说话了”,是不是说眼睛真的能像嘴巴一样发出声音说出话来
请一位同学上台,不能开口,只能靠眼睛说话。用眼睛告诉大家,这时你很高兴。再用眼睛告诉大家,你这时恼火。
刚才这位同学靠明亮的眼睛来说话,梅兰芳的眼睛比我们更厉害,他表演时能把所有的心里想说的话用眼睛表达出来,这时多么高超的技艺啊!所以人们怎么说?(“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
10、小朋友,梅兰芳这双会说话的眼睛来的容易吗? 让我们带着感情一起来读一读第二自然段吧!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1、过渡:真是有志者事竟成,功夫不负有心人呀!出示第三自然段:
梅兰芳从一个被师傅称为“眼睛没有神儿”的人到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容易吗?那个词可以看出来?
“终于”,(点击“终于”)你会用“终于”说一句话吗?
2、现在你能把这段读好吗?自己试试。谁来读给大家听听。我们一齐读。
五、回归总结
1、小朋友,梅兰芳开始学唱京剧时,眼睛没有神,这是先天的不足,但他通过后天的努力,勤学苦练,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这就叫“勤能补拙”。(点击)
2、还有三个词“笨鸟先飞,奋起直追,人一己百”也告诉我们,也许我们一开始有些地方不如别人,但只要下定决心,迎头赶上,付出比别人多出许多的努力,“奋起直追”就一定能练出过硬的本领,取得成功。一齐来读词语。
3、请你记住这样一句话:天才出于勤奋。老师希望大家也相梅兰芳那样勤学苦练,苦练基本功,今后才能有更大的作为!
六、板书设计:
梅兰芳学艺
不是料子
勤学苦练
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梅兰芳学艺》教后小记
《梅兰芳学艺》一文讲述了梅兰芳小时候去拜师学艺,起初被师傅认为不是唱戏的料子,但他通过勤学苦练,最终成了闻名中外的京剧大师的故事。
在教学中,我以“梅兰芳小时侯学艺遇到了怎样的困难→他面对困难放弃了吗?他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为主线展开教学。
复习导入时,由“世界闻名”一词引出“就是这样一位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小时候去拜师学艺却不是一帆风顺的。”从而进入新课的教学。
教学第一自然段时,我抓住“为什么师傅说梅兰芳不是唱戏的料子”这个问题让学生用“因为……所以……”的句式练习说话,又通过补充资料的介绍,让学生了解梅兰芳学艺时遇到的困难是非常大的,为理解后面梅兰芳的“勤学苦练”做了铺垫。
第二自然段中梅兰芳苦练眼神的办法是重点,而且在这一自然段中有许多重点的词语很难理解,所以,我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将他们引入生活情境,把语言文字变成孩子们熟悉的生活展现在他们面前,让他们身临其境,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感悟。例如,在教学“苦练”一词时,我让孩子来学学文中梅兰芳 “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注视水中游动的鱼儿”这样的动作,接着让孩子们谈谈做这些事情时自己的感受,有的孩子说我头晕了,有的说我的眼睛很酸,有的学生说我的眼泪要流下来……这样小小的一个活动,让学生体验到练习的“苦”和“累”,从而使学生明白了“苦练”的含义。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眼睛会说话”我眼睛试着和学生交流,让他们看出“生气”、“高兴”,就这样,学生就理解了什么叫“眼睛会说话”。
通过上面的教学,孩子们很容易就明白了“终于”一词背后蕴含的种种努力和付出,对四个成语“勤能补拙”、“ 笨鸟先飞”、“人一己百”和“奋起直追”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梅兰芳学艺(第二课时)设计理念:1、教学目标:1、使学生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他们从小苦练基本功。2、学习生字“灵、芳”,指导书写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懂得 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学生从不苦练基本功。、4、会用„终于‟说一句话。 教学准备;课......
《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懂得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学生从小苦练基本功。3、会用"终于"说......
14《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会用“终于”说话。 2.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学生从小苦练基本功。 教学重点......
《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 聚源路西校区付卫平【教学目标】1.通过老师引导、互相交流、反复诵读、加动作表演等方式,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会用......